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469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80025548.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以及包含该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及非水二次电池,所述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能够提供高容量、快速充放电特性优异、且低温输入输出特性及高温保存特性的平衡优异的非水二次电池。所述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具有非晶质碳物质的石墨,所述非水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中微孔径为0.01μm以上且1μm以下的范围的累积孔容为0.100mL/g以下,并且在由空气气流中的差示热分析法(DTA)得到的DTA曲线中,满足下述条件1)及2)中的至少一者。1)在550℃以上且650℃以下的温度范围不具有放热峰;2)在550℃以上且650℃以下的温度范围具有放热峰,并且该放热峰的面积超过0μV·s/mg且为90μV·s/m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47747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280015672.9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破坏表面结构地制造具有高密度的负极活性物质,从而提供具有优异的输出、循环特性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本发明涉及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用碳质物质或石墨质物质将经过加压处理的碳材料包覆而得到的复合碳材料、和以下规定的碳材料。碳材料: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将未进行加压处理的原料碳材料用碳质物质或石墨质物质包覆的包覆石墨、非晶质碳中的1种以上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51471.7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 H01M10/056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B60L11/1879 , H01M2/0262 , H01M2/0287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4/0428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10/058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特定组成和物性的正极和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物质包括:式(1)表示的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式(2)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子内具有S-F键的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单氟磷酸盐、二氟磷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该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输出功率。式(1)中,R1和R2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n是3~10的整数;式(2)中,R3~R5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x是1~3的整数,p、q和r分别是0~3的整数,且1≤p+q+r≤3;式(3)中,R6~R8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A是由H、C、N、O、F、S、Si和/或P构成的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899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80030302.1
申请日:2007-08-17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吸储·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该负极活性物质是将负极原材料的表面官能团进行交联而得到的。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电极制作容易、且做成电池时的充放电引起的不可逆容量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38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9089.6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 H01M4/02 , C01B31/02 , H01M4/38 , C01B31/04 , H01M4/48 , H01M2/02 , H01M4/58 , H01M2/16 , H01M4/66 , H01M2/26 , H01M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特定组成和物性的正极和负极、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选自下述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其含量为10ppm以上,所述物质包括:式(1)表示的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式(2)表示的氟硅烷化合物、式(3)表示的化合物、分子内具有S-F键的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单氟磷酸盐、二氟磷酸盐、乙酸盐和丙酸盐。该锂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输出功率。式(1)中,R1和R2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n是3~10的整数;式(2)中,R3~R5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x是1~3的整数,p、q和r分别是0~3的整数,且1≤p+q+r≤3;式(3)中,R6~R8是碳原子数1~12的有机基团,A是由H、C、N、O、F、S、Si和/或P构成的基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