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98026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09513.6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0404 , H01M4/38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4/64 , H01M4/66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它包括由负极(2)、正极(1)及配置于这两极间的隔膜(3)构成的电极体,其中负极(2)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上形成了包含含有硅粒子及/或硅合金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粘合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该电极体中浸含有非水电解质,所述粘合剂含有上述化1中所示的构造的聚酰亚胺树脂,并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平均粒径在5μm以上。(式中,R至少含有苯环,另外,n为10~100000。)利用本发明,可以提供如下的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即,即使在使用硅粒子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循环使用特性也很优良,而且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化。
-
公开(公告)号:CN1534813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07856.8
申请日:2004-03-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02 , H01M4/0471 , H01M4/386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是将包括含硅和/或硅合金的活性物质粒子和粘合剂的合剂层在非氧化性气氛下在金属箔集电体(1)的表面(1a)上烧结而得到的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箔集电体(1)的表面(1a)上形成有凹凸,凸部(2)的至少一部分侧面具有随着靠近顶端向外侧扩展的弯曲(2a)形状,粘合剂进入到该弯曲部分(2a)的空间内。根据本发明,使合剂层和集电体(1)的粘合性增强,因而循环性能得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580064626.1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该集电体上的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活性物质以镍(Ni)相对于过渡金属成分的摩尔比为20%以上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主成分,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多个细孔、且在利用压汞法测定的细孔分布中具有:在孔径D低于1μm的范围内出现的Log微分孔容积分布(dV/dlogD)的第1峰;和,在孔径D为1μm以上的范围内出现的Log微分孔容积分布(dV/dlogD)的第2峰。通过该构成,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功率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42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80006783.1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过充电时的电解液的分解反应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包含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54);钨化合物(56);不与正极活性物质(54)接触的磷酸化合物(58);和,与钨化合物(56)和磷酸化合物(58)接触的导电剂(52)。
-
公开(公告)号:CN107251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80011896.0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常温输出而且低温再生也得到改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板包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板的合剂中包含钨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非水电解质中包含链状磺酸酯。在正极活性物质附近存在有钨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这两者时,链状磺酸酯利用正极表面中的氧化分解来产生移动性的分解产物而不会形成覆膜,在负极表面分解产物与未反应的链状磺酸酯同时发生还原分解而形成低电阻的覆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25130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896.0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常温输出而且低温再生也得到改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板包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板的合剂中包含钨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非水电解质中包含链状磺酸酯。在正极活性物质附近存在有钨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这两者时,链状磺酸酯利用正极表面中的氧化分解来产生移动性的分解产物而不会形成覆膜,在负极表面分解产物与未反应的链状磺酸酯同时发生还原分解而形成低电阻的覆膜。
-
公开(公告)号:CN10510334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80071925.9
申请日:2013-10-0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0447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8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提供高容量并且负荷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为具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2)、负极(1)、夹设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2)和负极(1)之间的分隔件(3)、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30),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2)具有:正极集电体、和设置于正极集电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正极添加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前述正极添加剂包含在前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初次充电时在4.2V(vs.Li/Li+)以下产生气体的含Li化合物,前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初次充电前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3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3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80046911.1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B01J23/78 , B01J23/889 , B01J37/04 , C01G51/04 , C01G53/00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C01G53/50 , C01P2002/50 , C01P2004/03 , C01P2004/64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C09C1/0081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高电压下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在表面具有稀土类化合物,并且包含含有选自由Ni、Mn、Ca、Cu、Zn、Sr、Ge、Sn、Si、P、Nb、Mo、S和W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锂钴复合氧化物,进行充电以使前述正极的电位按锂基准计达到4.53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28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80006524.4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2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Abstract: 提供高容量、且负荷特性良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含有:由含Li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活性物质、和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由包含Li和除了Li和氧以外的至少2种以上元素的具有反萤石型结构的氧化物形成,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是将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直至正极电位为4.0V以上且4.65V以下(vs.Li/Li+)而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20159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10080987.9
申请日:2011-03-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C08G73/1067 , C08G73/1082 , C08L79/08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锂二次电池使用含有硅和/或硅合金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可抑制充放电时粘合剂自身的破坏、在负极活性物质与粘合剂的界面以及负极集电体与粘合剂的界面发生的剥离,具有高能量密度,且循环特性优异。一种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负极、和正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在作为负极集电体的导电性金属箔的表面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含有硅和/或硅合金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和粘合剂,前述粘合剂包含具有交联结构的聚酰亚胺树脂,所述交联结构是通过六元以上的多元羧酸或其酸酐与二胺进行酰亚胺化而形成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