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吸顶天线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97043U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20264189.2

    申请日:2010-0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极化吸顶天线,包括反射板、垂直极化天线、水平极化天线和连接部件,其中:水平极化天线采用圆环状的微带结构,套设在垂直极化天线的外面,并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在反射板上,该天线采用水平极化、垂直极化的双极化方法,并使水平极化天线具有圆环状的微带结构,垂直极化天线具有渐变结构,水平极化天线套设在垂直极化天线的外面的形状,使本实用新型双极化吸顶天线在驻波比(线路中最高电压和最低电压的比例)≤1.5条件下,天线的工作频带为1700MHz~2500MHz,相对带宽(工作频带宽度与中心工作频率之比)达到约40%,从而在相对于单极化天线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基础上,还相对于传统的双极化吸顶天线扩展了工作频带宽度,从而在占用较少空间的情况下,提高室内MIMO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

    一种共站址基站天线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46739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20678058.9

    申请日:2010-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站址基站天线,以便于共站址基站天线的组装、安装、调试和维护。该共站址基站天线包括外罩(10)、并排设置在外罩(10)内的属于不同网络制式的第一天线单元(20)和第二天线单元(30),其中:第一天线单元(20)中,第一反射板(210)上设有第一振子阵列且设置在第一支撑杆(220)上;第一支撑杆(22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调节座(230)上,另一端枢接在第一枢接座(250)上;第一调节座(230)设置在第一支承座(240)上;第一支承座(240)和第一枢接座(250)分别设置在外罩(10)上;第二天线单元(30)连接结构与第一天线单元(20)相同。

    一种漏泄电缆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28049U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20246518.8

    申请日:2009-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泄电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漏泄电缆固定和安装的难度大,不方便敷设的问题。该漏泄电缆的内芯层包括铜质内导体,以及密度较该铜质内导体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该铜质内导体位于内芯层的外层,与绝缘层相邻,密度较铜质内导体小的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内导体位于内芯层的内层,与空气层相邻。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案,可以在不改变其传输信号的质量的情况下,有效的减轻漏泄电缆的重量,减小漏泄电缆固定和安装的难度,方便漏泄电缆的敷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