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拉伸器与电动光学延迟线的主动补偿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98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964570.8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拉伸器与电动光学延迟线的主动补偿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光束往返模块、光学信息处理模块、光纤拉伸器反馈控制模块和电动光学延迟线反馈控制模块,所述光束往返模块的第一分束器接收入射光产生参考光束和第一入射光束,所述入射光束经过光纤环形器、光纤拉伸器、电动光学延迟线和光纤链路到部分反射镜,由所述部分反射镜反射的反射光原路返回,所述第二分束器将所述参考光束和所述反射光合束为第二光束;所述光学信息处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光束获取误差相位信息,输出反馈控制电压信号;所述光纤拉伸器反馈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动光学延迟线反馈控制模块基于所述反馈控制电压信号对所述第一入射光束进行实时补偿。

    一种射频信号的传递系统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54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82489.6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信号的传递系统。该系统包括:本地端、远端以及自由空间链路;本地端,用于向远端发送第一飞秒脉冲激光、接收远端返回的第二飞秒脉冲激光以及将第二飞秒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和第一飞秒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进行拍频处理,得到自由空间链路的相位噪声的相位因子,并基于相位因子对第一飞秒脉冲激光的重复频率进行预补偿;远端,用于接收本地端发送的第一飞秒脉冲激光,并基于第一飞秒脉冲激光向本地端发送第二飞秒脉冲激光以及将第一飞秒脉冲激光转换为射频信号。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自由空间链路下的高精度射频传递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射频信号在自由空间链路的高精度传输的技术效果。

    一种光频信号的分发装置和传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54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82505.1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频信号的分发装置和传递系统。该光频信号的分发装置包括:源端、分发节点和远端,其中,源端和分发节点通过第一传递链路通信连接,远端和分发节点通过第二传递链路通信连接,分发节点用于接收从源端耦合出第一耦合光频信号和从远端耦合出第二耦合光频信号,将第一耦合光频信号和第二耦合光频信号进行拍频处理,生成第一拍频信号,并基于第一拍频信号生成补偿信号,使用补偿信号对第二耦合光频信号进行补偿,得到目标光频信号。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在传递链路中的任意节点处实现光频传递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在传递链路中的任意节点处实现高稳定度光频传递的技术效果。

    一种光频与射频同步传递系统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13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63768.1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频与射频同步传递系统,所述同步传递系统包括:第一测量模块用于生成并输出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其中,生成的第二信号反馈回第二光纤耦合器;第四光纤耦合器用于将第三信号一部分输出,另一部分输入至第六光纤耦合器;第一干涉模块用于生成第一补偿信号,并输出至第一测量模块;第二测量模块用于生成并输出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其中,生成的第四信号反馈回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五光纤耦合器用于将第五信号一部分输出,另一部分输入至第六光纤耦合器;第二干涉模块用于生成第二补偿信号,并输出至第二测量模块。本发明通过采用同钟同源以及光学拍频探测的方式,使光学频率与射频频率在自由空间链路下传递的稳定度更高。

    一种双基站雷达参考频率同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714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412555.9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基站雷达参考频率同步系统和方法,包括装在本地雷达基站的微波信号产生装置和装在远端雷达基站的微波频率复现装置,微波信号产生装置与微波频率复现装置之间通过光纤传递链路连接;微波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本地微波频率源、超稳窄线宽激光器、光学频率梳和第一信号调节模块,超稳窄线宽激光器的输出端与光学频率梳的输入端连接,光学频率梳一输出端通过光纤传递链路延迟补偿模块与光纤传递链路连接,光学频率梳的另一输出端与本地微波频率源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信号调节模块与本地微波频率源输入端相连。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及方法可实现双基站雷达系统的高稳定度频率参考信号产生及远程频率同步,实现高精度频率的同步。

    一种环形光瞳共焦布里渊显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24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756824.1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环形光瞳共焦布里渊显微系统,解决现有共焦布里渊光谱测量系统计算复杂、计算精度差的问题。所述系统,包含:照明模块、分光平片、环形光阑、测量物镜、光谱探测模块;所述照明模块用于产生偏振方向可选的线偏振激光作为入射光;所述入射光经所述分光平片反射进入所述环形光阑,经环形光阑整形后通过所述测量物镜聚焦于待测样品上;待测样品经激发产生的布里渊散射光被所述测量物镜收集,进入所述环形光阑,经所述环形光阑调制后通过所述分光平片透射到所述光谱探测模块;所述光谱探测模块,用于收集探测待测样品的布里渊散射光光谱。本发明可实现高空间分辨、高光谱分辨环形光瞳共焦布里渊显微系统。

    一种跨水面时间同步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524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91518.7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水面时钟同步系统,包含水面浮标及设置在其上的水上装置、水下装置、浮标时钟源。所述浮标时钟源,产生水面浮标时间基准;所述水上装置,位于水面以上,用于所述浮标时钟源和陆地时钟源同步;所述水下装置,用于完成所述浮标时钟源和水下载体时间同步。本申请还包含使用所述系统实现跨水面时钟的同步的方法。本申请解决水下无人潜航器无法接收到常用时间信号,难以与常用的陆地基准时间的问题。

    一种收发机和光学时频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1023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1318883.X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收发机和光学时频传递装置,其中,该收发机包括:调制解调器,基于灵活配置的偏置二进制载波FlexBOC调制策略,产生FlexBOC调制信号;和/或,基于FlexBOC解调策略,对光电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时频数据;激光收发单元,发射基于FlexBOC调制信号产生的激光信号;和/或,将接收到的外部激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灵活配置的偏置二进制载波(FlexBOC)调制解调技术,不但能够克服无线电时频传递技术中的多径干扰因素,实现皮秒级自由空间光学双向精密时频传递,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小占用带宽,极大地降低带宽的要求。

    一种基于两站间的阿秒级光纤时间传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51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50690.X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站间的阿秒级光纤时间传递方法,该方法包括:S10、第一站对100MHz的伪随机序列、时间戳信息和100GHz的微波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发射,形成微波调制信号;S20、第一站对所述微波调制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第一光信号,将所述第一光信号加载到200THz的光载波信号上,形成第二光信号;S30、将所述第二光信号输入至第一站与第二站之间的光纤链路;S40、第二站接收所述第二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光信号转化为电调制信号;S50、第二站对所述电调制信号进行锁相接收并处理,得到第一站到第二站的传输时延pd1‑2。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时间传递精度可达阿秒量级,解决了实际应用环境下难以超越皮秒量级时间传递精度的问题。

    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6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10275.5

    申请日:2020-06-08

    Inventor: 杨宏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装置,包括宽带增透型分束器、第一抛物面反射镜、黑体辐射源、旋转扫描反射镜组、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气体池、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和红外探测器。本发明用旋转扫描式反射镜组产生测量臂中红外光束的相对时延。在干涉光谱数据采集过程中,仅需对测量臂转动角速度进行匀速控制,极大地简化了运动控制机制,并且易于实现高速匀速控制,提高光谱测量速度,旋转扫描的单向性间接实现了单向光谱采集效果,简化了干涉光谱数据的处理流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