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支撑件和避雷器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496995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213644.9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子支撑件和避雷器的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子支撑件、避雷器和复合外套,所述绝缘子支撑件和避雷器一上一下地安装在所述复合外套内;所述绝缘子支撑件的下端为绝缘子下电极,该绝缘子下电极具有外螺纹;所述避雷器的上端为避雷器上电极,该避雷器上电极具有内螺纹;所述绝缘子下电极旋转进入所述避雷器上电极的内螺纹形成的螺纹孔中,且所述绝缘子下电极与所述避雷器上电极的连接处通过销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子支撑件和避雷器的连接结构,使得连接部分不暴露,整体绝缘,既提高了整个产品的绝缘水平,也减少了现场安装的连接作业,同时也减小了人工作业的误差。

    一种用于防雷支柱绝缘子的上帽

    公开(公告)号:CN203150324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155101.7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雷支柱绝缘子的上帽,包括上帽本体和分别设于该上帽本体的两侧、向外延伸且逐渐向下倾斜的放电臂,放电臂的放电端处设有并排分布的齿状突起,且该齿状突起沿放电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放电臂的底面上,所述齿状突起的高度从放电端处起逐渐减小,且至放电臂底面的中部时,齿状突起与放电臂的底面齐平,放电臂顶面和上帽本体的外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放电端由于采用了齿状突起的结构,在相同的放电间隙情况下,与现有防雷支柱绝缘子比较,其与绝缘子本体雷电冲击放电电压误差和波动范围相对较小,更为稳定可靠。

    一种高压引流线夹及其专用带电安装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17984278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1315208.9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引流线夹及其专用带电安装工具,高压引流线夹包括卡线基座、压紧块、收紧转轴、柱式弹簧、收紧转轴帽、限位锁销和固定螺钉;专用带电安装工具包括线夹支撑杆、棘轮套筒扳手和扳手操作杆,所述线夹支撑杆和扳手操作杆相对设置,所述线夹支撑杆和扳手操作杆通过棘轮套筒扳手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引流线夹及其专用带电安装工具,改变现用的高压引流线夹多采用底部拉环垂直收紧方式,采用水平方向收紧,匹配专用带电安装工具,具有挂入导线方便,收紧导线不易掉落,和压线穿刺轻松不费力等特点,且使用安装工具确定安装位置精准,在收紧高压引流线夹过程中,不依赖于勾住架空导线的力,对线路影响较小。

    一种新型防雷装置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4757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315374.9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高压软引线、支撑绝缘子、高压放电球、下引流球、避雷器本体、防雷基座和抱箍,支撑绝缘子的绝缘子下电极和避雷器本体的避雷器下电极分别连接在防雷基座的一侧,支撑绝缘子和避雷器本体之间形成V形夹角;防雷基座的另一侧与抱箍相连;高压放电球设置在支撑绝缘子的绝缘子上电极上;下引流球设置在避雷器本体的避雷器上电极上;高压软引线的一端与支撑绝缘子的绝缘子上电极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防雷装置,由支撑绝缘子支撑,属纯空气间隙的固定间隙,支撑绝缘子与金属氧化物避雷本体非串联,同时提高支撑绝缘子和避雷器本体外伞裙爬电距离和干弧距离,提高整体抗弯能力,提高整体全绝缘水平。

    一种新型绝缘子支撑间隙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96989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213645.3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绝缘子支撑间隙,包括绝缘子支撑件、上引流球和下引流球,所述绝缘子支撑件包括绝缘子支撑件本体,所述绝缘子支撑件本体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地设置上金属连接件和下金属连接件,所述绝缘子支撑件本体、上金属连接件和下金属连接件的外部均套设硅橡胶外套;所述上引流球和下引流球位于所述绝缘子支撑件的外部,且所述上引流球与所述上金属连接件相固定;所述下引流球与所述下金属连接件相固定;所述上引流球和下引流球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绝缘子支撑间隙,通过绝缘子将上引流球和下引流球直接安装固定,形成固定稳定的空气间隙,避免现场对绝缘子支撑间隙的安装再调整工作,减免了现场人工安装的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