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网储能电站的电池模块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200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283645.6

    申请日:201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储能电站的电池模块管理方法,属于电网储能系统技术领域。首先向电池单体管理单元请求采样数据,启动电池模块管理单元的模拟量采样功能,获得电池原始状态数据,并结合历史状态数据,处理得到实时状态数据;根据实时状态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同时根据电池电量估计算法计算电池剩余电量;根据实时状态数据和电池剩余电量实现模块均衡与模块散热算法,输出模块均衡装置和模块散热风扇的启停控制信号;向顶层电池管理单元上报实时状态数据、电池组剩余电量、模块均衡装置和模块散热风扇的状态,同时更新历史状态数据,进入下一轮循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电池模块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提高了储能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应用于中高电压电力装置的智能数据采集与过压保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356650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10086300.7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于中高压电力装置的智能数据采集与保护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智能数据采集部分由数字电路构成,实现数据的实时采样,与上位机的高速CAN通讯功能,并配备足够资源完成复杂的数据在线预处理功能;保护部分由模拟电路构成,完成对装置主电路高等级电压的过压检测、报警功能,模拟电路电压检测无处理周期,因而可以实现零延时过压保护,分体插接式电压调整电路的设计方式,使装置可适应于不同高电压等级;两部分电路集成在同一系统中,共用电压信号源,合理配置了系统资源,集成系统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全部由光纤完成,适合于在中高压电力装置的强电磁环境中安全、稳定工作。

    兼备无功与谐波补偿功能的光伏并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47928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10011431.9

    申请日:2005-03-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兼备无功与谐波补偿功能的三相光伏并网装置属于多功能光伏并网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功率电路由光伏阵列、并网逆变器、并网滤波电感构成。其逆变器部分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两电平结构、三电平结构、带变压的三相母线电容分立链式结构、带变压的三相统一电容链式结构、不带变压器的链式结构。该装置在工作的时候,既能够向电网发送有功功率,又能够实时补偿电网中电流的无功和谐波成分。该发明提高了光伏发电中太阳能电池板利用率;同时解决了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时段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方式的问题,即系统不会闲置,而是用来补偿电网中的谐波和无功。

    应用于中高电压电力装置的智能数据采集与过压保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750347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86300.7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于中高压电力装置的智能数据采集与保护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智能数据采集部分由数字电路构成,实现数据的实时采样,与上位机的高速CAN通讯功能,并配备足够资源完成复杂的数据在线预处理功能;保护部分由模拟电路构成,完成对装置主电路高等级电压的过压检测、报警功能,模拟电路电压检测无处理周期,因而可以实现零延时过压保护,分体插接式电压调整电路的设计方式,使装置可适应于不同高电压等级;两部分电路集成在同一系统中,共用电压信号源,合理配置了系统资源,集成系统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全部由光纤完成,适合于在中高压电力装置的强电磁环境中安全、稳定工作。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1651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86294.5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应用该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包括:(1)太阳能电池;(2)蓄电池;(3)BUCK电路。其中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并且其输出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和负载情况影响,蓄电池则具有一定的负载特性。本发明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即MPPT,通过调节作为电能变换环节的BUCK电路驱动占空比,达到调整光伏阵列输出端负载特性的目的,从而实现MPPT控制。这种控制算法最大的优点,是在光照强度发生快速变化时,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能以平稳的方式跟踪其变化,而且稳态的振荡也较小。

    一种基于交流总线的电池模块电压均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271706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818114.2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交流总线的电池模块电压均衡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均衡模块、均衡控制器、通讯总线和交流总线。本装置通过多个均衡模块与串联的电池模块逐一连接,进行高效低损耗的主动型均衡。采用均衡控制器对均衡模块的启停及工作方式进行控制,采用交流总线连接各个均衡模块,采用通讯总线实现各个均衡模块之间的交流输出同步,实现主动式多点对多点的电池模块电压均衡控制,快速达到多个电池模块之间的电压均衡效果,缩短电池模块的均衡时间,保证电池模块之间的电压一致,并提高了能量转移效果。

    变电站分段母线的分布式消弧线圈的统一控制及选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03419U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20107719.7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分段母线的分布式消弧线圈的统一控制及选线装置,通过相互连接的统一控制单元、人机交互接口、线路信号调理模块以及指令分配模块;通过以统一控制单元为核心,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由此通过输出指令信息对消弧线圈和其阻尼电阻进行控制,这样集中统一的控制解决了并联运行的相互协调问题,同时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还能根据实时跟踪变电站分段母线运行方式的变化调整各消弧线圈的运行工况,实现了变电站分布式消弧线圈的全自动运行,更加适应于现今变电站的工作需求,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更加理想,适合供电电网的未来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