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连接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545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34315.6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搭载面积的小型化且能够获得较大的弹性力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具有延伸设置成平板状的上侧平板部、延伸设置成平板状且配置在上侧平板部的下方的下侧平板部、将上侧平板部与下侧平板部连续设置的第一弹簧部、以及从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向上侧平板部赋予弹力的第二弹簧部,从上方俯视时,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以上侧平板部为中心卷绕,并且延伸设置成在沿上下方向进行动作时相互不干涉,该压接连接器构成为,第一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第二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

    压接连接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30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22774.4

    申请日:2015-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4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于高频电路等的电连接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具有:下侧平板部,其沿着水平方向而延伸设置为平板状;以及第一弹簧部,其通过将位于下侧平板部的周缘的第一端部弯折而向上方延伸设置,且以上下方向为中心被卷绕,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具备弹性。压接连接器还具备通过将第二端部弯折而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在与第一弹簧部相同的方向上被卷绕的第二弹簧部,该第二端部隔着下侧平板部的中心而位于与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周缘,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由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W)比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T)大的板簧材料构成,第一弹簧部配置为,在受到朝向下方的负荷时,以第一端部侧为支点而向第二端部侧倾倒,由此与第二弹簧部压接。

    卡用连接器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196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28911.X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可低薄化的锁止机构的卡用连接器。卡用连接器(100)所采用的构成是,具备:壳体(1),形成有插入卡的插入口,并设有可与卡连接的连接端子(2);滑动部件(3),沿卡的插入方向与卡一同在壳体内滑动移动,且具有向上方开放的心形凸轮槽(3a);施力部件(4),沿卡的排出方向对滑动部件施力;闩锁销(5),伴随着滑动部件的滑动移动,一部分在心形凸轮槽内移动,并且能够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相对于壳体,将滑动部件保持于锁止位置,在该卡用连接器中,滑动部件由埋设了金属板的合成树脂件构成,心形凸轮槽的槽深最深的最深部(3c)的内底面形成于从合成树脂件露出的金属板(3b)的上表面。

    卡片用连接器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2265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54754.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提供在误插入卡片时立即知道是误插入的卡片用连接器装置。其具有可以插入卡片(1)的插入口(15),并且在该插入口(15)的附近具有阻止被误插入的卡片(1)向里面移动的防止误插入部件(16、17)。这些防止误插入部件(16、17)分别被设置在左右两侧部附近,是由弯折金属制的盖部件(10)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这些防止误插入部件(16、17)与具有可以与卡片(1)的凹部(1f、1g)相配合的凸部(11c)的弹性部件(11)相比,被配置得更靠近插入口(15)一侧。

    压接连接器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54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33378.X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搭载面积的小型化且能够获得较大的弹性力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具有延伸设置成平板状的上侧平板部、延伸设置成平板状且配置在上侧平板部的下方的下侧平板部、将上侧平板部与下侧平板部连续设置的第一弹簧部、以及从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向上侧平板部赋予弹力的第二弹簧部,从上方俯视时,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以上侧平板部为中心卷绕,并且延伸设置成在沿上下方向进行动作时相互不干涉,该压接连接器构成为,第一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第二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

    压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9843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257309.3

    申请日:2015-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07 H01R43/16 Y10T29/49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搭载面积的小型化且能够获得较大的弹性力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具有延伸设置成平板状的上侧平板部、延伸设置成平板状且配置在上侧平板部的下方的下侧平板部、将上侧平板部与下侧平板部连续设置的第一弹簧部、以及从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向上侧平板部赋予弹力的第二弹簧部,从上方俯视时,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以上侧平板部为中心卷绕,并且延伸设置成在沿上下方向进行动作时相互不干涉,该压接连接器构成为,第一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第二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

    防水连接器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2146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027078.7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沿面距离的同时、抑制向横向的伸出的防水连接器。具有端子部件和基体,端子部件包括具有上表面触点部的上端部、在上端部的下侧延伸设置的中间埋设部、在中间埋设部的下侧延伸设置且具有下侧触点部的下端部,基体由将中间埋设部的周围包围的成形件形成并对端子部件进行保持。该中间埋设部包括从上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1延设部、一端侧连续于第1延设部且向横向延伸设置的第2延设部、以及从第2延设部的另一端侧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3延设部。并且,第1延设部形成得宽度比上端部的横向宽度小,且从上端部的偏向于横向的一方的方向的位置起延伸设置,第2延设部从第1延设部朝向横向的另一方的方向延伸设置。

    卡连接器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0168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730100.X

    申请日:2014-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 H01R12/71 H01R1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构造简单并且获得稳定的导通的卡检测开关的卡连接器。卡连接器(100)具备:外壳(10),具有能够收纳具有信号用触点部的卡的收纳空间(10a);能够与信号用触点部接触的端子(3);以及检测开关部(50),具有能够接触及分离的第一触点部件(4)和第二触点部件(5),检测开关部在卡未插入时第一触点部件与第二触点部件接触,第一触点部件配置成,能够沿着与卡的插入方向平行的虚拟平面而弹性变形,并且向收纳空间内突出,伴随着卡的插入,第一触点部件移动,第一触点部件与第二触点部件隔开间隔,在该卡连接器中,第二触点部件以与第一触点部件弹性接触的方式在相对于虚拟平面相交的方向上能够弹性变形地被支承。

    卡用连接器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95209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038057.7

    申请日:2011-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用连接器,即使使用不具备用于防止从滑动部件脱落的保持用缺口的卡也能在安装卡时可靠地防止卡的脱落而无需进行烦琐操作。该卡用连接器具备:外壳;滑动部件(6),形成为可在外壳内滑动,并且通过向安装空间插入卡(91)而被保持在安装位置,而且通过从安装位置进一步插入而被返回排出位置;以及防脱落部件(9),与滑动部件(6)向安装位置的滑动相联动,做出防止卡(91)脱落的动作,而且与滑动部件(6)向排出位置的滑动相联动,做出允许卡(91)排出的动作。

    连接器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26671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125418.7

    申请日:2010-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相互结合的插座主体部与插头主体部的对置部的面积而有效地排列多个接点构件的连接器。插座主体部(10)上开口有外侧连结开口部(18、19)和内侧连结开口部(21、22)。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32d)配置在外侧连结开口部(18、19),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的接触部(42d)配置在内侧连结开口部(21、22)。插头主体部(50)上设有与所述外侧插座接点构件相对的外侧插头接点构件、和与所述内侧插座接点构件相对的内侧插头接点构件。能够利用插座主体部(10)和插头主体部(50)的相对侧的大面积来排列多个接触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