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和包括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0241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80073797.X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基板;和形成在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包含石墨的活性物质层,其中,在活性物质层中,相对邻近于基板的内层和相对远离基板的表面层具有由下式1定义的发散度(DD),并且表面层的DD值是内层的DD值的6%至50%。[式1]DD(发散度)=(Ia/I总)×100(在式1中,Ia是用CuKα线测量XRD时,在非平面角处出现的峰强度的总和,并且I总是用CuKα线测量XRD时,在各角处出现的峰强度的总和)。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208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0666.5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形成在集流体上并且包括碳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三个层或更多个层的多层结构,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至少一个层是发散度(DD)为19或更大的取向层,DD由下式1定义:[式1]发散度(DD)=(Ia/I总)×100(在式1中,Ia是使用CuKα射线通过XRD测量的非平面角度处的峰强度的总和,I总是使用CuKα射线通过XRD测量的所有角度处的峰强度的总和)。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3913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303137.7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包括集电器以及设置在集电器上并包括碳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由等式1定义的DD(发散度)值大于或等于约24且电极密度为约1.0g/cc至约1.5g/cc。[等式1]DD(发散度)=(Ia/I总)*100在等式1中,Ia为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RD测量的非平面角处的峰值强度的总和,以及I总为通过使用CuKα射线的XRD测量的全部角处的峰值强度的总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