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677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03260.1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催化合成环保型增塑剂的方法,步骤为:将异辛醇和对苯二甲酸按摩尔比2.1:1~3:1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再加入占对苯二甲酸质量0.1%~1%的有机钛催化剂和质量分数占有机钛催化剂10%-90%的辅催化剂,搅拌升温至180℃~240℃,保温反应1~3小时至酸价低于1结束反应,得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本发明采用数种耐水性较好且高温下具有高效酯化效果的液态催化剂与有机钛复合催化合成环保型增塑剂的新工艺,只需添加少量高效催化剂复合即可提高转化效率,降低能耗,产品基本无色,且设备和生产工艺基本无需改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195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002100.4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8/00 , C07C69/003 , C07C6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气液双相反应器及其在固体酸催化脂肪酸甲酯中的应用,该装置由反应器、冷凝器、再沸器和压力机组成,反应器的混合蒸汽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再沸器的混合液进口连接,再沸器的低沸点原料出口和压力机的进口连接,压力机的出口和反应器的低沸点原料蒸汽进口连接;冷凝器位置高于反应器;反应器和再沸器中设有加热装置;反应器的上部设有高沸点原料进口、混合蒸汽出口,反应器的底部设有低沸点原料蒸汽进口和产品出口;再沸器的顶部设有混合液进口、低沸点原料进口和低沸点原料出口,再沸器的底部设有副产物出口。甲醇以蒸汽的形式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并利用爬升高度与脂肪酸实现在常压高温下反应并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07491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300854.2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加压法制备对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方法,将对苯二甲酸、醇和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后得到粗品对苯二甲酸酯,中和洗涤,减压蒸馏后制得成品对苯二甲酸酯,酯化反应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压下进行,反应过程中维持压力≤1.6MPa,反应温度≤250℃,反应中当体系压力超过1.6MPa时,则减压阀打开排气减压,气体回收冷凝,反应1~3h直至产物酸值≤1时结束,反应中醇过量,所述的醇为C1~10。本发明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在加压条件下,制备对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原料种类没有严格限制,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所用溶剂均可高效回收,环境友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15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6571.2
申请日:2011-12-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1C3/10 , C08K5/1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脱胶后的橡胶籽油与甲醇进行预酯化和酯交换反应得到橡胶籽油脂肪酸甲酯粗品,经低温结晶分离得到富含多烯的UFAMEs的橡胶籽油脂肪酸甲酯,再经过环氧化反应,产物静置分层,上层油相经中和、脱水、吸附得到橡胶籽油基环氧脂肪酸甲酯,环氧值≥5.0%、闪点≥200℃、电阻率≥1.0*109Ω·m、色泽≤180、酸值为0.45~0.5mg·g-1、加热减量≤0.5。本发明原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廉,产品性能高、质量稳定,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能耗低、生产过程污染小,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195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02100.4
申请日:2011-01-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J8/00 , C07C69/003 , C07C6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气液双相反应器及其在固体酸催化脂肪酸甲酯中的应用,该装置由反应器、冷凝器、再沸器和压力机组成,反应器的混合蒸汽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连接,冷凝器的出口与再沸器的混合液进口连接,再沸器的低沸点原料出口和压力机的进口连接,压力机的出口和反应器的低沸点原料蒸汽进口连接;冷凝器位置高于反应器;反应器和再沸器中设有加热装置;反应器的上部设有高沸点原料进口、混合蒸汽出口,反应器的底部设有低沸点原料蒸汽进口和产品出口;再沸器的顶部设有混合液进口、低沸点原料进口和低沸点原料出口,再沸器的底部设有副产物出口。甲醇以蒸汽的形式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并利用爬升高度与脂肪酸实现在常压高温下反应并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11970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63290.3
申请日:2010-05-05
Applicant: 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复合增塑剂的生产方法,步骤一,对苯二甲酸与异辛醇在非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得到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步骤二,油脂二聚酸与异辛醇在非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得到二聚酸二辛酯;步骤三,将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和二聚酸二辛酯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即得耐高低温电缆用PVC复合增塑剂;所述的油脂二聚酸为大豆油、棉籽油或桐油二聚酸中的任意一种,环状结构≥85%;所述的非酸性催化剂是市售工业级钠型分子筛与钛酸四丁酯复合催化剂,钠型分子筛与钛酸四丁酯的质量比例为1∶1~10。本发明制备的电缆料增塑剂采用废弃混合对苯二甲酸为原料,成本低廉,利用二聚酸二辛酯耐低温性优良的特点,使复合增塑剂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6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4802.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G83/00 , C08G65/28 , C08G65/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支化腰果酚基自增塑型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腰果酚、聚氯乙烯、环氧丙醇、有机酸酐、氨基苯硫酚为主要原料,使腰果酚与环氧丙醇发生超支化反应得到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腰果酚聚甘油,再与有机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端酯基腰果酚聚甘油,随后利用过氧源环氧化腰果酚支链上的双键得到超支化腰果酚增塑剂,采用氨基苯硫酚作为接枝剂,利用点击反应将超支化腰果酚增塑剂接枝到聚氯乙烯上得到超支化腰果酚基自增塑型聚氯乙烯。本发明的主要原料可再生,不依赖石油;制备工艺简单合理、能耗低;产品热稳定性好,无增塑剂向环境渗出的隐患。本发明所制备的自增塑型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22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1231534.4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南京赛润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法制备生物基超支化聚酯增塑剂及其在PVC电缆料中的应用。以琥珀酸二缩水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和酸酐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缩聚法合成生物基超支化聚酯增塑剂。本发明的主要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不依赖石油;制备工艺简单合理、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分子量大,与同等分子量的聚酯增塑剂相比粘度更小,热稳定性好,和其他增塑剂复配用于PVC电缆料,塑化效果优良,在环己烷和大豆油模拟物中的迁出量极低,满足电缆料产品耐油、耐热、耐溶剂及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3057.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酸值油脂无催化酯化、蒸馏同步脱酸工艺。此法可同步实现油脂中脂肪酸的酯化和蒸馏脱除,快速低损耗的实现降酸价目的。其特征在于:采用高酸值油脂和甘油作为原料,将油脂经过滤、脱水、脱胶等预处理后,加入甘油;在真空下搅拌升温反应;再升温反应;最后将温度控制在220~240℃,并保证压力低于0.02MPa,从反应釜底部注入甘油或水蒸气,边酯化边蒸馏脱酸。当基本无溜出物时停止反应,降温出料即可得到低酸值的脂肪酸甘油酯产品。本发明几乎无需改进现有设备即可实现从高酸值油脂直接制备高纯度脂肪酸甘油酯的目的可有效降低酸价,缩短反应时间,提高酯化产物的品质。在持续生产中实现“零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961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1544594.4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8K5/1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低聚醚甘油酯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油脂、甘油、过氧化物、甲酸或乙酸为原料。首先将油脂与甘油在碱性催化剂下反应制备成二脂肪酸甘油酯或单脂肪酸甘油酯,再升温脱水合成富含单醚甘油酯和双醚甘油酯的混合物,最后将其环氧化即可制备成环氧低聚醚甘油酯增塑剂。该新型油脂基环氧类增塑剂可有效提高环氧油脂型增塑剂的平均分子量,从而提高增塑剂的闪点,并可使增塑产品具有更低的挥发性和耐迁移性,从而使制品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