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37582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110440453.2

    申请日:2011-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灵活交流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和旁路断路器,电容器组与阻尼装置串联后与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旁路断路器并联。系统正常运行时,潜式串补装置不投入,即潜式串补处于旁路状态;当短路故障发生时,潜式串补装置检测出短路故障,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投入到线路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将潜式串补旁路。该潜式串补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优化沿线电压分布;另一方面也清除了次同步谐振SSR的风险,该潜式串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常规串补配合使用。

    MOV支路的控制保护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1569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192088.8

    申请日:2011-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Y02E40/74 Y02E60/725 Y04S10/20 Y04S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交流输电装置的控制保护系统和方法,涉及灵活交流输电装置的控制保护领域,控制保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控制保护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收集设置在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支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测量CT的测量信号,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测量CT的测量信号传送到所述控制保护装置;所述控制保护装置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测量CT的测量信号进行一致性判断,如果满足一致性判断则作为可信测量信号进行保护处理。本发明公开的MOV支路的控制保护系统和方法,提高了串补装置/故障电流限制器装置的控制保护功能的可靠性,可预防串补装置保护误动作引起的装置不必要的退出运行,从而显著提高整套装置的可用率和利用率。

    一种内熔丝电容器花式接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058591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101273.7

    申请日:2011-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内熔丝电容器花式接线结构,该花式接线结构的接线单位包括内熔丝电容器单元两串两并结构、两串三并结构、三串两并结构或三串三并结构;内熔丝电容器花式接线结构根据串联段数或并联台数选择接线单位或接线单位的组合;两串两并结构由对称的两个支路并联组成;每个支路由两个电容器单元串联组成;两串三并结构由三个支路并联组成;每个支路由两个电容器单元串联组成;三串两并结构由对称的两个支路并联组成;每个支路由三个电容器单元串联组成;三串三并结构由三个支路并联组成;每个支路由三个电容器单元串联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进行很好的过电压保护配置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爆性能,适用于大容量的电容补偿装置。

    一种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24185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50564.4

    申请日:2011-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灵活交流输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和旁路断路器,电容器组与阻尼装置串联后与过电压保护装置和旁路断路器并联。系统正常运行时,潜式串补装置不投入,即潜式串补处于旁路状态;当短路故障发生时,潜式串补装置检测出短路故障,并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投入到线路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将潜式串补旁路。该潜式串补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优化沿线电压分布;另一方面也清除了次同步谐振SSR的风险,该潜式串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常规串补配合使用。

    一种固态故障电流限制器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08285U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20489983.9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态故障电流限制器包括限流电抗L1、限流电抗L2、限流电抗L3、晶闸管阀T1、晶闸管阀T2和旁路断路器K;限流电抗L1与限流电抗L2串联形成限流电抗支路,晶闸管阀T1和晶闸管阀T2串联形成晶闸管阀支路,旁路断路器K和晶闸管阀支路均与限流电抗支路并联,所述限流电抗L3一端与限流电抗L1与限流电抗L2的中点,其另一端与晶闸管阀T1和晶闸管阀T2的中点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正常运行时对电力系统几乎无影响,故障发生后自动限制短路电流。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态故障电流限制器对故障识别速度要求低,结构简单,无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且可通过改变限流电抗大小分别调整对短路电流峰值和稳态值的限流效果,便于工程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通用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332457U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21379102.X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固定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包括:串联电容器组C;与串联电容器组C并联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阻尼装置D,所述阻尼装置D分别与火花间隙G和旁路开关S1串联后与串联电容器组C并联;所述阻尼装置D与旁路开关S2并联;所述补偿装置的运行方式包括:常规串联电容器补偿运行方式和潜式串联电容器补偿运行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应多种系统工况及运行方式,灵活性和可靠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