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耐弯曲电缆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32727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21195678.7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拉耐弯曲电缆,包括若干内芯、若干外芯、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一金属编织层、第二金属编织层、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耐腐蚀层、屏蔽层、耐磨层,通过第一支撑柱可对内芯进行支撑,通过第二支撑柱可对外芯进行支撑,以提高内芯与外芯的整体耐弯度,防止受力而曲折;固定层可对内芯进行卡位固定,防止相邻的内芯之间发生错位,以保证每个内芯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干扰;第一金属编织层、第二金属编织层可提高电缆的抗拉程度;第一绝缘层可防止内芯漏电,第二绝缘层可防止外芯漏电;耐腐蚀层可防止内芯、外芯被腐蚀;屏蔽层可防止外芯、内芯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耐磨层可避免电缆与地面磨损而漏出外芯、内芯。

    一种机电安装用的安全升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699789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1275964.2

    申请日:2024-06-05

    Inventor: 刘晓妍 张佼 何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安装用的安全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吊厢和钢丝绳,在钢丝绳的牵引下,吊厢可沿机架上下滑动,机架上转动设有润滑导向轮,润滑导向轮包括固定轮和转动轮,固定轮与机架固定连接,转动轮与固定轮同轴心设置,转动轮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油孔,转动轮的内壁与固定轮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油腔,固定轮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进油管,具体而言,通过进油管向储油腔内注入润滑油,使得润滑油从转动轮上的出油孔均匀排出,润滑油逐渐布满转动轮的外表面,当钢丝绳驱动转动轮相对固定轮转动时,可与转动轮外表面上的润滑油接触,进而达到对钢丝绳进行润滑导向的目的,同时可避免转动轮因摩擦起热而降低使用寿命。

    一种机电设备保护柜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55758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1071970.6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保护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柜门铰接在柜体上,柜体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内固定安装有向下伸长的伸缩器,伸缩器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本申请所述机电设备保护柜采用伸缩器向下顶撑支撑架将机电设备保护柜撑起,并利用万向轮移动机电设备保护柜,使得在维护检查时可以轻松移动机电保护柜,降低维护施工难度。

    一种带电能质量监测的光伏并网箱

    公开(公告)号:CN221614402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2551270.9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能质量监测的光伏并网箱,包括安装在并网箱本体内部的电能质量监测仪,并网箱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第一挡片的一侧与并网箱本体外侧接触,第二挡片的一侧与并网箱本体内侧接触,并网箱本体底部设有用于放置驱潮剂的放置箱,放置箱上侧开设有多个流通孔。通过在放置箱内部放置驱潮剂,在雨水较多的时候能够通过放置箱内部的驱潮剂吸收潮气,从而起到防潮的作用,当温度较高需要散热时,通过向下移动遮板,使得遮板能够对多个流通孔封堵,且随着遮板向下移动拉动拉绳,使得转轴能够转动,进而使得通孔打开,从而能够进行散热。

    一种地埋式电力设施保护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21240118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2551274.7

    申请日:2023-09-20

    Inventor: 栗洪利 谢洪 朱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埋式电力设施保护组件,针对现有的需要对地埋电缆进行保护、需要方便进行针对不同尺寸电缆调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电缆、容纳板和盖板,所述电缆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板,容纳板的顶部倾斜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底部一侧边通过弹性组件与容纳板相互转动连接,盖板的顶部一侧边安装有固定板;用于进行承托的容纳板靠近电缆的底部两侧均呈倾斜设置有支撑板,容纳板的顶部与固定板对应贴合设置有卡接板;用于进行固定的盖板外壁呈弧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进行安装保护、可针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调节固定的优点。

    一种光伏发电电能质量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1239015U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22475152.4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电能质量检测设备,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护箱内部的电能质量检测仪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的一侧铰接有箱盖,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固定有收纳盒,收纳盒的内部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一侧固定有多个竖板,电能质量检测仪本体上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防尘板,防尘板上开设有多个让位孔,让位孔内铰接有防尘盖。通过将电流钳放置在通过隔板将收纳盒内部分隔开的一部分空间内,将多根电压测试线分别放置在隔板、竖板和收纳盒形成的多个分隔空间内,从而便于对电压测试线放置,且避免多根电压测试线彼此缠绕,电能质量检测仪本体上设有多个接线口,通过防尘板和防尘盖能够起到对接线口的防护和防尘作用。

    一种电力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用气体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220473474U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21686902.6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基坑施工安全监测用气体检测仪,包括气体检测仪本体,气体检测仪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处配合设有开合式接口密封机构,开合式接口密封机构包括在充电接口两侧相对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开在气体检测仪本体的外壁上;两个安装槽均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挡板,挡板与安装槽底部之间还设有复位单元;当挡板缩回安装槽,充电接口打开,当两个挡板伸出安装槽并相互接触,充电接口被封闭;挡板上还设有与充电插头配合的联动打开机构。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不使用充电接口时,接口保持封闭状态,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灰尘异物,提高接口使用寿命的效果,很好适应基坑内的检测环境。

    一种充电桩计量箱遮阳棚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67615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682713.1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计量箱遮阳棚,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设有充电桩计量箱,支撑板的顶端对称倾斜固定设有遮阳板,空心臂板上对称设有多个与空心臂板的内腔连通的喷射折管,进水管的一端与空心环的内腔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螺纹接头,通过将螺纹接头与高压水泵的排水端连接,以将水泵入进水管中,进水管中的水经空心环分流至空心臂板内,空心臂板中的水从多个喷射折管均匀排出,两个遮阳板上的喷射折管对流喷射,当两股水流碰撞后,水滴可向四周快速散开,以增大降温面积,降低遮阳板周围空气的温度,当水滴落至遮阳板后,还可对遮阳板的表面进行湿润,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有效的避免遮阳板被暴晒。

    一种组合式低压电缆分支计量箱

    公开(公告)号:CN220107505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632844.9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低压电缆分支计量箱,包括组合式箱体,组合式箱体包括第一框体、与第一框体对接的第二框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多个第三隔板将计量表区分隔为多个计量表放置空腔,第一隔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接线孔,第二框体的底壁对称设有出线孔,当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拼接在一起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的空腔分隔成第一布线区、计量表区和第二布线区;通过计量表区可均匀存放多个计量表,通过第一布线区和第二布线区可对电缆进行均匀排线,避免电缆之间相互缠绕;组合式箱体采用分体式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快速组装拆卸,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一种新能源高低压电缆线端封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070439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2318477.7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高低压电缆线端封口结构,包括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一线缆的端部穿设在第一接头内,第二线缆的端部穿设在第二接头内,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通过连接组件对接安装,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设有间隔盘;连接组件的连接管套设在第一接头上,连接管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第二接头上,第二接头上套设有与连接管对应的顶环;连接管与顶环相对的端面上均对应设有单向棘齿;顶环远离所述连接管的端面与第二接头之间设有弹簧;本申请在将两接头对接并通过连接管连接后,顶环与连接管通过单向棘齿啮合配合,从而限制连接管的反转,有效避免两接头的松脱,提高两线缆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