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294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154222.9

    申请日:2014-04-17

    Inventor: 桥本宣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杆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性良好且杆的操作可靠性高。在壳体(20)的两侧面突出设置有轴部(33),并且在轴部(33)侧设置有使内部空间(37)开放的扩张防止壁(35)。杆(60)通过连结部(61)和一对臂(62)而构成门型,以能够在组装位置、初始位置以及嵌合位置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0)。臂板(62)具有薄壁部(66)和厚壁部(67)。臂板(62)的薄壁部(66)在组装位置处通过与轴部(33)的干扰而扩张并进入到壳体(20)的扩张防止壁(35)的内部空间(37)。臂板(62)的厚壁部(67)在从初始位置朝向嵌合位置的过程中进入到扩张防止壁(35)的内部空间(37)。

    屏蔽连接器
    32.
    发明公开
    屏蔽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75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80017833.6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外导体管的对准失败的屏蔽连接器。外导体具有筒状的外导体管(15)和外壳体(13)。外壳体(13)具有供外导体管(15)配置的通孔(46)。外导体管(15)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与外壳体(13)的通孔(46)的内周面卡止的压入刃(118);以及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与外壳体(13)的通孔(46)的内周面接触的保持突部(121)。压入刃(118)配置在外导体管(15)的径向两端部。保持突部(121)在外导体管(15)中配置于在从轴向观察外导体管(15)时与压入刃(118)在周向上错开的位置。

    带端子电线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67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026750.2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抑制压接于端子的电线的偏离为目的的带端子电线。带端子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端子(12)。电线具有导体和将导体的外周覆盖的包覆部(24)。电线包括导体的外周面露出的导体露出部。端子具有:绝缘筒(50),保持电线的包覆部;和线筒(48),在比绝缘筒靠前方与电线的导体露出部连接。线筒具有:线筒基部(51);一侧线筒片(52),从线筒基部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向另一方侧延伸,将导体露出部的外周覆盖;以及另一侧线筒片(53),从线筒基部的另一方侧的端部延伸,在另一方侧与一侧线筒片的外周重叠。线筒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对于绝缘筒保持的电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另一方侧偏离。

    防水连接器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4504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780063681.8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能够保护罩部的密封部位,并且能够容易地将密封部件等装配。在阳连接器(M)的罩部(2)的顶端形成有抵触面(6),在里侧经由锥形面(7、9)形成有平滑的密封面(10)。在阴连接器(F)的端子收纳部(13)的进深部装配有垫部件(5),当阳连接器与阴连接器(M、F)已嵌合时,垫部件(5)以压缩状态与抵触面(6)抵触。在端子收纳部(13)中,在垫部件(5)的前方装配有密封主体部件(14),其与垫部件(5)分体,而与密封面(10)水密地密接。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端子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16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1203800.2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阻抗匹配的内导体端子及具备内导体端子的屏蔽端子。内导体端子(10)由金属板构成,具备:筒状的第1端子部(11)及第2端子部(12),分别具有开口端;折弯部(15),其将第1端子部(11)和第2端子部(12)连接,与第1端子部(11)和第2端子部(12)各自的开口端的开口对置并将开口覆盖;突片部(13),其从第1端子部(11)中的与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突出;以及引线部(14),其从第2端子部(12)中的与开口端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突出。内导体端子(10)具备一对侧部(16),一对侧部(16)以位于折弯部(15)的两侧的方式从第2端子部(12)突出,将折弯部(15)与第1端子部及第2端子部之间的间隙从两侧覆盖。

    防水连接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45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80063681.8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能够保护罩部的密封部位,并且能够容易地将密封部件等装配。在阳连接器(M)的罩部(2)的顶端形成有抵触面(6),在里侧经由锥形面(7、9)形成有平滑的密封面(10)。在阴连接器(F)的端子收纳部(13)的进深部装配有垫部件(5),当阳连接器与阴连接器(M、F)已嵌合时,垫部件(5)以压缩状态与抵触面(6)抵触。在端子收纳部(13)中,在垫部件(5)的前方装配有密封主体部件(14),其与垫部件(5)分体,而与密封面(10)水密地密接。

    连接器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1048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622168.5

    申请日:2016-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松动的可靠性的连接器。在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侧安装有前构件(90)。前构件(90)具有:直壁(41),在壳体(10)相对于对方壳体(200)而取得正确的嵌合姿势的情况下与对方壳体(200)的防误嵌合面(214)相对;防松动部(45),突出设置于直壁(41),通过与罩部(210)的内表面抵接而抑制两壳体(10、200)间的松动;以及弯曲壁(99),配置在从前方观察时比防松动部(45)靠外侧处,并在安装于壳体主体(11)的状态下限制密封构件(70)向前方的脱出。

    杆式连接器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9085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547448.X

    申请日:2015-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设计上的制约少且简单的结构对杆沿与朝着嵌合位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转动进行限制的杆式连接器。杆式连接器具备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的壳体(10)和能够在初始位置和嵌合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到壳体(10)的杆(60)。壳体(10)具有固定于固定面(91)的固定部(21)以及与固定部(21)一体地连结来对固定部(21)进行加强的加强部(24)。加强部(24)兼具作为止动器的功能,通过与位于初始位置的杆(60)抵接来对杆(60)沿与朝向嵌合位置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转动进行限制。

    杆式连接器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294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154222.9

    申请日:2014-04-17

    Inventor: 桥本宣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杆相对于壳体的组装性良好且杆的操作可靠性高。在壳体(20)的两侧面突出设置有轴部(33),并且在轴部(33)侧设置有使内部空间(37)开放的扩张防止壁(35)。杆(60)通过连结部(61)和一对臂(62)而构成门型,以能够在组装位置、初始位置以及嵌合位置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0)。臂板(62)具有薄壁部(66)和厚壁部(67)。臂板(62)的薄壁部(66)在组装位置处通过与轴部(33)的干扰而扩张并进入到壳体(20)的扩张防止壁(35)的内部空间(37)。臂板(62)的厚壁部(67)在从初始位置朝向嵌合位置的过程中进入到扩张防止壁(35)的内部空间(37)。

    连接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10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80076438.1

    申请日:2013-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 H01R13/6275 H01R13/639 H01R13/641

    Abstract: 实现设置有检测部件的壳体的小型化。连接器具备:利用周壁部(17)围绕端子容纳部(11)而成的形态的第一壳体(10);能够与第一壳体(10)嵌合的第二壳体(60);检测部件(40),基于在端子容纳部(11)与周壁部(17)之间的空间内是否从初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检测两个壳体(10、60)的嵌合状态;开口部(22),是将周壁部(17)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切开的形态,使检测部件(40)露出到外周侧;以及变形限制部(23、53),形成于周壁部(17)和检测部件(40),通过彼此嵌合而允许检测部件(40)在初始位置和检测位置之间的移动,且限制周壁部(17)以使开口部(22)的开口宽度变化的方式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