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1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880021372.9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是能够掺杂和脱掺杂锂离子的至少包含镍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混合工序,该工序将至少包含镍的金属复合化合物与锂化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烧成工序,该烧成工序在含有氧的气氛中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烧成,得到烧成物;清洗工序,该工序对上述烧成物进行清洗,得到清洗物;以及热处理工序,该热处理工序对上述清洗物进行热处理,其中,上述混合工序中以使上述锂化合物中的锂的摩尔数与上述金属复合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之比(摩尔比)成为超过1的比率的方式进行混合,以升温速度为100℃/小时以上并且保持温度超过550℃且为900℃以下进行上述热处理工序。

    镍复合氢氧化物、以镍复合氢氧化物为前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6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5884.4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获得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前体,该正极活性物质通过被搭载于利用非水电解质的二次电池而能够发挥高放电容量以及高充放电效率、速率特性。镍复合氢氧化物,其含有Ni、Co、以及选自由Mn、Al、Fe及Ti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添加金属元素M,其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对于累计体积百分率为90体积%的二次粒径(D90)以上的二次粒径的所述镍复合氢氧化物,在将使用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2θ=8.0±2.0°的范围内出现的衍射峰的峰强度设为α、将使用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2θ=19.0±2.0°的范围内出现的衍射峰的峰强度设为β时,β/α的值为13.0以下。

    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76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780044111.4

    申请日:2017-07-27

    Abstract: 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将锂化合物和含镍金属复合化合物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将上述混合物进行煅烧的煅烧工序,上述锂化合物的90%累积体积粒度D90(μm)、50%累积体积粒度D50(μm)和10%累积体积粒度D10(μm)满足下述式(1),且上述锂化合物的上述D50相对于上述含镍金属复合化合物的50%累积体积粒度D50’(μm)的比(D50/D50’)为0.1以上且小于3.2。(D90-D10)/D50<1.7…(1)。

    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1423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780035619.8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粒子状的正极活性物质,其通过具有不依赖于二次粒径的大小而均一化的结晶性,从而使二次电池的利用率和循环特性提高,进而通过具有高密度,可实现二次电池的体积比容量的高容量化。一种粒子状正极活性物质,是含有多个一次粒子聚集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粒子状正极活性物质,所述粒子状正极活性物质中累计体积百分率为99体积%的二次粒径(D99)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求出的(10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减去累计体积百分率为2.5体积%的二次粒径(D2.5)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求出的(10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所得的值相对于所述粒子状正极活性物质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求出的(10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的比率为0以上且0.025以下,所述粒子状正极活性物质中累计体积百分率为99体积%的二次粒径(D99)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求出的(00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减去累计体积百分率为2.5体积%的二次粒径(D2.5)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求出的(00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所得的值相对于所述粒子状正极活性物质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求出的(001)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的比率为0以上且0.045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