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1047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06709.1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56 , H04B7/0408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型数模混合收发通信系统中的模拟波束矢量优化方法,在分离型数模混合收发通信系统中,利用干扰对齐思想提出一种优化模拟波束矢量的迭代算法,通过此迭代算法根据信道的互易特性交替优化接收端每一个子阵列的波束矢量和发射端每一个子阵列的波束矢量,直到每一个子阵列的干扰的变化小于某给定的阈值。该迭代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复杂度低等优点,可以实现子阵列之间干扰对齐,通过干扰对齐可以减小子阵列之间干扰,进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改善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6303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41896.4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08 , H04B7/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大规模系统下的低复杂度波束生成方法,实现了在大规模系统中降低矩阵求逆复杂度的目标。首先将上下行传输的对偶性引入到最大化最差信干噪比的优化问题中,得到相应的优化目标函数,引入与下行传输对偶的虚拟上行问题,将优化变量解耦,然后将相应的上行优化结果转化成原来的下行传输问题的解,从而解决下行多用户的波束设计问题。通过考虑大规模系统的特殊性,给出了只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生成波束的方法。所述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而且在大规模系统下所需要的反馈量较小,在天线较多的情况下,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完善信道信息反馈算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437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100673.5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DMA系统中SM用户接收多用户MIMO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M用户在向接入点发送其处于SM功率节省状态的SM功率控制帧的同时,将其在SM状态时开启的接收链路编号反馈给接入点,接入点依据用户启用的接收链路编号对应的信道信息设计多用户预编码矩阵,然后发送包含此用户数据的多用户MIMO数据,SM用户利用其开启的接收链路解调出其需要的数据。此种方法可以获得多用户MIMO增益,提升系统吞吐量,提升了SDMA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40037.7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信道高斯误差和收发机损伤的波束成形方法,所述方法根据QoS约束,将原始的非凸优化约束转换为凸优化约束的等效优化问题;同时考虑信道系数误差和收发机损伤两种不利因素,以给定用户信干噪比下最小化发射功率为优化目标,利用信道系数误差方差矩阵的埃尔米特性质及元素的独立复高斯分布的特点,根据QoS约束,将原始的非凸优化约束转换为凸优化约束的等效优化问题,最后,利用二阶锥规划方法SOCP对等效问题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对非理想条件下具有鲁棒性的协同波束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355294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41112.X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基站功率约束的多点协作波束成型和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单基站功率约束下的多小区协作下行链路最小用户信干噪比最大化问题转换为虚拟上行链路优化问题;然后利用二分优化方法和几何规划优化方法迭代求解虚拟上行链路优化问题,获得虚拟上行链路的最优接收波束向量和最优用户发射功率;最后利用对偶理论把虚拟上行链路的解再转换到下行链路的优化波束成型向量和发射功率。相比于现有多点协作波束成型方法,所提方法在速率每能量消耗和最差用户速率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所提方法在每基站能够节省25-30%的发射功率和确保用户间的公正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1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186814.8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LOS MIMO的子阵列天线结构及设计方法,发射端采用由相移器组成天线子阵列的阵列发射结构,接收端既可以采用与发射端对称的定向接收结构,也可以采用非对称的全向接收结构。该设计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满足这一要求的归一化天线子阵列间隔条件,实现点对点LOS MIMO通信中射频等效信道的最大有效自由度,并对有效自由度的上下限进行了合理的估计。与现有非阵列天线结构相比,此方案考虑了非对称和对称天线子阵列两种情况,既能提供阵列增益,又能在多径缺失的信道环境下保证一定的空间复用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36303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410541896.4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大规模系统下的低复杂度波束生成方法,实现了在大规模系统中降低矩阵求逆复杂度的目标。首先将上下行传输的对偶性引入到最大化最差信干噪比的优化问题中,得到相应的优化目标函数,引入与下行传输对偶的虚拟上行问题,将优化变量解耦,然后将相应的上行优化结果转化成原来的下行传输问题的解,从而解决下行多用户的波束设计问题。通过考虑大规模系统的特殊性,给出了只利用统计信道信息生成波束的方法。所述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而且在大规模系统下所需要的反馈量较小,在天线较多的情况下,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完善信道信息反馈算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87312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143360.7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束动态关闭的异构小小区空分干扰协同方法,实现的方法是,对宏基站采用两层预编码方案,第一层是基于信道相关信息的DFT预编码,用来减弱宏基站对小小区用户群干扰;第二层是基于宏基站第一层预编码后等效信道设计的多用户MIMO预编码,用来消除宏基站的用户间干扰。而小小区基站的多用户预编码可以根据小小区具体情况设计。该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案,能高效抑制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的跨层干扰,同时降低了回程开销,尤其当宏基站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03780347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410030880.7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MIMO码本设计的多用户调度传输方法,包括:基站天线采用均匀平板阵列,并采用面向3D‑MIMO的直积码本,所述直积码本中水平码本选用DFT码本,垂直码本通过空间分割获取;根据直积码本中各个码字对应的基本波束方向图进行码本分组,用户根据码本分组情况和信道估计结果,计算有限反馈量,并通过反馈信道反馈给基站;基站根据用户的有限反馈量完成用户配对和调度,进行多用户传输。本发明相对于二维码本和传统的三维DFT直积码本以及他们对应的多用户传输方法,提高了系统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1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186814.8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LOS MIMO的子阵列天线结构及设计方法,发射端采用由相移器组成天线子阵列的阵列发射结构,接收端既可以采用与发射端对称的定向接收结构,也可以采用非对称的全向接收结构。该设计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满足这一要求的归一化天线子阵列间隔条件,实现点对点LOS MIMO通信中射频等效信道的最大有效自由度,并对有效自由度的上下限进行了合理的估计。与现有非阵列天线结构相比,此方案考虑了非对称和对称天线子阵列两种情况,既能提供阵列增益,又能在多径缺失的信道环境下保证一定的空间复用增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