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91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911243615.6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67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基尼系数公平性的火电机组年度电量计划制定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火电机组年度电量计划模型目标函数;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火电机组年度电量计划的发电机组电量公平性约束、电量平衡约束、电量上下限约束及参数关联约束;采用Cplex优化软件求解满足上述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各火电机组年度计划电量。本发明以各机组的年度电量为决策变量,建立最优化模型,通过最优电量分配结果,实现真正意义上最大限度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采用公认的基尼系数公平性指标对各机组的发电利用小时数进行整体约束,得到公平分配方案。对整体和各类基尼系数指标调整,满足不同电量分配公平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6002607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1039724.8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刘旭东 , 李博 , 沈方 , 王春生 , 宁辽逸 , 刘岩 , 高靖 , 吕忠华 , 陈国龙 , 吴昊 , 赵文刚 , 吴卓航 , 李薇 , 顾喜嵘 , 王长春 , 李宁 , 潘琪 , 宋卓然 , 贾博 , 史喆 , 贺鑫 , 候玉琤 , 赵德伟 , 孙岩 , 刘凯 , 王文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土壤电阻率测量暨地网接地电阻获取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四个测试电极和电路部分,其中电路部分设置于箱体内部,四个测试电极通过箱体上的通孔连接电路部分;所述的四个测试电极,包括接地极、辅助电压极、电压极和电流极;该装置采用四极测量结构,即在三极基础上增加一个辅助电压极,消除测量引线间互感的影响;当测量电流注入被测地网,向无穷远处流散时,地网相对于无穷远处的电压与测试电流的比值即是地网的接地电阻;该装置通过降低电位原理,避开工频测量,使干扰信号和被测信号电流分离,不需要电流值太大,提高测量精度,减少了设备重量,该装置箱体结构便携易操作,提高人员工作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408252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74836.6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沈阳农业大学
Inventor: 沈方 , 全成浩 , 孙刚 , 宋颖巍 , 胡大龙 , 刘岩 , 宁辽逸 , 贾博 , 郝鑫 , 赵德伟 , 李建华 , 龚树东 , 赵旭 , 蒋理 , 杨继业 , 孙岩 , 吕忠华 , 高靖 , 陈国龙 , 王长春 , 李宁 , 侯玉琤 , 宋坤 , 商文颖 , 史喆 , 王立地 , 胡迎革 , 张爽莹 , 宋秋明 , 富杰 , 韩震焘 , 王义贺
IPC: H02S2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户用光伏电池日光跟随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旋转座和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一端通过万向轴与旋转座相连,所述的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和支杆与太阳板相连,所述的底座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光照时间内尽可能保持与入射阳光的垂直,进而减少入射角对辐照度的影响,能够全日全方位高效利用太阳能,保持辐射度达到最大化;可以充分利用住宅有限的空间,日光方位检测系统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204144944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91157.1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周飞 , 田鑫 , 于弘洋 , 荆平 , 葛维春 , 刘剑 , 张宏宇 , 全成浩 , 沈方 , 孙刚 , 宋颖巍 , 胡大龙 , 刘岩 , 龚树东 , 宋卓然 , 赵德伟 , 杨继业 , 吕忠华 , 高靖 , 王长春 , 孙岩 , 李宁 , 万青 , 蒋理 , 宁辽逸 , 刘靖波 , 陈国龙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H桥子模块的非正弦交流输电系统,以交流方波输电为主要特征的非正弦交流输电方式,即选取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倒换各条交流电缆线路工作电压、电流的极性,避免空间电荷的积累,实现对电缆线路的增容改造。充分利用了H桥MMC直流侧电压极性、大小可灵活调节的优势,以及H桥换流链的双向阻断、双向导通特性,使交流输电线路工作于方波交流输电模式下,不仅大大提高原交流电缆线路的输送能力,还避免了交流电缆在三极直流方式下的空间电荷积累效应,为解决城市电缆线路输电增容改造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