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51059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0602880.9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缆状态评估方法,根据电缆设备基本信息、运行信息、运检信息、家族缺陷等多类别的信息源,构建多源信息数据库;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完备信息下的数据库进行预处理,提出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对不完备信息条件下对电缆整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本发明能够及时发现和准确判断电缆故障,并能全面反映电缆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4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510671951.6
申请日:2015-10-15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指标数据的异常终端设备判断方法,包括:根据接入单位配电自动化系统上送的动静态数据及统计时间范围,确定待分析动静态数据的模型关系;利用投退记录表的数据,获得每个终端ei的离线时间长度tli与投退频率次数nli并通过设定参数来确定异常终端设备;根据动静态数据的模型关系确定异常终端设备的开关设备并确定与开关设备相关联的动态数据信息;依据匹配规则筛选对应于每个对应终端ei的遥信动作数据与遥信SOE数据匹配情况;根据能够匹配SOE的数量不能匹配SOE的数量每个终端ei的离线时间长度tli和投退频率次数nli,获得针对每个异常终端设备的影响情况集合。本发明技术方案发现异常设备以及分析异常影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3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047544.8
申请日:2015-01-29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微电网的电力集能器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力电子固态模块、监测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智能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储能模块和电能接口模块,所述储能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电能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力电子固态模块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所述监测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监测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简化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设备的结构和控制过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并网和能量交换由电力集能器系统统一管理,实现了一体化控制,并且可以完全隔离微电网与配电网间的干扰和故障,对电能质量统一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1294.2
申请日:2016-12-29
IPC: H02J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次组网的交直流无缝混合全可控灵活配电系统及方法,灵活配电系统由多个层次组网的单节点系统构成,单节点系统中灵活配电核心装备包括电能交换器、交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和直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交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和直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均与电能交换器连接;单节点系统中的电能交换器高压侧交、直流接口分别连接在高压交流配电线路和高压直流配电线路上,单节点层次组网后,各节点系统中的电能交换器通过高压交流配电线路和高压直流配电线路实现无缝互联。本发明将实现灵活配电系统层次组网及交直流无缝混合,有效降低有源配电网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并显著提高未来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柔性负荷等新元素的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5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71951.6
申请日:2015-10-15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指标数据的异常终端设备判断方法,包括:根据接入单位配电自动化系统上送的动静态数据及统计时间范围,确定待分析动静态数据的模型关系;利用投退记录表的数据,获得每个终端ei的离线时间长度tli与投退频率次数nli并通过设定参数来确定异常终端设备;根据动静态数据的模型关系确定异常终端设备的开关设备并确定与开关设备相关联的动态数据信息;依据匹配规则筛选对应于每个对应终端ei的遥信动作数据与遥信SOE数据匹配情况;根据能够匹配SOE的数量不能匹配SOE的数量每个终端ei的离线时间长度tli和投退频率次数nli,获得针对每个异常终端设备的影响情况集合。本发明技术方案发现异常设备以及分析异常影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2299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98806.9
申请日:2016-08-31
IPC: H02J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的多端口电能交换器,所述电能交换器包括:由电力电子固态模块、固态模块控制器、保护与驱动模块、监测与传感模块、内部供电模块、电能接口模块和储能模块组成的电气物理层和由智能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上层管理与应用模块组成的电气信息层。该发明实现了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统一并网功能的管理,构建了统一的直流和交流线路,统一的电能质量控制,统一的能量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09023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611027100.9
申请日:2016-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配电变压器故障率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配电变压器的健康指数、建立配电变压器故障概率模型并计算相关参数、应用配电变压器的故障率模型计算配电变压器故障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准确的评价配电变压器设备的可靠性,科学地指导配电变压器现场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611241294.2
申请日:2016-12-29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次组网的交直流无缝混合全可控灵活配电系统及方法,灵活配电系统由多个层次组网的单节点系统构成,单节点系统中灵活配电核心装备包括电能交换器、交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和直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交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和直流并网型电力集能器均与电能交换器连接;单节点系统中的电能交换器高压侧交、直流接口分别连接在高压交流配电线路和高压直流配电线路上,单节点层次组网后,各节点系统中的电能交换器通过高压交流配电线路和高压直流配电线路实现无缝互联。本发明将实现灵活配电系统层次组网及交直流无缝混合,有效降低有源配电网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并显著提高未来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柔性负荷等新元素的接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7303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164279.1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北京天能继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之间互操作测试系统和方法,测试系统包括N+1台配电自动化终端T1、T2、…、Tt、…、TN、TN+1,N+1个馈线开关S1、S2、…、St、…、SN、SN+1,第一继电保护测试仪,第二继电保护测试仪,网管型光纤交换机,第三方协议分析模块和可调负载,结构简单,应用广泛;测试方法可有效推动IEC 61850标准在配电自动化终端中的应用,为应用IEC 61580标准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提供检测和验收依据;可验证不同厂家配电自动化终端之间的互操作性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推进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网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8703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4283.4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一种集中控制型虚拟发电厂的通信数据压缩方法及系统,虚拟发电厂包括多个分布式资源和集中控制器,各分布式资源分别与集中控制器之间通过双向通信线路连接,各分布式资源分别进行相应通信数据压缩,包括根据可运行功率范围从中选择可运行功率,求解包围可运行功率的最小球体的半径,将半径和相关系数上传至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通过计算输出功率设定值偏离包围球心的距离进行判断及调整,确定所有的分布式资源的输出功率设定值均在可运行功率范围内后,向各分布式资源发送相应输出功率设定值,各分布式资源产生相应的功率输出。本发明减小了通信量从而降低了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提高了集中控制型虚拟发电厂模式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