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基透水堤防的多功能防洪堤生态化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556828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1415896.6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软基透水堤防的多功能防洪堤生态化加固结构,包括消浪固脚平台、滨岸带、多功能抗滑桩、临水侧生态护坡、堤身防渗体、堤顶加高区、背水侧培厚区及压浸平台,所述临水侧生态护坡、多功能抗滑桩、滨岸带以及消浪固脚平台由近到远依次设置在堤防的临水侧;所述消浪固脚平台设置在堤防的临水侧坡脚;所述堤身防渗体设置在临水侧生态护坡的下方土层内;所述堤顶加高区设置在整个多功能防洪堤生态化加固结构中间部位的顶部;所述背水侧培厚区及压浸平台依次设置在堤防的背水侧。本申请在满足防洪保安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态亲水、便民交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并节省了工程运行费用。

    一种污泥、餐厨垃圾和芦苇进行闭环处理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027034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817193.1

    申请日:2021-08-05

    Inventor: 罗希 黄晓敏 阮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餐厨垃圾和芦苇进行闭环处理的系统。它包括预处理系统和消化池,预处理系统与消化池连接;预处理系统包括市政污泥预处理装置、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芦苇预处理装置;消化池包括一级消化池和二级消化池;市政污泥预处理装置、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芦苇预处理装置分别与一级消化池连接;一级消化池与二级消化池连接;加热处理结构、碱液处理结构分别与市政污泥预处理装置连接;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分离结构、破碎结构和酸化槽;分离结构、破碎结构和酸化槽依次连接;芦苇预处理装置包括压滤结构和粉碎结构;压滤结构与粉碎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现污泥资源的综合化利用,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优点。

    一种新型的桩基防冲刷防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08586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521348.3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桩基防冲刷防护结构,包括土工布、抛石层以及模袋混凝土,所述土工布,平铺于钢管桩桩基周围的河床或海床上,用以减少桩基周围床面泥沙和碎石的流动;所述抛石层,铺设于桩基周围冲刷坑范围内土工布的上部,填平桩基周围冲刷坑;所述模袋混凝土,位于土工布和抛石层上部,通过在模袋中高压泵灌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当其固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模袋混凝土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施工便捷、应用效果好,并且适应能力强,在跨海桥梁、海洋平台以及海上风电等结构物的桩基防护上都能获得广泛的应用。各防护层紧密贴合,整体性好,能有效的提高抗冲刷能力。

    一种基于智能远程无线控制的分布式排水管网污水自动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629125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2713955.4

    申请日:2022-10-15

    Inventor: 赵志超 黄晓敏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远程无线控制的分布式排水管网污水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由集成控制终端和若干采集箱组成,每个采集箱内安装有智能抽水装置、旋转臂智能驱动装置、旋转注水装置、样品智能收集和保存装置,集成控制终端通过GPRS数据传输终端与各采集箱进行无线通信,从而实现对排水管网污水样品采集过程的分布式智能远程控制。本申请的一种基于智能远程无线控制的分布式排水管网污水自动采集系统,在开展排水管网污水样品采集时,无需频繁启闭窨井盖、无需人员值守、不影响道路交通、可以实时反馈采样装置运行状态、能够克服因地域差异和时间规划造成的操作不便。

    适合不同目标鱼种的仿自然鱼道

    公开(公告)号:CN21469548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21529474.2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不同目标鱼种的仿自然鱼道,包括鱼道槽身,鱼道槽身沿水流方向分布;鱼道槽身两侧设置有鱼道岸坡,鱼道槽身和一侧的鱼道岸坡之间设置有多个透水性隔墙,多个透水性隔墙沿水流方向均匀间隔分布;鱼道槽身和另一侧的鱼道岸坡之间设置有多个混凝土隔墙,多个混凝土隔墙沿水流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混凝土隔墙和透水性隔墙对应设置,相互对应的混凝土隔墙和透水性隔墙的墙体边缘配合形成竖缝;多个竖缝沿水流方向均匀分布并与鱼道槽身相配合形成主过鱼道;混凝土隔墙上设置有过鱼孔;所述主过鱼道和过鱼孔均设置于鱼道槽身内。本实用新型能适应不同游泳能力和不同体型的鱼类迁移,成本低且满足生态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