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1092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780050326.3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nventor: 秋野喜彦 , 弗雷德里克·德尔贝克
IPC: C08L65/00 , C08G61/12 , C08K5/3432 , C09K11/06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8G61/122 , C08G73/0633 , C08G2261/11 , C08G2261/124 , C08G2261/312 , C08G2261/3142 , C08G2261/3221 , C08G2261/5242 , C08K5/3462 , C08L65/00 , C08L79/04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59 , C09K2211/1088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25 , C09K2211/185 , H01L51/0035 , H01L51/0039 , H01L51/0052 , H01L51/0067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具有吡嗪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发磷光化合物,其中所述具有吡嗪环结构的化合物具有由通式(1)、(2)或(3)表示的吡嗪环结构,其中R和R1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一价基团,并且多个R和R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衍生自发磷光化合物的残基和所述吡嗪环结构的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81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4420.0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65/00 , C08G61/10 , C08G61/02 , C09K11/06 , C09D11/10 , H01L51/00 , G02F1/13357 , H05B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C08G61/02 , C08G61/10 , C08K5/0041 , C08L65/00 , C09D5/22 , C09K11/06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25 , C09K2211/1441 , C09K2211/145 , C09K2211/1458 , C09K2211/1466 , C09K2211/185 , H01L51/0035 , H01L51/0039 , H01L51/0043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是含有高分子和至少一种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性的组合物,其特征是,该高分子的主要的重复最小单元的电子共轭链系数Ze为以下的范围。0<Ze≤2.00(1)(这里,电子共轭链系数Ze定义为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线性近似函数Tm=Tm(1/ne)时的斜率,其中,ne表示重复最小单元中所含的共轭电子数,Tm表示在对将重复最小单元结合而得的m聚体使数m从1到3逐一变化时各m聚体的最低三重态激发能量。这里,共轭电子数仅考虑存在于重复最小单元的主链内的共轭电子。但是,在可以看到多个主要的重复最小单元的情况下,使用最小的Ze。)。
-
公开(公告)号:CN102105530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9482.8
申请日:2009-07-28
IPC: C08L65/00 , C07D239/26 , C08G61/12 , C09K11/06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26 , C08G2261/3221 , C08G2261/5242 , C08K5/3462 , C08L65/00 , C09K11/06 , C09K2211/1044 , H01L51/0067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发磷光性化合物和具有3个以上偶极矩大小为1.0Debye以上的重复单元连续键合的结构的化合物,其中,相对于由所述结构中含有的任意的连续键合的2个重复单元构成的二聚体结构的合计个数,所述二聚体结构的偶极矩的大小D2、构成该二聚体结构的第一重复单元的偶极矩的大小D1a以及第二重复单元的偶极矩的大小D1b满足下式(A)所示的关系的二聚体结构的个数所占的比例为50%以上,D1a<D2且D1b<D2 (A)。
-
公开(公告)号:CN101617020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80004254.3
申请日:2008-02-05
Inventor: 秋野喜彦
IPC: C09K11/06 , H01L51/50 , C07D213/16 , C07D213/26 , C07D213/79 , C07D217/02 , C07D221/10 , C07D235/06 , C07D409/04 , C07F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16 , C07D213/26 , C07D213/79 , C07D217/02 , C07D221/10 , C07D235/06 , C07D409/04 , C08G61/123 , C08L65/00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466 , C09K2211/185 , H01L51/0035 , H01L51/0072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有具有苯并咪唑环结构的化合物和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964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80042434.1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C08G61/02 , C08G61/10 , C08K5/0041 , C08L65/00 , C09D5/22 , C09K11/06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25 , C09K2211/1441 , C09K2211/145 , C09K2211/1458 , C09K2211/1466 , C09K2211/185 , H01L51/0035 , H01L51/0039 , H01L51/0043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是含有高分子和至少一种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性的组合物,其特征是,该高分子的主要的重复最小单元的电子共轭链系数Ze为以下的范围。0<Ze≤2.00 (1)(这里,电子共轭链系数Ze定义为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线性近似函数Tm=Tm(1/ne)时的斜率,其中,ne表示重复最小单元中所含的共轭电子数,Tm表示在对将重复最小单元结合而得的m聚体使数m从1到3逐一变化时各m聚体的最低三重态激发能量。这里,共轭电子数仅考虑存在于重复最小单元的主链内的共轭电子。但是,在可以看到多个主要的重复最小单元的情况下,使用最小的Ze。)。
-
