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0662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815438.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超厚料层烧结透气性的方法及装置,在烧结机机头经第一布料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一次布料和点火,所布加混合料的燃料配比为3%~4.5%;当台车运行到烧结机总长度的时,经第二布料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二次布料和点火,所布加混合料的燃料配比为4.5%~6%;在第二次布加烧结混合料前,由松料装置对表层烧结矿进行处理,在烧结矿表面形成直径30~50mm,深80~120mm的小孔;第一次与第二次布料厚度之和大于等于900mm,小于等于1300mm,其厚度比值为1.25~2.5。本发明能够增加烧结混合料的透气性,优化燃料在混合料中的分布,提高烧结矿产量,降低烧结固体燃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815798.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烧结点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烧结工艺中,在带式焙烧机机尾卸料处设置烧结矿分离装置,将温度≥700℃的高温烧结矿和剩余烧结矿分离成单独的两部分,分离的高温烧结矿料层厚度≤总料层厚度的1/3,分别破碎后,<700℃的烧结矿布料在环式冷却鼓风机上进行冷却,高温烧结矿均匀布料到首次点火前的烧结混合料料面上,布料厚度≥50mm;再进行点火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67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815341.3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烧结矿的冷却方法。在预烧结工艺中,首次布料层厚500~900mm,预先烧结8~40min后,进行第二次布料,布料厚度100~650mm,两次布料的料层厚度之和≥900mm。带式焙烧机机尾卸料处设置烧结矿分离装置,将温度≥500℃的带有红火层的烧结矿和剩余烧结矿分成两部分,温度<500℃烧结矿在环冷机上进行冷却,温度≥500℃的烧结矿与粒度为10~50mm的天然块矿一同进入竖式冷却炉进行冷却。冷却后经筛分,粒度≥5mm直接进入高炉冶炼,粒度<5mm返回烧结。应用本发明,烧结矿余热回收效率大大提高,解决了天然块矿在高炉中爆裂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815322.0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碱度复合烧结矿的超厚料层烧结方法,两次布料、两次点火,上层和下层烧结混合料不同;将混合料A首先布加到烧结台车,布料厚度为600~800mm,经第一点火器点火抽风烧结,其中混合料A的碱度为1.8~2.4;烧结台车运行到距第一套点火系统的距离为烧结机总长度的时,布加烧结混合料B,布料的厚度为400~600mm,经第二点火器点火抽风烧结,其中混合料B的碱度不大于0.5;上下层烧结矿经冷却混匀和筛分混匀,形成碱度为1~1.4的复合烧结矿。本发明可以一次烧结生产两种碱度的烧结矿,经过混匀形成一种综合碱度适宜的混合烧结矿,降低烧结成本;减少高炉使用球团矿的数量,降低炼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610815437.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复合式配料方法。在原有带式焙烧机上增设一套混合料布料器和点火器,整个烧结生产采用一套抽风系统;首次布料后点火烧结,在预先烧结时间8~40min后,在首次布料层表面进行第二次布料,首次布料层厚度和第二次布料层厚度之和≥900mm;对首次布料层、第二次布料层分别采用不同的配料方案制作混合料,其中首次布料层混合料中,精矿、粉矿所占比例分别为70%~90%,10%~30%;第二次布料层混合料中,精矿、粉矿所占比例分别为20%~70%,30%~80%;其中的精矿粒度小于200目的部分大于80%,粉矿平均粒径大于3mm。应用本发明,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66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15323.5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406 , C21B13/0046 ,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厚料层烧结生产方法,在烧结生产过程中,进行两次布料,两次点火,在第一次布料后第一次点火前和在第二次布料后第二次点火前均布入含碳球团;第一次布加混合料的厚度为600mm~800mm,将含碳球团布入第一次布加到烧结机上的混合料中,布入边缘混合料的含碳球团量为中间的1倍~2倍,点火抽风烧结;烧结进行10min~25min后,第二次布料,布料厚度为400mm~600mm,将含碳球团布入第二次布加的烧结混合料中,布入边缘的含碳球团量为中间的1倍~2.5倍,进行第二次点火抽风烧结。本发明使上部混合料和下部混合料同时进行烧结,料层厚度可以提高到1.3m~1.4m;优化上部和边缘料层的热量供应和矿化时间,提高烧结矿质量,降低固体燃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6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15800.8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烧结返矿率的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烧结方法,优化点火温度以及配置适宜数量的保温罩并通入高氧量的热风,可以有效的提高上下层烧结矿表面的点火质量,延长表面烧结矿的矿化时间,降低烧结矿的冷脆现象。而通过对上层烧结混合料的合理配煤和调水,以及降低布料器的辊数,使上层烧结混合料透气性变好。同时根据上层混合料的特性,抑制了料层燃料和粒度的偏析,不至于料层燃烧太快,通过综合的技术措施,可以使上层烧结矿以及整个烧结料层的返矿率得到有效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15437.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复合式配料方法。在原有带式焙烧机上增设一套混合料布料器和点火器,整个烧结生产采用一套抽风系统;首次布料后点火烧结,在预先烧结时间8~40min后,在首次布料层表面进行第二次布料,首次布料层厚度和第二次布料层厚度之和≥900mm;对首次布料层、第二次布料层分别采用不同的配料方案制作混合料,其中首次布料层混合料中,精矿、粉矿所占比例分别为70%~90%,10%~30%;第二次布料层混合料中,精矿、粉矿所占比例分别为20%~70%,30%~80%;其中的精矿粒度小于200目的部分大于80%,粉矿平均粒径大于3mm。应用本发明,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15797.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风和鼓风相结合的超厚料层烧结方法及烧结机,进行两次布料、两次点火;第一次布加烧结混合料厚度600mm~800mm,点火抽风烧结;从出第一点火系统开始沿台车运行方向5~20m的烧结区域内台车下部的抽风机和上部的鼓风机同时作用于烧结混合料;当烧结台车运行到距第一套点火系统的距离为烧结机总长度的 时,第二次布料厚度400mm~600mm,第二次点火抽风烧结;从出第二点火系统开始沿台车运行方向5~30m的烧结区域内台车下部的抽风机和上部的鼓风机同时作用于烧结混合料;其他烧结区域仅抽风烧结。本发明通过优化上部鼓风压力和下部抽风压力,使上下层混合料同时烧结,同时到达终点,提高烧结料层厚度和烧结矿产量,降低固体燃耗,改善烧结矿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192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665196.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8/50 , C21D6/00 , C21D8/02 , C21D1/18 , C22C33/04 , B22D11/00 , G21C13/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钢的成分包含C:0.12~0.17%;Si:0.6~0.8%;Mn:1.2~1.6%;P≤0.010%;S≤0.003%;Ni:0.2~0.4%;Cr:0.65~0.8%;Mo:0.2~0.5%;V:0.06~0.09%;Al:0.05~0.08%;B:0.0005~0.0009%;Zr:0.005~0.009%。[O]≤20ppm;[H]≤1.5ppm。采用高渗透直轧+低温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工艺,钢板室温拉伸强度>710MPa,屈服强度≥630MPa,断后伸长率≥20%;200℃高温拉伸抗拉强度>670MPa,屈服强度>580MPa;‑60℃冲击功≥200J。钢板在经保温温度为605℃,保温时间为10h的模拟焊后热处理后依然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获得了一种高性能复相组织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且生产工艺稳定、简练,适合工业批量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