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6779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02154.7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2/1673 , H01M4/13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本发明中,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其隔离物的平均3%模量强度除以具有以硅和氧化硅为主成分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的平均3%模量强度的值为0.07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79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2154.7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2/1673 , H01M4/13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本发明中,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其隔离物的平均3%模量强度除以具有以硅和氧化硅为主成分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的平均3%模量强度的值为0.079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70992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280023430.8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的全固体二次电池(100)具备含正极活性物质层(1B)的多个正极层(1)、含负极活性物质层(2B)的多个负极层(2)、及含固体电解质的多个固体电解质层(5),且具有上述正极层(1)和上述负极层(2)经由上述固体电解质层(5)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0),多个固体电解质层(5)具有在层叠体(10)的层叠方向上分别配置于两端部(10a)、(10b)的第一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A)和第二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B)、及配置于第一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A)与第二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A)之间的内侧固体电解质层(5A),第一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A)及第二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B)均是比内侧固体电解质层(5A)厚度厚的厚膜外侧固体电解质层(5B)。
-
公开(公告)号:CN113474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80016887.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一正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Abstract: 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100),其包括正极层(1)与负极层(2)隔着固体电解质层(3)叠层而成的叠层体(20)、第一外部端子(6)和第二外部端子(7),叠层体(20)具有与叠层方向平行的第一侧面(21、23)和与叠层方向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21、23)正交的第二侧面(22、24),上述第一外部端子(6)和上述第二外部端子(7)分别与上述第一侧面(21、23)连接,上述叠层体(20)具有沿叠层方向翘起的满足式(1)和(2)的翘曲:0.5°≤((A1+A2)/2)≤5°…(1)A1≤8.0°…(2),在此,A1为从上述第一侧面(21、23)侧观察时上述叠层体(20)的翘曲的角度,A2为从上述第二侧面(22、24)侧观察时上述叠层体(20)的翘曲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80094045.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该锂离子二次电池是由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层和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层隔着层间固体电解质层依次层叠而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层间固体电解质层中的最厚的层间固体电解质层的平均厚度t1与最薄的层间固体电解质的平均厚度t2的比率t1/t2为1.02≤t1/t2≤1.99。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9000.X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该全固体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与正极层和负极层分别并排地配置于其外周的侧边缘层,正极层和配置于其外周的侧边缘层、与负极层和配置于其外周的侧边缘层隔着固体电解质层交替地层叠,形成层叠体,在将侧边缘层的空隙率设为将固体电解质层的空隙率设为时,空隙率比满足以下的式(1)。
-
公开(公告)号:CN113273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80008181.6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一正
IPC: H01M10/0585 , H01M50/531 , H01M10/0562
Abstract: 该全固体电池具有层叠体、正极外部电极和负极外部电极,上述层叠体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上述正极外部电极在上述层叠体的正极侧端面与上述正极层连接,上述负极外部电极在上述层叠体的负极侧端面与上述负极层连接,从上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俯视时,上述正极层具有正极主部和沿着上述正极侧端面从上述正极主部凸出并到达侧面的正极副部,上述负极层具有负极主部和沿着上述负极侧端面从上述负极主部凸出并到达侧面的负极副部,上述侧面上的上述正极副部的长度L1、上述侧面上的上述负极副部的长度L2、以及上述侧面的长度L3满足20μm≤(L1+L2)<L3···(1)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228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441.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一正
IPC: H01M10/0585 , H01M50/531 , H01M4/13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体积膨胀收缩引起的裂纹且循环特性优异的全固体电池。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为层叠体,该层叠体包括电池要素,该电池要素中,由正极集电体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构成的正极层以及由负极集电体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构成的负极层以夹持固体电解质层的方式分别形成于上述固体电解质层的两个主面,上述正极层和上述负极层各自的至少一端包括在层叠体的一侧面延伸出的一端和未延伸出的区域,在未延伸出的区域的外周部,在与正极层或负极层同一平面上分别形成有边缘层,至少在未延伸到上述层叠体的端面的正极层或负极层的一端包括邻接的空隙。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98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3829.X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急速充放电的膨胀收缩所引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的褶皱(形态变化)并能够抑制急速充放电循环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滑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包含5%以上的硅或者氧化硅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由镁或者碱土金属对聚丙烯酸的侧链末端部的羧基进行交联后的聚丙烯酸盐的粘合剂、以及负极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70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02151.3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6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特性良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本发明中,使用具有以硅和氧化硅为主成分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的拉伸强度与厚度的积为3.8~9.0N/mm且负极的拉伸强度与厚度的积除以负极集电体的拉伸强度与厚度的积的值为1.06~1.29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