公开(公告)号:CN10130501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80041912.7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F15/00 , C07D207/44 , C07D213/53 , C09D11/00 , C09K11/06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7 , C07D207/44 , C07D213/53 , C07F15/0086 , C09D11/03 , C09D11/38 , C09D11/50 , C09K11/06 , C09K2211/185 , H01L51/0061 , H01L51/007 , H01L51/0071 , H01L51/0094 , H01L51/501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络合物,是中心金属M为选自由Sc、Ti、V、Cr、Mn、Fe、Co、Ni、Cu、Zn、Y、Zr、Nb、Mo、Tc、Ru、Rh、Pd、Ag、Cd、Hf、Ta、W、Re、Pt、Au及Hg构成的组中的一种的金属络合物,其特征是,不含有卤素单齿配位体,在利用计算科学方法得到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中,中心金属的最外层d轨道的轨道系数的平方之和在全部原子轨道系数的平方之和中所占的比例在1/3以上,另外利用计算科学方法得到的最低单重态激发能量(S1)与最低三重态激发能量(T1)的能量差(S1-T1)在0.1(eV)以上1.0(eV)以下,最低单重态激发中的振子强度(f)在0.005以上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74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680057772.6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亮度寿命优异的发光元件。一种发光元件,其具有:阳极;阴极;第一有机层,其设置于阳极和阴极之间,且含有磷光发光性化合物;以及第二有机层,其设置于阳极和阴极之间,且含有交联材料的交联体和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第一有机层中含有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层中含有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包含式(1)所示的相同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并且,所述交联材料为式(3)所示的化合物。[式中,M表示铱原子等,n1表示1以上的整数,n2表示0以上的整数。E1和E2表示碳原子等,环L1和环L2表示芳香族杂环等,A1‑G1‑A2表示阴离子性二齿配体。][式中,mB1~mB3表示0以上的整数,Ar7表示芳香族烃基等,LB1表示二价基团等,X”表示交联基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63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80029549.6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亮度寿命优异的发光元件。一种发光元件,其具有阳极、阴极、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第一有机层(含有1种以上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层)以及位于阳极和第一有机层之间的第二有机层(含有1种以上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和交联材料的交联物的层),第一有机层中含有的至少1种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与第二有机层中含有的至少1种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为式(1)所示的相同的磷光发光性化合物。式(1),M表示铱原子等,n1表示1以上的整数,n2表示0以上的整数,E1和E2表示碳原子等,环L1表示芳香族杂环,环L2表示芳香族烃环等,A1‑G1‑A2表示阴离子性的二齿配体。环L1和环L2中的至少一个环具有芳基、一价杂环基或取代氨基。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358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80034595.7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65/00 , C08G61/10 , C08K5/3492 , C08K5/56 , G02F1/13357 ,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35 , C08G61/10 , C08G2261/143 , C08G2261/1434 , C08G2261/312 , C08G2261/3142 , C08G2261/5242 , C08G2261/95 , C08K5/3492 , C08L65/00 , H01L51/0043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C08K3/0091 , C08K3/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其可用于制造具有优良发光效率的蓝色磷光发光元件。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含有高分子化合物以及发光光谱峰未达480nm的磷光性发光化合物,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实质上由选自下述式(1)-1所示的结构单元、下述式(1)-2所示的结构单元、下述式(2)-1所示的结构单元、下述式(2)-2所示的结构单元、及由发光光谱峰未达480nm的磷光性发光化合物所衍生的结构单元中的结构单元所构成,并至少包含下述式(1)-1所示的结构单元及下述式(1)-2所示的结构单元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811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110414420.0
申请日:2006-09-14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65/00 , C08G61/10 , C08G61/02 , C09K11/06 , C09D11/10 , C09D11/30 , H01L51/00 , G02F1/13357 , H05B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25 , C08G61/02 , C08G61/10 , C08K5/0041 , C08L65/00 , C09D5/22 , C09K11/06 , C09K2211/1416 , C09K2211/1425 , C09K2211/1441 , C09K2211/145 , C09K2211/1458 , C09K2211/1466 , C09K2211/185 , H01L51/0035 , H01L51/0039 , H01L51/0043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是含有高分子和至少一种磷光发光性化合物的发光性的组合物,其特征是,该高分子的主要的重复最小单元的电子共轭链系数Ze为以下的范围。0<Ze≤2.00(1)(这里,电子共轭链系数Ze定义为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线性近似函数Tm=Tm(1/ne)时的斜率,其中,ne表示重复最小单元中所含的共轭电子数,Tm表示在对将重复最小单元结合而得的m聚体使数m从1到3逐一变化时各m聚体的最低三重态激发能量。这里,共轭电子数仅考虑存在于重复最小单元的主链内的共轭电子。但是,在可以看到多个主要的重复最小单元的情况下,使用最小的Ze)。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