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转换数据位数扩展电路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722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55589.8

    申请日:2012-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DA转换数据位数扩展电路,包括:段内DA转换电路、压缩电路、段落译码电路、段落权值控制电路、权值产生电路和求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内DA转换电路将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后,输出到所述压缩电路;所述压缩电路接收所述段内DA转换电路输出的信号,产生压缩后的模拟电压输出到所述求和电路;所述段落译码电路将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译码处理后,输出到所述段落权值控制电路;所述段落权值控制电路接收所述段落译码电路输出的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到所述权值产生电路,控制所述权值产生电路产生需要的权值电压;所述权值产生电路接收所述段落权值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产生需要的权值电压输出到所述求和电路。

    小型分体式电力起重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6701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82556.6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小型分体式电力起重装置,包括一组抱箍,抱箍由上至下安装于电力作业区的立柱,每个抱箍均连接有横梁,下部抱箍的横梁连接有卷扬机,中部抱箍的横梁连接有竖直的下悬吊杆,上部抱箍的横梁连接有竖直的上悬吊杆;下悬吊杆与上悬吊杆对应形成插接配合,上悬吊杆还固定有水平的悬吊臂,悬吊臂与上悬吊杆之间还设有加强杆;上悬吊杆顶端设有第一滑轮,悬吊臂外端设有第二滑轮;卷扬机的起吊绳依次经过下悬吊杆、上悬吊杆、第一滑轮、悬吊臂与第二滑轮,使起吊钩悬垂;在使用时可以快速地进行组装和固定,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起吊,且使用灵活、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拆卸后便于携带,可应用于不同的作业区。

    一种蓄电池智能远程维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74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94145.4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智能远程维护系统,包括中心远程控制平台、充电模块、智能负载单元、控制主板、电池参数测量仪、市电状态采集仪、接触控制箱、液晶控制终端;接触控制箱内具有开关FZ、开关WH1、开关ZY1、开关CDJ;还包括如下操作流程:步骤S1、中心远程控制平台发送电池组维护预置命令;步骤S2、液晶控制终端接收到该预置命令后转发给控制主板,控制主板解析电池组维护预置命令;步骤S4、控制主板控制对应该开关编码的开关ZY1断开,开关WH1闭合;步骤S5、进入电池组维护操作,控制主板控制开关FZ闭合;步骤S6、电池组放电完成后断开开关FZ并静置;步骤S7、静置完成后开关CDJ闭合;本发明让工作人员摆脱近距离接触检测的维护方式。

    一种用于模拟电流互感器短路故障的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464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41842.7

    申请日:2018-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电流互感器短路故障的仿真系统,系统包括:三相电压源模型,三相电压源模型用于模拟输电网,三相电压源模型的输出功率可调整;变压器模型,变压器模型用于模拟变电站;架空线模型,架空线模型用于传输三相电压源模型的输出功率;负荷模型,负荷模型用于配电网中的用电负荷;三相故障模型,三相故障模型用于模拟架空线路的短路故障;电流互感器模型,电流互感器模型用于测量发生短路故障的架空线路的运行电流;系统通过三相电压源模型将功率输出至变压器模型,变压器模型通过架空线模型,将功率输出至负荷模型,利用三相故障模型在架空架线中模拟短路故障,通过电流互感器,测量发生短路故障的架空线路的运行电流。

    一种与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协同使用的高精度分压器及分压器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90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8658.7

    申请日:2016-08-23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一种与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协同使用的高精度分压器及分压器的设计方法,减小感应分压器的一次等效容量,提高一次电压,并通过增加磁屏蔽层和电屏蔽层,减小因线圈匝数增加而产生的泄露对实验的影响。所述方法为:在一次绕组的铁心上,将多股长度和直径相同的导线进行绞合,并使用绞合后的导线对铁心进行绕绞,绕绞后将多股导线首尾相连,之后在一次绕组的四周安装一次屏蔽层,并在二次绕组的铁心上,将多股长度和直径相同的导线进行绞合,并将绞合后的导线对铁心进行绕绞,绕绞后将多股导线首尾相连,之后在二次绕组的四周安装二次屏蔽层,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二次绕组两端并联补偿元件以调整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