-
公开(公告)号:CN114317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61248.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林地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orestsoilum)Q1‑7及其在防治青枯病上的应用。所述林地土假单胞菌Q1‑7菌株于2021年11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该林地土假单胞菌Q1‑7菌株可有效治疗和/或预防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木麻黄青枯病、花生青枯病或番茄青枯病,因此,林地土假单胞菌Q1‑7菌株适用于制备为抗青枯病的生防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145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554878.6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杨酸和/或对羟基苯甲酸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细菌性软腐病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水杨酸和/或对羟基苯甲酸可通过有效抑制细菌性软腐病菌T3SS中hrpA启动子的活性,且可抑制细菌性软腐病菌T3SS对植物过敏反应的诱导能力,进而抑制细菌性软腐病菌T3SS的表达,从而有效预防和/或治疗细菌性软腐病,可制备为灵敏、稳定的细菌性软腐病菌T3SS抑制剂,也可制备为预防和/或治疗细菌性软腐病的靶向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46599.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绿针假单胞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细菌性软腐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绿针假单胞菌L5,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2059,该菌株对Dickeya属的软腐菌产生的VFM群体感应信号具有很好的淬灭作用,能显著减轻多种作物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并且在盆栽试验中防治效果优良;而且,绿针假单胞菌L5本身无致病力,可用于开发针对作物细菌性软腐病的生防制剂,为利用生物防治作物细菌性软腐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317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1248.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林地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orestsoilum)Q1‑7及其在防治青枯病上的应用。所述林地土假单胞菌Q1‑7菌株于2021年11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61,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该林地土假单胞菌Q1‑7菌株可有效治疗和/或预防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木麻黄青枯病、花生青枯病或番茄青枯病,因此,林地土假单胞菌Q1‑7菌株适用于制备为抗青枯病的生防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57601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334629.8
申请日:2018-04-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43/824 , A01N43/08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化学农药杀菌剂的增效剂应用,该增效剂是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产生的3‑氧十二烷酰高丝氨酸内酯(AHL),可以从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中提取或可通过人工化学合成。微量该小分子化合物(AHL)与化学农药杀菌剂混合使用,对由玉米狄克氏菌Erwiniachrysanthemipv.Zeae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能显著提高化学农药杀菌剂的杀菌效果,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药剂残留,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保护环境,有效缓解病原菌抗药性日益严峻的问题,促进达成“减药”指标和农业绿色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49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256363.0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假单胞菌属菌株(Pseudomonas guariconensis)ST4及其在防治甘蔗鞭黑穗病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于2015年9月1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526。本发明发现菌株ST4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有性配合具有较好的抑制或推迟效果,阻断双核菌丝体的形成,导致鞭黑粉菌不能正常地侵染甘蔗,这为微生物代替化学合成杀菌剂提供了新的开发资源,可以作为生物农药进行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5390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19919.3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吲哚-3-甲醛及其衍生物在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吲哚-3-甲醛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或生防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抑菌活性测定,证明了吲哚-3-甲醛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以及有性配合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阻断双核菌丝体的形成,使植物病原真菌不能正常侵染植物,从而有效抑制植物真菌病害的发生,为绿色防控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了借鉴,其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27178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19917.4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假单胞菌的对羟基苯甲醛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对羟基苯甲醛或其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防治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农药或生防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抑菌活性测定,证明了对羟基苯甲醛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以抑制甘蔗鞭黑粉菌的生长,从而有效防治甘蔗黑穗病,为防控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提供了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357067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574554.8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D333/38 , A01P7/04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噻吩环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或式Ⅱ所示。所述含噻吩环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在稀释剂和缚酸剂存在下,由式Ⅳ化合物与叔丁基肼盐酸盐进行反应而得。所述含噻吩环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对粘虫、小菜蛾和蚊幼虫有明显防治效果,可以作为农用杀虫剂应用于植物虫害的防治;同时所述含噻吩环苯甲酰肼类化合物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BGC-823人胃癌细胞,Bel-7402人肝癌细胞,KB人鼻咽癌细胞有抑制效果,在抗肿瘤活性方面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2256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87673.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腐病菌Dickeyazeae产生的抗生素物质zeamines的新用途,具体为用于防治真菌性植物病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盆栽试验,本发明发现水稻基腐病菌Dickeyazeae产生的抗生素zeamines对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Chen)、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Corda)、梨孢属(Pyricularia)、葡萄孢属(Botrytissp.)、丝核菌属(Rhizoctonia)、镰胞菌属(Fusarium)等属的常见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对zeamines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新用途提出了新的思路,为微生物代替化学合成杀菌剂提供了新的开发资源,对解决植物病原菌对药剂日益突出的抗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