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61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773704.5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89 , H01M8/04298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低浓度瓦斯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凝器、脱硫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换热器A、换热器B和燃烧器;将低浓度瓦斯气体通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极,在比较低的工作温度下,通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既能发电,又能向空气极补充氢离子,通过调整空气极的气体利用率,能够消耗低浓度瓦斯气体中的氧气,进而消除爆炸隐患,再通过调节冷凝器的温度,对气体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以提供燃料重整所需比例合适的水蒸气,最后经脱硫器除硫后,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气体发电,发电效率效率高,热电联供综合效率高,且能够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瓦斯,避免其排到大气中,有利于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0536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10324295.7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因素影响作用下的煤样超声波主频探测装置及方法,所述高压瓦斯气瓶设置在箱体外侧且通过增/减压阀与箱体内部贯通连接;所述煤样放置台固定在箱体内底部,与煤样放置台相对应的箱体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密封活塞;所述超声波激发探头和超声波接收探头对称设置在箱体内部,超声波激发探头和超声波接收探头分别通过弹簧支撑杆与箱体内侧壁连接;所述超声波探测仪通过连接线分别与超声波激发探头和超声波接收探头电连接。能够模拟深部地下煤体的实际情况,从而得出地应力、瓦斯压力及煤物理力学性质三因素耦合影响下主频的响应特性,便于煤与瓦斯突出预防提供基础性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18003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346211.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巷道掘进面移动式干式过滤除尘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的四通阀来控制掘进工作面处于负压除尘状态或正压供风状态,当系统除尘时,控制阀控制密封板处于水平位置,含尘气体经吸尘罩和负压风筒进入到干式过滤除尘器进行过滤;当系统停止除尘时,控制阀控制密封板处于垂直位置,正压风筒与负压风筒相通,新鲜风通过正压风筒、负压风筒和吸尘罩排出至掘进工作面,从而保证巷道内部处于正压供风状态。该系统在保证高效除尘的基础上通过气动单轨吊控制箱实现整体的运移,从而降低掘进机负荷量,提高掘进机使用寿命,且该系统在停止除尘时能保证巷道内部处于正压供风状态,防止巷道内工作人员缺氧;该干式过滤除尘器能方便卸灰,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5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95947.8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粘弹性两相流体减阻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通过管路与气源(1)连通的气液混合器(9),在其连通的管路上设置空气压缩机(2),离心泵(5)设置在循环液箱与气液混合器连通的管路上;电子阀Ⅰ的一端接在离心泵与气液混合器连通的管路上,电子阀Ⅰ的另一端接在与取样皿入口端连通的管路上;取样皿的出口端装有隔流板,液体通过隔流板流至流变仪内;在管路Ⅰ、管路Ⅱ、管路Ⅲ的进口端至出口端管路上安装有电子阀Ⅱ、电子压差表、温度传感器;过渡水池通过管路Ⅳ与循环液箱连通;本发明可以实现气液两相流体减阻实验,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两相流体减阻的实验效率,实验数据准确,降低实验数据偏差率,该系统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36920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804555.0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瓦斯抽采管道智能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管道(1),所述的阀门管道(1)内设有蝶阀片(2),所述的蝶阀片(2)上设有可带动蝶阀片(2)转动伸出阀门管道(1)外的驱动轴(3),所述的驱动轴(3)上设有调节杆(4)、磁铁(5),还包括设置在调节杆(4)上方的电磁驱动盘(6),所述的电磁驱动盘(6)上设有电磁线圈(7)和处理器(8)。本发明的装置可根据管道环境变量因素,定义不同条件下的智能阀门开度,利用一对电磁线圈和一对磁铁结合组成机械控制模块调节阀门,利用智能阀门控制程序具有可重写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可实现瓦斯抽采的安全性、高抽采效率、高抽采能效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237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110640.1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血红素溶液超声雾化喷淋消除受限空间中的CO的方法,属于超声雾化喷雾的化学吸收方法。将超声雾化装置与化学吸收方法相结合,实现快速有效地降低受限空间CO的浓度的目的。选用与CO结合迅速的血红素(He)溶液,应用压缩空气冲击共振腔产生超声波,把混合液雾化成浓密的、直径50μm以下的微细雾滴,雾滴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增加溶液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保障血红素溶液的吸收效率。该装置在20min内能将400ppm一氧化碳降至20ppm以下,在120h内维持一氧化碳浓度低于20ppm。该设备应用条件温和,储藏简易,安全无毒,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此外,该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轻巧便携,给矿下救生舱、避难硐室、地铁交通等受限空间内的气体净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55238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044909.2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A62C3/06
Abstract: 一种油罐区液氮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包括液氮储站、低温液氮增压泵和监测‑喷注一体盒;监测‑喷注一体盒包括壳体、设有玻璃球破裂自由面的玻璃球膨胀型定温火灾探测器、扩张腔和喇叭形出口且三者之间形成低温氮气腔;液氮储站顶部通过排气接口与自提升缓冲罐相连,自提升缓冲罐通过外壳上接口与低温氮气腔连通;低温液氮增压泵与低温球阀的入口处连接;低温球阀的出口处通过储气管后段与玻璃球破裂自由面相连,储气管后段上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上依次连接有压力反馈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低温球阀的控制端连接。该系统可解决火灾高效响应和液氮有效输送、高效雾化、扩散的难题,达到油罐内自动高效抑爆灭火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2871.0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2炮的矿井地震超前探测方法,采用CO2炮作为矿井地震超前探测的震源;在巷道迎头中间位置打设钻孔,然后将CO2炮放置到预定位置进行定向安装;在巷道一侧帮依次并排布设多个六分量检波器;开启采集主机,使CO2炮向预采掘方向发射一次震动信号,此时多个六分量检波器将检测的震动信号传递给采集主机,采集主机进行记录;采集主机将采集到的各个震动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结合现场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对煤巷前方的地质异常构造进行预测。本发明具有低压起爆、震源定向、能量可控和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可在CO2炮进行煤体压裂作业的过程中进行矿井地震超前探测,从而实现在不影响工作面施工的情况下进行矿井地震超前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0633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60170.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波线矿井回风井的风速测算方法,通过在矿井回风井中需要测试风速的位置建立超声波测速系统,并合理布置超声波测速仪;为提高准确度设置两组超声波测速仪;通过超声波测速仪测出该位置的两条交叉线各自的平均风速;通过建立表征回风井平均风速的线风速模型来计算回风井平均风速,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回风井平均风速的快速准确测量,提高测量精度,并且能够适应回风井的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51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980437.5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1/00
Abstract: 一种地铁受限空间人员通道防踩踏方法,将人流量传感器布置在人员通道上,人流量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主机连接,控制主机通过数据传输线与防踩踏装置相连,防踩踏装置的顶端与可移动墙面及扶手连接;人流量传感器在工作时将人员通道上实时监测到的人员数量及拥挤情况通过数据传输线输送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根据系统程序分析人流量传感器信号,判断人员通道是否需要开启月牙型缓冲空间区域;控制主机将根据不同的拥挤程度发出不同的扩展命令;防踩踏装置接收到控制主机命令后,控制可移动墙面及扶手开始收缩,使原本平行的两个墙面向两侧凹陷,形成月牙型缓冲空间区域,进而使该通道可承受的最高人流量在瞬时增大,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