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91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3910.9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方法,解决了利用不同区域故障时T区两侧暂态故障电流突变量极性的差异,实现故障区域判别的问题。本申请利用暂态电流行波经边界后畸变程度明显大于线路上传播时畸变程度的特点实现对所保护区域区内外故障判别。利用曲率来表征暂态电流行波的畸变程度能够准确判别所保护区域区内外故障。综合故障区域判别方法和所保护区域区内外故障判别方法能够实现对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大量仿真实验所得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够快速正确识别故障方向,并准确判别所保护区域区内外故障,耐过度电阻能力强,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1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45141.9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换流站反事故推演系统,包括仿真平台,用于模拟直流换流站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得到直流换流站模型;自动化试验平台,用于对直流换流站模型的不同故障位置,生成故障数据库;反事故推演平台,用于根据现场故障录波数据判断现场直流换流站故障发生位置;故障录入平台,用于录入现场直流换流站故障后的故障电气量数据;运行控制平台,用于对各平台进行监控或发送指令;数据交互平台,用于在各平台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解决了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维护培训学习,缺少实用的高压直流仿真工具,需要专业的培训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到直流换流站实地进行培训,受时间和人员的局限性较大以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92111.6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限流器最优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对含有限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故障分析,获得故障电流模型;根据超导限流器的超导特性建立超导限流器的数学模型;其中,所述数学模型包括电阻模型和热模型;然后,根据超导限流器的数学模型以及故障电流模型,获得直流电系统中的限流器优化配置模型;最后,根据限流器优化配置模型获取限流器最优参数。采用前述的方案。采用前述的方案获取的最优参数能够有效的减少直流断路器最大故障切除容量,增加系统的故障反应时间,保证直流断路器动作的正确与可靠性,对直流输电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76274.8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电网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判断方法,基于合环操作场景的设备运行方式和运行数据,通过电网静态等值计算,获得合环操作两端母线所在变电站的上一级变电站的等值电源;在两个等值电源之间建立合环调电操作涉及的一次设备、负荷和继电保护等自动控制装置模型;进行模型合环调电仿真计算,获得设备合环运行电气模拟量向量和开关量向量;基于电气模拟量向量、开关量向量及一二次设备基础数据,通过比率分析法获得合环运行评价指标并经计算获得评估值,用评估值判断合环调电可行性。本申请配电网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判断方法,依据一二次设备基础数据及仿真模型的计算数据,不依赖人工主观判断及经验,提高了合环调电可行性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27495.6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角接链式STATCOM电流优化方法,包括:获取角接链式STATCOM的三相换流链电流和零序三次环流;基于dq指令电流检测方法对三相换流链电流进行处理,得到无功补偿控制电流指令;对无功补偿控制电流指令进行交叉解耦PI控制,得到dq解耦电流;基于零序三次环流获取dq分量电流;基于dq分量电流和预设的参考量获取误差值;对误差值进行PR控制,得到零序三次补偿电压;基于零序三次补偿电压对dq解耦电流进行零序环流抑制,实现STATCOM电流优化。本申请的安全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6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09586.1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455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关联缺陷的识别方法,本方法采用指定的项目构建数据库,然后扫描数据库,给相应的项目属性信息添加上项目识别码,形成频繁1项集L1和缺陷记律编号集合M1,指定项集的最小长度K值,连接候选K项集CK和缺陷记录编号集合MK,然后计算候选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再将不符合最小支持度Smin和最小置信度Cmin要求的候选集元素和对应缺陷记录编号集合删除,并生成频繁K项集和对应缺陷记录编号集合MK,最后判断LK是否为空来确定是否结束算法。本发明通过制定项目识别机制能够删除无效候选集,节约内存,减少不必要的频繁项集筛选过程,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2887.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构建电网的静态场景集,所述静态场景集中包括电网的多个节点;基于所述静态场景集,计算各个节点的暂态电压严重性指标,根据所述暂态电压严重性指标对所述电网进行分区,得到各个分区;基于所述节点的电压严重性指标确定各分区稳态无功储备特征和暂态电压稳定性之间的显函数表达;确定所述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约束;在所述暂态电压稳定约束下,建立所述电网的无功电压优化模型,根据所述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实现所述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该方法将暂态电压严重性指标用于建立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的约束,有效地提升了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87026.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的故障穿越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第一幅值和第一相角、第二幅值和第二相角、逆变器到电网之间滤波回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感构建并网系统故障等值模型,并基于并网系统故障等值模型、第三幅值和第三相角、第一阻抗角和第二阻抗角获得逆变器故障期间的第三输出电压,利用第三输出电压和正常情况时逆变器输出的第一有功功率,获得逆变器的第二有功功率,并利用第三输出电压和第二有功功率对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在进行低压穿越时通过利用第三输出电压和第二有功功率对逆变器进行控制,减少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问题,以增强逆变器故障穿越的稳定性,确保了电网在低压条件下能够得到足够的无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84050.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同步校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输电线路两侧的电压和电流,确定其对应的保护差流idiffA/B/C、两侧电流的突变量ΔimA/B/C、ΔinA/B/C;根据所述保护差流idiffA/B/C与输电线路差流动作定值、所述两侧电流的突变量ΔimA/B/C、ΔinA/B/C与突变量电流启动定值的比较关系确定是否进行同步校验;若进行同步校验,将输电线路两侧电压分别推算到输电线路的同一点,获取第一电压、第二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的比值和角度差确定是否完成同步校验。本发明通过输电线路两侧的电压和电流信息,综合考虑电压的比值和角度差,进行同步校验判断,能够显著提高输电线路同步校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02837.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储能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目标储能装置预设范围内的新能源机组作为目标储能装置对应的目标新能源机群;获取目标新能源机群的功率变化率,以及目标储能装置的容量;基于目标储能装置的容量构建目标储能装置的功率调节模型;将目标新能源机群的功率变化率代入功率调节模型中进行求解,得到目标储能装置的调节功率。本发明将新能源机组进行机群划分,将新能源机组划分至附近的储能装置以实现功率就近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此外,通过将目标储能装置内新能源机群的功率变化率代入功率调节模型确定目标储能装置的功率调整量,解决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功率扰动,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