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3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48415.9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平稳大规模MIMO信道的多步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及利用该预测模型进行多步预测的方法,其中,训练方法包括:准备训练集,其中每对样本以前n个时刻的CSI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后n个时刻的CSI数据作为输出数据;获取多步预测模型,多步预测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伪三维卷积层网络、混合注意力模块和伪三维转置卷积层网络;使每个样本重构为(时间×频点高×频点宽)的三维CSI实部数据和(时间×频点高×频点宽)的三维CSI虚部数据并分别输入多步预测模型的不同通道,进行训练,以使多步预测模型输出n个预测CSI数据向真实数据收敛。本发明利用频域相关性,采用图像处理方式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多步预测模型,实现高精度的多步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94167.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K3/00 , H04W12/02 , H04B7/0413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全双工保密通信参数优化方法、优化装置及基于优化参数设定的通信方法,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构建Alice端和Bob端的发射信号,从中添加人工噪声,并按照决策变量对有效信号和人工噪声进行功率分配和维度分配,同时基于对信道的奇异值分解构建有效信号和人工噪声的具体表达形式,以所构建的发射信号进行MIMO全双工通信,获取各端的接收信号并以系统平均保密速率最大化为目标获得最佳的功率分配系数、功率分配矩阵和信号维度,基于该优化参数进行通信,可以从物理层提高MIMO全双工通信系统的保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08987.0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远距离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充电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线能量传输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控制基站将能量通过波束赋形集中传输到智能反射表面,并控制智能反射表面采用所吸收的能量调整其相位并形成多个能量波束,以反射至对应的多个用户;智能反射表面分为能量吸收阶段和能量反射阶段;在能量反射阶段智能反射表面接收基站传输的能量并完全传输至多用户,该过程中智能反射表面的自身能量消耗由在先的能量吸收阶段所吸收的能量提供。本发明方法引入智能反射表面,可提高能量传输有效距离和同等距离下能量传输效率,具有较强实用性,可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络、无人机通信和空天地一体化等通信领域电池容量受限等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7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783911.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端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和系统,属于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领域。本发明根据信道数据在频域的强自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端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根据一些已知频点的CSI来恢复出所有频点上的CSI。采用的方法是图像处理领域里面的一种利用低分辨率图像重构出高分辨率图像的方法,将CSI看作是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每个时刻上所有频点的CSI为一幅图像,利用其中一些已知频点上的CSI输入卷积残差网络模型来重构出所有频点上的CSI。该方法只需在频域上使用少数的导频信号,通过插值的方法可以恢复出所有频点上的CSI,并且能够保证较高的信道估计精度,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72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514231.6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oRa系统多设备上行数据传输接收端信号解调方法和接收机,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对接收信号欠采样并变换到最优分数域,每个设备的每一径信号在最优分数域中均对应一个特定位置特定幅度的脉冲。由于设备多径参数的独特性,可将设备的多径参数作为区分不同设备信号的特征,利用各设备的多径时延和多径衰减构造对应的特征窗,特征窗中的特征位置对应该设备的多径时延,特征位置上的幅度对应着多径衰减。通过特征窗在接收信号的最优分数域内进行滑动匹配,匹配成功时,特征窗所在的最优分数域位置即对应着当前特征窗对应的设备信号,从而完成信号的分离解调,使得LoRa系统中多个用户可以共用相同的SF和频带,显著提升了LoRa中的频谱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83911.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端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和系统,属于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领域。本发明根据信道数据在频域的强自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端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根据一些已知频点的CSI来恢复出所有频点上的CSI。采用的方法是图像处理领域里面的一种利用低分辨率图像重构出高分辨率图像的方法,将CSI看作是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点,每个时刻上所有频点的CSI为一幅图像,利用其中一些已知频点上的CSI输入卷积残差网络模型来重构出所有频点上的CSI。该方法只需在频域上使用少数的导频信号,通过插值的方法可以恢复出所有频点上的CSI,并且能够保证较高的信道估计精度,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654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659728.9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17/364 ,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径合成的多径时延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预处理阶段发送端首先向接收端发送一次大功率导频信号;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获取信道的多径时延结构,完成时延估计的预处理;信号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常规功率的导频信号,信号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和参考导频信号利用算法计算得到峰值函数;根据计算得到的峰值函数和预先估计到的多径时延结构利用路径合成算法估计信号多径时延。本发明能够获得比常规的多径时延估计算法更精准的时延估计。与其他时延估计方法相比,本发明设计方法具有估计精度高,计算复杂度小的优点;不仅仅能在单用户系统中适用,而且在多用户系统中也有较好的估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1047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111583.4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7/0452 ,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U‑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生成正交导频信号,避免用户间的干扰;(2)利用正交导频的性质,在接收端消除用户间干扰;(3)利用主成分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4)估计公共因子;(5)利用信道的相关性和噪声的不相关性去掉噪声,实现信道估计。通过执行本发明的信道估计方法,不仅可得到信道矩阵的估计值,而且具有计算复杂度低、估计精度高和不需要信道统计信息的优势。此外,本发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其可应用于具有相关关系的各种系统参数的估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15861.X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去相关的预编码方法,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发送端的空间相关矩阵;(2)对信道矩阵进行均衡得到独立信道矩阵(3)结合独立信道矩阵和调制后的信号利用迭代算法计算一阶段预编码信号;(4)利用去相关矩阵和一阶段预编码信号计算二阶段预编码信号,完成预编码。通过执行本发明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基于去相关的预编码方法,能够获得比常规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更快的迭代收敛速度。此外,本发明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应用于任何具有相关性的矩阵的求逆运算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1873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75512.8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规模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系统的到达角估计方法,属于大规模MU-MIMO系统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正交导频,避免用户间的干扰;(2)在不同时刻采样,并根据样本值得到均值信号,降低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3)利用正交导频的正交性,在接收端分离出各用户对应的接收信号;(4)计算各用户在接收端相邻的接收天线上信号的相位差;(5)利用各用户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包含的信息,实现到达角的估计。采用本发明计算到达角,方法简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估计精度高的优势,可应用于具有相关关系的各种系统参数的估计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