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9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46668.1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扣。带扣(1)具备插头(10)和供插头插入的插座(20),插头具备:基部(11),可安装被连接体;腿部(121A、121B),从基部向插头的+X方向突出,并且,在Y方向上相对;卡合部(13A、13B),以可与插座卡合的方式设置在腿部,通过腿部的Y方向的弹性变形而可从插座解除卡合;挂绳部(14A、14B),配置在腿部(121A)与腿部(121B)之间,操作绳(30)分别挂于该挂绳部;连结部(15A),使腿部(121A)与挂绳部(14A)之间连结;以及连结部(15B),使腿部(121B)与挂绳部(14B)之间连结,挂绳部(14A)和挂绳部(14B)在Z方向上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763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21065.0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第1拉头及第2拉头的保持状态的拉头构造体及拉头连结体。所述拉头构造体包括:第1拉头及第2拉头、以及使它们相向地连结的拉头连结体。在第1拉头形成有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具有上表面及侧面的连结部。拉片与连结部连结。拉头连结体包括:基座部件,其保持第1拉头及第2拉头;以及罩部件,其与基座部件卡合。基座部件包括:基座底板部;第1按压部,其从基座底板部立起并且从上方按压第1拉头;以及第2按压部,其从基座底板部立起并且从上方按压第2拉头。
-
公开(公告)号:CN113660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80093351.2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直幸
IPC: A44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各部分彼此相互连结及解除连结的带扣,其包括插头(12、76)和插座(14、78)。插头(12、76)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一对突片(32、80)。插座(14、78)包括可压紧于一对突片(32、80)的突条(66、82)。一对突片(32、80)在与插头(12、76)的插入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上并列。突条(66、82)的、与插座(14、78)的插入口(40a)相反一侧的基部(66b、82b),与靠近插入口(66、82)的顶端部(66c、82c)相比向左右方向突出。在插头(12、76)与插座(14、78)卡合的状态下,突片(32、80)与突条(66、82)的基部(66、82)抵接而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抑制插头(14、78)与插座(14、78)的卡合的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15018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689713.6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直幸
IPC: A44B1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拉链用连结件,能够可装拆地安装,在一对拉头相互对置地安装的状态下,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连结且具有防盗功能,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解除。拉链用连结件由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具备:安装于拉头(18)的主体(20)的上翼板(20a)的上部(32);安装于主体的下翼板(20b)的下部(38);以及将上部和下部连结的连结部(36)。连结部与上部和下部的、一个方向的侧缘部(32a、38c)连续地设置,侧缘部在安装于拉头的状态下,位于已啮合的拉链链牙(14)会分离而出的一侧。在上部的侧缘部(32a)、下部的侧缘部(38c)或连结部,具备在使侧缘部(32a、38c)彼此抵接的状态下彼此能够装拆地连结的卡合部(44、74)和被卡合部(46、88)。
-
公开(公告)号:CN110811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0734514.2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子。期望在抑制夹子的保持性能下降的同时促进夹子的更简单的拆卸和/或安装。夹子(1)包括第1延伸部(10)、第2延伸部(20)以及第1延伸部(10)的基端部和第2延伸部(20)的基端部结合而成的结合部(30)。第1延伸部(10)和第2延伸部(20)以自结合部(30)分开的方式延伸并在第1延伸部(10)和第2延伸部(20)之间形成有保持空间(40)。第1延伸部(10)的顶端部与第2延伸部(20)相对而划定向保持空间(40)插入的插入口(41)。在插入口(41)和结合部(30)之间的位置,在第2延伸部(20)形成有收缩部(50)或者开口(60),第2延伸部(20)与此相应地构成为易于挠曲。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9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61399.3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1/25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了装拆操作的自由度的带扣。带扣具备阳部件及阴部件,阳部件具有突起部,阴部件具有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凹陷部,上述阴部件具有连结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倾斜面,上述突起部具有爪部,上述凹陷部具有能够与上述爪部卡合的爪承接部,通过在从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以爪承接部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在上述突起部及上述凹陷部的一方埋设有磁铁,在另一方埋设有以被上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13163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80099990.5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直幸
IPC: A44B11/26
Abstract: 一种抑制由来自外部的不需要的力导致的插头的脚部的变形、损伤且操作性也良好的带扣用的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带扣。由插头(12)和插座(14)构成的带扣(10)的插头(12)具备一对脚部(20)。具有从一对脚部(20)的前端部(20a)向脚部(20)的基端部(20b)方向延伸的伸出部(24)。具备将一对脚部(20)的基端部(20b)之间连结的连结片(30)以及位于连结片(30)的中间部且与伸出部(24)的伸出端(24a)相对的第一限制部(32)。具备第二限制部(34),其隔着连结片(30)的第一限制部(32)而从长边方向的两侧突出,向脚部(20)的突出方向延伸,与脚部(20)的内侧面(20d)相对。对于脚部(20)、伸出部(24)以及第二限制部(34),当向左右方向的内侧施加力而使脚部(20)挠曲时,伸出部(24)的伸出端(24a)与第一限制部(32)抵接,并且脚部(20)的内侧面(20d)与第二限制部(34)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8138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368042.9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能够将下止以简单的构造简单地安装于连结拉链的任意位置且操作性良好。覆盖拉链链带部的表面的表部件和覆盖拉链链带部的背面的背部件彼此卡合,该表部件和背部件安装于一方的拉头的与连结柱相反的一侧的拉链链带部。在表部件的位于一方的拉头侧的端部与背部件的位于一方的拉头侧的端部之间存在拉链链牙,表部件和背部件夹持拉链链带部。在另一方的拉头上设有供一方的拉头的一部分插入而连结的弹性卡定部件。在背部件的端部设有拉头用引导面,该拉头用引导面使弹性卡定部件向远离拉链链带部的方向移动而将其与一方的拉头之间的连结解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813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68042.9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PC: A44B1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能够将下止以简单的构造简单地安装于连结拉链的任意位置且操作性良好。覆盖拉链链带部的表面的表部件和覆盖拉链链带部的背面的背部件彼此卡合,该表部件和背部件安装于一方的拉头的与连结柱相反的一侧的拉链链带部。在表部件的位于一方的拉头侧的端部与背部件的位于一方的拉头侧的端部之间存在拉链链牙,表部件和背部件夹持拉链链带部。在另一方的拉头上设有供一方的拉头的一部分插入而连结的弹性卡定部件。在背部件的端部设有拉头用引导面,该拉头用引导面使弹性卡定部件向远离拉链链带部的方向移动而将其与一方的拉头之间的连结解除。
-
公开(公告)号:CN10805656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031169.3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YKK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直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调节器,即使缩短带调节器的长度尺寸,也能够在纵材与第一横材的连接部分形成圆弧形状的退避部,从而能够防止应力集中于连接部分。带调节器具备:一对纵材,其沿着带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第一~第三横材,其从纵材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排列配置,连结一对纵材,第一横材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在后端侧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后表面,一对纵材在与第一横材的后表面连接的连接部分具有退避部,退避部是比纵材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第一横材的上表面连接的位置进一步向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圆弧形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