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GB影像的海藻生物量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92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81159.4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GB影像的海藻生物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潮间带退潮时,采用样方框采集藻种样本,并通过RGB成像设备生成影像数据;S2、对所述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每个波段的纹理特征参数;S3、进行光谱特征参数计算,获得光谱参数;S4、根据所述藻种样本数量、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进行建立评估模型,并优化;S5、根据所述评估模型评估海藻生物量。本发明受天气影响较小,且数据来源易于获取,大大减少了原位采集样品消耗的人力物力,同时,通过评估模型评估海藻生物量,其调查简单方便、不会导致大范围海藻破坏且评估效果好。

    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876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76870.6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贝藻复合体来修复海藻场的方法,步骤如下:在瓦氏马尾藻、铜藻成熟前采集野生种藻并将其暂养于室外水池,放置增氧泵进行暂养;流水冲刷种藻,收集铜藻和瓦氏马尾藻幼孢子体并转移至收集桶;将厚壳贻贝均匀铺在收集桶底部,用毛刷将孢子液涂抹在厚壳贻贝表面,沿桶壁轻轻加入海水,放置增氧泵于室外进行暂养;铜藻、瓦氏马尾藻在厚壳贻贝表面生长至5‑10cm后,将聚集成堆的厚壳贻贝逐一分开,将贝藻复合体投放至藻场修复海域。本发明先在培养池内完成幼孢子体的附着,而后借助厚壳贻贝,快速实现二次附着,可有效避免沉积物及光照强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终生长的贝藻复合体能够更好的对藻场修复海域进行修复。

    一种可调式回声探测仪支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480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33657.4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回声探测仪支架装置,包括:安全罩,设为仪器的保护壳;垂测杆,竖直延伸且其下端与安全罩固定连接;垂测杆固定板,垂测杆可升降调节地安装在垂测杆固定板的板面上;水平的悬臂组合件,其一端处于船舷之外并固定连接垂测杆固定板;承台,其设有夹持机构并通过夹持机构锁定在船舷上;连接安装组件;其中,悬臂组合件通过连接安装组件可绕轴自转地安装在承台上,并在安全罩撞击水中障碍物时所述悬臂组合件产生适应性自转。以解决近岸回声探测仪换能器固定困难,以及安装耗时、耗力及规避障碍物灵活度差等问题。

    一种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8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131895.7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贻贝养殖场附着生物和幼鱼调查采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乘船驶到贻贝养殖浮绳的一侧,将垂直提网下沉至贻贝串的正下方;S2、竖直提起所述垂直提网,将整个贻贝串套在垂直提网里,并且拍摄全过程,观察附着生物逃逸情况;S3、将垂直提网的网口提升至高于水面,将所述贻贝串按段依次提出水面放置到船内;S4、所述贻贝串完全进入船内后,提起垂直提网,采集附着生物。本发明采样耗时短,成本较低,采集样品更完整,使用拍摄记录采集过程,可以精确记录目标生物逃逸情况。

    测量人工鱼礁山模型有效截面积的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12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58806.5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人工鱼礁山模型有效截面积的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水平实验平台,用于放置人工鱼礁山模型;激光发射屏和光敏元件接受屏,激光发射屏和光敏元件接受屏能够以水平实验平台为中心同步旋转,其中,激光发射屏上镶嵌若干单点直射的光源形成光源阵列,光敏元件接受屏上镶嵌有若干接收器形成接收器阵列;指示计,用于采集光敏元件接受屏接受到对面激光发射屏发出的照射光源后所产生的电压/电流强度数据;计算器,用于根据指示计收集的电压/电流强度数据计算人工鱼礁山模型在竖直方向上的有效截面积。本发明可以测量出不同侧面鱼礁堆整体的有效截面积,也可通过分步测量得到礁堆模型各部分的有效截面积。

    大型海藻自然海域分解过程研究实验器

    公开(公告)号:CN107063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13001.2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海藻自然海域分解过程研究实验器。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研究大型海藻分解的凋落物采集装置,适用于在岛礁海域大型海藻分解研究过程中样品的分解、收集。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海藻自然海域分解过程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包括:分解采集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分解杆,分解杆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分解网兜,以及漂浮装置,其用于支撑所述分解采集装置,漂浮装置的底部装有沉子,所述漂浮装置上固定有支撑标志杆,其中,分解采集装置通过牵引绳与所述支撑标志杆连接,牵引绳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标志杆以及所述漂浮装置固定。本发明的实验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封闭式单向旋转波浪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6910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10198144.9

    申请日:2011-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单向旋转波浪能发电装置,主要用于对海洋波浪能发电。其结构包括封闭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转盘、在转盘上设有带有弧度的封闭水银管,所述转盘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定子绕组连接,所述定子绕组与永磁转盘相对应。本发明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在波浪中受到不稳定的冲击力产生摆动,导致水银管内的水银由于重力在封闭管流动。由于封闭水银管存在弧度和动量守恒作用,会使得转盘发生连续转动,从而带动定子绕组转动。本发明采用全封闭设计方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波浪能发电装置开放式结构所引起的腐蚀、水生植物缠绕、贝壳类生物附着等难题。

    海洋牧场鲷科鱼类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036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2036.2

    申请日:2013-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驯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海洋牧场鲷科鱼类驯化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其方法是:把含有放音系统和饵料供给的驯化机放置在大型网箱内,把鲷科幼鱼经水温适应后放入大型网箱内;在大型网箱内进行人工驯化,通过驯化因子每日早晚定时定点投食两次信息素饵料;驯化几天后,移动驯化机位置,再次进行驯化,以增加驯化效果,然后进行放流并继续驯化。本发明通过对海洋牧场增殖放流前的鱼苗进行声音等驯化,使鱼苗对驯化因子产生条件反射,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放流后,鱼苗仍对驯化因子有正趋性反应,从而保证放流后鱼苗始终保持在海洋牧场的范围内;当渔获捕捞时,利用驯化因子诱集鱼群,实现渔业捕捞的方便快捷。

    单向阻尼波浪能发电装置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0637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9823.5

    申请日:2012-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阻尼波浪能发电装置,属于水下海洋能研究领域。用于把波浪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浮体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均穿出浮体,且上端与一支架装置相连,下端与单向阻尼器相连;且浮体与支撑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浮体内安装的液压储能发电系统的液压缸活塞杆上端伸出浮体,且与支架装置相连。本发明由于浮体与支撑杆之间存有间隙,使波浪运动中支撑杆保持竖直状态时,浮体可以在波浪中随浪运动而顺势起伏,从而带动支架装置进行压缩液压缸工作,使浮体呈现上下运动和摆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提高了吸收效率。结构合理,能量转化率高,且由于浮体与支撑杆之间相对移动,对灾害性天气适应性强。

    开阔海域的人工鱼礁投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3485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92697.6

    申请日:2010-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开阔海域的人工鱼礁投放方法,涉及人工鱼礁建设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投放效率及投放精度的技术问题。该方法的具体投放步骤如下:1)设定鱼礁单体拟投点的GPS坐标,将定位船逆流驶至拟投点;2)先在定位船的船首找到拟投点的坐标位置,再将定位船逆流驶离拟投点后锚泊,然后将一系有浮绳的浮球标志物放入水中使其飘浮在拟投点的坐标位置;3)将投放船逆流驶至浮球标志物边上后以首尾抛锚方式锚泊;4)将投放船上的鱼礁单体用吊放设备投放至浮球标志物所标志的投放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提高人工鱼礁建设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