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853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51528.X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学
IPC: G01N27/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聚酰亚胺薄膜样品进行电晕充电;迅速检测电晕充电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样品,检测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表面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值并记录数据V(t),其中V表示表面电位,t表示时间;获取时间与V(t)对时间的导数的乘积与时间的关系,即tdV(t)/dt~logt;作出tdV(t)/dt~log对应的曲线,根据曲线状态评估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电荷积累及消散能力的特性。本方法和装置不需要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任何破坏,能够实现无损检测,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直观、准确而有效地评估样品表面电荷积累及消散能力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4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55321.8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塑料绝缘电缆附件通流上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搭建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载流下线芯最高温度和各层绝缘最大温差;以线芯最高长期允许温度和各固体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作为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稳态载流量的约束条件并得到初始载流区间;使用二分法的思想不断缩小载流区间,最终得到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稳态载流量;在高压直流电缆附件运行期间,以载流量计算结果作为附件通流上限。本发明同时考虑了导电线芯最高长期允许温度和各固体绝缘层内外表面最大允许温差两个约束条件,符合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特性;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节附件载流量,充分利用了电力电缆线路传输容量、提高了电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64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42848.7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XLPE绝缘高压直流电缆负荷循环试验温度梯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控制模拟回路中电缆的线芯电流和周围媒介温度,使电缆线芯温度和绝缘屏蔽层温度达到预定值;再以模拟回路为参考,调节试验回路中电缆的线芯电流和周围媒介温度与模拟回路相同。此时认为试验回路中电缆线芯温度和绝缘屏蔽层温度与模拟回路中相同,同样达到预定值。此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全尺寸XLPE绝缘高压直流电缆在负荷循环试验期间的电缆线芯温度和绝缘屏蔽层温度,进而在XLPE绝缘上形成稳定可控的温度梯度,满足对XLPE绝缘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性能的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57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42800.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29/24
Abstract: 一种全尺寸高压直流电缆控制温度梯度下PEA空间电荷测量系统,含:直流电缆绝缘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2),电极系统(3),PEA空间电荷测量装置(4),外部测量控制装置(6);直流电缆绝缘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具有一包围试验电缆的密闭空间,电极系统(3)连接在密闭空间内的试验电缆上、通过导线连接密闭空间外的高压脉冲源(5),PEA空间电荷测量装置(4)连接在电极系统(3)上,外部测量控制装置(6)位于密闭空间外并与PEA空间电荷测量装置(4)连接。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用于全尺寸高压直流电缆在研发试验、预鉴定试验、负荷循环试验和长期老化试验期间绝缘层在控制温度梯度下的空间电荷测量,可以达到较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161499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88294.6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套管受潮环境模拟系统,包括变压器套管模型、循环管路、循环控制装置、温控装置、加湿装置和加压装置。变压器套管模型上开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连通,变压器套管模型中的变压器油在循环管路中循环。循环控制装置、温控装置和加湿装置分别设置在循环管路上,循环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变压器油在循环管路中的循环,温控装置用于控制变压器油的温度,加湿装置用于输出水雾至循环管路中对变压器油加湿。加压装置与变压器套管模型电连接,加压装置用于对变压器套管模型施加交流电压。上述变压器套管受潮环境模拟系统模拟程度高,可控性高且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4905595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723203.3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R13/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包括接头本体,两段电缆进行连接时,在连接处套入所述接头本体,所述电缆由里到外依次包括线芯导体、电缆本体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护套层和电缆护套层,所述接头本体包括位于两端的应力锥和增强绝缘层,在所述接头本体的表面均匀缠绕有测温光缆,由里到外依次包裹所述接头本体的分别为绝缘密封胶层、铜壳层和PE护套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缆接头外表面测温不准确、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还解决了内置的测温电缆易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786879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31985.5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G01R2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头扫描测量机构,用于与能够使绝缘子旋转的旋转装置配合,包括旋转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探头支架以及测量探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运动轴连接,所述探头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探头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测量探头连接。所述探头扫描测量机构无需额外设计绝缘子的旋转控制,运动控制简单,可实现对绝缘子表面的全覆盖扫描测量。扫描测量结束以后,可以将探头支架旋转,使探头支架贴近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实验装置的腔体外壳内侧,结构简单紧凑、占用体积小、节省实验装置内部空间,减少实验装置的耗气量,缩短实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942899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727162.5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16L5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负荷循环系统的水管端头密封装置,包括:进水法兰和密封法兰;其中,进水法兰为空心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一圆环连接处和第二圆环连接处,空心圆柱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密封法兰为空心圆台,其下底面和上底面分别向外延伸出第三圆环连接处和第四圆环连接处;第一圆环连接处与外部水管端头连接,水管端头延伸出水管依次穿过第二圆、第三圆和第四圆环连接处;第二圆环连接处与第三圆环连接处相互匹配,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四圆环连接处的内环部分设置有中央镂空的双层密封硅胶,使水管贴合穿过密封硅胶,延伸到第四圆环连接处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提高水管端部密封的抗水压性和保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4924477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29027.4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负荷循环系统的电缆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从外到内依次由电缆护套层、绝缘屏蔽层、XLPE绝缘层、导体屏蔽层和导体线芯组成的待测电缆,待测电缆的一侧面设置有切割区域;切割区域由待测电缆的侧面切割处切入,依次切入电缆护套层、绝缘屏蔽层、XLPE绝缘层、导体屏蔽层,到达导体线芯的外侧面;在各结构层之间分别敷设有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第三热电偶和第四热电偶,其对应的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分别从侧面切割处引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准确测量电缆各结构层的温度,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301542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241419.7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模型制造系统,包括:上位机,用于确定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的电容极板层数、各层电容极板的极板长度和层间厚度;卷制机,用于根据上位机确定的数据进行电缆纸的卷制,形成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电容芯子;烘干机用于对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电容芯子进行干燥处理;浸油装置用于对干燥后的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电容芯子进行变压器油浸渍处理;装配装置用于将浸渍变压器油后的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电容芯子与外壳进行组装,形成超特高压套管模型。上述套管模型制造系统实现了超特高压套管模型的生产,能够为大型超特高压套管的绝缘性能预测及优化提供理论及试验支撑,有效避免超特高压套管爆炸事故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