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1062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310553.6

    申请日:2009-11-27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领域的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包括:网络初始化;凸定位;和非凸定位三个阶段。本发明适用于静态无线传感网络定位,降低了对网络能量和带宽的要求,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可扩展性,不需要任何路由协议支持。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63366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510127439.1

    申请日:2005-12-02

    Inventor: 何晨 姚立 蒋玲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的分配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主要包括:在网络区域内,计算在移动台与各基站之间的下行链路中各基站向移动台的发射功率,以及各基站的下行负载,并根据计算获得的发射功率及下行负载为移动台分配相应的基站。因此,本发明除了考虑链路衰减外,还考虑了用户受到的干扰和小区下行负载的影响。本发明与传统的仅考虑链路率衰减的为移动台分配基站的实现方案相比,与实际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移动台分配策略更加接近,同时,本发明的实现还可以有效克服采用依据链路衰减进行移动台分配带来的WCDMA网络基站布局规划结果偏保守的问题。

    一种无缝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99942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810009499.7

    申请日:2008-02-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缝切换的方法,包括:通信双方所属的中间实体接收通信发起方发送的移动性信息;所述通信双方所属的中间实体将所述移动性信息发送给通信接收方,建立通信双方的通信连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在切换过程中,通信发起方通过通信双方所属的中间实体将通信发起方的移动性信息发送给通信接收方,建立通信双方的通信连接,实现了通信发起方在移动过程中将该通信发起方地址的变化告知通信接收方,从而不需要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实现了无缝切换。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解决移动主机新地址的可达性问题,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丢包率和切换时延,有效地抵御拒绝服务攻击以及中间人攻击,提高了网络安全性能。

    基于IEEE802.15.4协议的传感器节点占空比独立自适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255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02654.7

    申请日:2008-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传感器节点占空比独立自适应调节方法,在节点流量较小时,通过延长该节点的休眠时间进而减少其功率消耗,同时降低该节点的信标帧接收频率进而减少其相应的接收功率消耗;在节点流量较大时,通过独立缩短该节点的休眠时间而保证其端到端时延性能,同时降低同一时间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进而改善吞吐量性能。节点同时采用能量高效休眠机制可使其于周期内活跃期提前进行休眠,从而进一步节省其功率消耗。本发明在保证节点能量高效的同时,使网络功率消耗和端到端时延在不同网络负载条件下取得良好的平衡,使网络协调器独立地根据从各节点收到的数据帧发送队列信息对各节点占空比和信标间隔周期同时地进行自适应调节。

    非理想信道的多天线系统发射模式和调制方式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715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34872.4

    申请日:2008-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理想信道的多天线系统发射模式和调制方式选择方法,在瑞利信道模型下,设接收机具有理想信道信息,采用最大似然检测器,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分别仿真得到系统误码率曲线。根据系统误码率要求,得到复用系统和分集系统满足该误码率要求的理想信噪比门限,然后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利用理想信噪比门限和非理想信道信息的均方误差得到非理想信噪比门限,并将其与当前系统的信噪比相比较,选择一种满足误码率要求的、频谱效率最大的发射模式和调制方式反馈到发射端。发射机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当前的发射模式和调制方式。本发明能根据当前系统环境和非理想信道信息的均方误差,正确选择多天线的发射模式和调制方式,显著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2381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34569.4

    申请日:2008-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将各用户的接收机简化为一个接收机常量和模值为1的归一化接收机的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利用所有用户的信道矩阵计算发射机的线性预编码和接收机常量,将接收机常量和各用户的归一化接收机相乘得到各用户的接收机。本发明方法在抵消共信道干扰和噪声增强之间取得了折中,误码率性能优于迫零方法,逼近于最优的最小均方误差方法。此外,本发明方法在发射机线性预编码和接收机的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迭代计算,其计算复杂度远低于最优的最小均方误差方法。

    低复杂度多用户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子信道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0340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70777.2

    申请日:200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复杂度多用户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子信道分配方法。每个子载波上,各用户以其频域信道矩阵非零奇异值所对应的左奇异向量作为线性接收机,将线性接收后的等效信道矩阵利用反馈信道反馈给发射机。发射机获得所有子载波上每个用户的信道信息,基于脏纸编码技术,将空间子信道分配给增益较大的用户;然后利用注水法将总发射功率分配给所有子载波的每个空间子信道。仿真和分析表明:本发明方法简单,可以获得接近于Sato界的和速率信容量。

    基于自适应退避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分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3886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10026684.8

    申请日:2006-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退避策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分簇方法,从节点的剩余能量入手,每个节点根据剩余电池能量自适应地设置定时器,当定时到达时,节点自动成为“簇首”并广播消息,而其相邻节点选择加入这个簇成为“普通节点”。当最大簇形成时间到达时,所有没有决定自己角色的节点自动成为“簇首”。由此,整个网络被划分为“簇首”和“普通节点”,形成层次性的管理体系。本发明利用节点剩余电池能量均衡系统的负载,通过调节算法的相关参数保证所产生的簇首分布均匀。仿真结果显示,能够减少节点被迫与基站通信的次数,延长网络生命,提高能耗效率。

    基于服务质量需求的最小发射功率自适应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6329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10110442.2

    申请日:2005-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服务质量需求的最小发射功率自适应调制方法,能够使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以最小的总发射功率达到用户所要求的服务质量。方法首先给出了在完美信道信息反馈条件下,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最小化发射功率问题的闭式解,然后再对该闭式解进行离散化处理,并进一步对子信道的调制阶数进行调整。调整时针对子信道调制阶数之和大于及小于目标传输速率的情况分别进行,直至所有子信道的当前调制阶数之和等于目标传输速率,此时每个子信道的调制阶数和发射功率即为最佳,完成比特和功率分配。本发明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最小化发射功率问题的闭式解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实际应用的最佳比特分配方案的离散化算法,显著降低了系统运算复杂度。

    低复杂度的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软入软出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8069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17281.4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复杂度的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软入软出检测方法,基于软干扰抵消—最大比合并准则,将最大比合并的输出近似为高斯分布,然后利用信道译码反馈的软信息计算均值和方差,进而得到发送比特的外对数似然比。通过将外对数似然比乘上一个常数因子的软入软出检测方法,经过信道译码后,得到编码比特的后验对数似然比和信息比特的后验对数似然比。对连续两次循环的信息比特的硬判决结果进行比较,循环次数是否等于系统设定的最大循环次数,确定是否继续循环。循化结束得到估计的发送端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在保持迭代接收机的低复杂度特点的同时,提高了系统误码率性能。在高信噪比下,系统误码率性能可以收敛到匹配滤波器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