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8936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39350.8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串扰装置,包括与配电变压器和集中器连接的地线,以及设置于配电变压器和地面之间的环形铁氧体磁芯。其中,所述地线的一端与所述配电变压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环形铁氧体磁芯的中心且绕制于所述环形磁芯并接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抗串扰装置能够隔离台区和大地形成的等势面,不仅防止台区之间的干扰信号通过,同时也防止本台区的干扰信号传到其它台区。此外,本发明还公开包含上述抗串扰装置的抗串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80809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8785.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模拟系统,包括: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参数配置指令控制所述支路配置装置和所述用户终端配置装置,以及显示所述参数配置指令的配置结果,其中,所述参数配置指令包括:支路参数配置指令和用户终端参数配置指令;支路配置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支路参数配置指令接通对应的支路,以及执行所述支路对应的参数配置;用户终端配置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参数配置指令接通对应的终端配置,以及执行所述终端配置对应的参数配置。本发明所提供的低压配电网模拟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模拟不同供电模式和不同线路下供电过程,为通讯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12980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43779.0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绵阳福德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感器装夹托盘,用于对互感器的夹紧以及物流输送,包括与生产线相配合的支撑架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底座上表面的托盘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底板上排布设置有多个互感器夹紧机构。互感器通过互感器夹紧机构装夹在所述互感器装夹托盘上,整个生产线上无需在各工序进行多次的人工拆装操作,通过互感器装夹托盘即可完成互感器在整个传输线上的装夹及物流输送,提高了互感器物流输送环节的工作效率以及自动化程度,从而保证整个互感器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97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25785.0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协同组网系统及通信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线网络、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发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电力线链路连接的PLC调制解调器。当发送装置中发送信号的PLC调制解调器与接收装置之间的电力线信道不是最优信道时,发送信号的PLC调制解调器通过无线链路将信号传输至与接收装置之间的电力线信道优于其自身与接收装置之间信道的另一PLC调制解调器,该PLC调制解调器将信号通过电力线网络传输至接收装置。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及方法确保了发送装置中各个PLC调制解调器的信息的可靠、有效传输,提高了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97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81010.2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R1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压电流组合式传感器及电压电流检测系统,电压电流组合式传感器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第一导线固定机构和第二导线固定机构、锁紧手柄、连杆机构、电场传感器探头和磁场传感器探头;电场传感器探头包括:PCB基板、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第一电极组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半环形结构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组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半环形结构的第二电极;磁场传感器探头包括第一铁芯、第二铁芯、罗氏线圈、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本申请提供的电压电流组合式传感器降低了绝缘设计成本,并且不需要与待检测输电线路进行直接的电气连接,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35359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39958.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装置,包括:采样单元、信号预处理单元、输入矢量构造单元和确定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装置由信号预处理单元对调制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源信息,通过输入矢量构造单元提取源信息中包含的特征参数并将特征参数构成的特征参数矩阵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矢量,采用神经网络算法识别调制信号所对应的调制方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装置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97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325821.3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3/54 , H04B2203/5441 , H04W88/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线网络、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电力线链路连接的PLC调制解调器。发送装置通过电力线网络向接收装置中的目标PLC调制解调器发送信号,其中,目标PLC调制解调器为接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PLC调制解调器,接收装置中的PLC调制解调器同时接收信号,除目标PLC调制解调器外的PLC调制解调器分别将接收的信号通过无线链路传输至目标PLC调制解调器,目标PLC调制解调器根据通过电力线网络接收的信号和通过无线链路接收的信号还原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线通信系统及方法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且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971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25785.0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协同组网系统及通信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线网络、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发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电力线链路连接的PLC调制解调器。当发送装置中发送信号的PLC调制解调器与接收装置之间的电力线信道不是最优信道时,发送信号的PLC调制解调器通过无线链路将信号传输至与接收装置之间的电力线信道优于其自身与接收装置之间信道的另一PLC调制解调器,该PLC调制解调器将信号通过电力线网络传输至接收装置。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及方法确保了发送装置中各个PLC调制解调器的信息的可靠、有效传输,提高了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44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2763.9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 H04L9/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通信端口,用于与集中器建立通信连接;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接收操作员输入的第一指示信息;鉴权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属性信息,生成授权密钥;任务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利用所述授权密钥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通信端口发送至所述集中器,以及通过所述通信端口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电表响应于所述操作指令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显示所述反馈信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可以使对电表的操作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97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25821.3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3/54 , H04B2203/5441 , H04W88/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力线网络、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通过电力线链路连接的PLC调制解调器。发送装置通过电力线网络向接收装置中的目标PLC调制解调器发送信号,其中,目标PLC调制解调器为接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PLC调制解调器,接收装置中的PLC调制解调器同时接收信号,除目标PLC调制解调器外的PLC调制解调器分别将接收的信号通过无线链路传输至目标PLC调制解调器,目标PLC调制解调器根据通过电力线网络接收的信号和通过无线链路接收的信号还原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线通信系统及方法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且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