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粘合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和相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6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10434386.3

    申请日:2011-12-13

    Inventor: J·J·尼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上壳体部件和下壳体部件,在所述上壳体部件和所述下壳体部件之间具有内腔。所述壳体部件在所述叶片的前缘和后缘沿着具有设计宽度的粘合线用粘合糊剂进行联结。套筒在所述内腔内沿着所述前缘或后缘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上壳体部件和所述下壳体部件之间,粘合糊剂容纳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具有基本上不透粘合糊剂的闭合端部和可透空气并且可透粘合糊剂的相对侧部。粘合糊剂通过所述套筒侧部粘附到所述上壳体部件和所述下壳体部件,并且所述套筒的闭合端部限定所述内腔中的粘合线的设计宽度。

    用于操作主动式流控制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224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10547922.6

    申请日:20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主动式流控制系统的系统和方法。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10)的流控制系统(200)。该流控制系统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在风力涡轮机的至少一个叶片(22)中的空气分配系统(102,202),空气分配系统包括限定为穿过至少一个叶片的至少一个孔(108,208),该流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空气分配系统处于操作控制通信的控制系统(36)。控制系统设置成在第一模式下操作流控制系统,以及在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流控制系统,以有助于将碎片从流控制系统中移除,第二模式包括改变流控制系统的流体流的速率、流率与方向的其中至少一项。

    用于操作具有主动式流控制的风力涡轮机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2249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10547951.2

    申请日:2010-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2 F03D17/00 F05B2260/83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具有主动式流控制的风力涡轮机的系统和方法。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流控制系统(100,200)。该流控制系统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在风力涡轮机(10)的至少一个叶片(22)中的空气分配系统(102,202),该空气分配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限定成穿过叶片外表面的孔(108,208),以及与空气分配系统处于操作控制通信的控制系统(36,363)。该控制系统设置成在第一模式下操作风力涡轮机,以及在与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下操作风力涡轮机,在至少第二模式期间,获取风力涡轮机的操作数据,用所获取的操作数据确定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基于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执行动作。

    用于清洁风力涡轮机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2160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10545193.0

    申请日:201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清洁风力涡轮机的主动流动控制系统的装置和方法,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与风力涡轮机(10)一起使用的主动流动控制(AFC)系统(100),风力涡轮机包括至少一个转子叶片(12)。该AFC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歧管(102)、至少一个孔(104)以及阀系统(107),所述至少两个歧管(102)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转子叶片内,所述至少一个孔(104)与所述至少两个歧管的各个歧管成流动连通,气体源(106)与所述至少两个歧管成流动连通联接,并且阀系统(107)操作地联接在气体源上,阀系统配置成阻塞气流流向所述至少两个歧管的第一歧管,从而将气流重新分配到所述至少两个歧管的第二歧管中。

    具有改进的粘合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和相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663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6552.3

    申请日:2011-12-13

    Inventor: J·J·尼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涡轮机叶片包括上壳体部件和下壳体部件,在所述上壳体部件和所述下壳体部件之间具有内腔。所述壳体部件在所述叶片的前缘和后缘沿着具有设计宽度的粘合线用粘合糊剂进行联结。屏障在所述内腔内沿着所述前缘或后缘中的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上壳体部件和所述下壳体部件之间并且防止粘合糊剂移动到所述内腔中超出所述粘合线的宽度。所述屏障包括基本上不透粘合糊剂的壁和从所述壁延伸到所述叶片的所述前缘或后缘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将所述壁定位在所述粘合线,并且所述壁具有这样的形状和弹性,使得在所述内腔内接合抵靠所述上壳体部件和所述下壳体部件。

    螺栓与螺母上的用以减小挠曲的凹-凸形状

    公开(公告)号:CN102235404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19610.X

    申请日:2011-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2/085 F16B5/0241 F16B5/025 F16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栓与螺母上的用以减小挠曲的凹-凸形状。提供了一种法兰连接(100),其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孔(308)的第一法兰(301)和至少一个具有适于与第一安装孔(308)对准的第二安装孔的第二法兰(302)。包括具有螺纹部分(105)的轴部分(102)与形成于轴部分(102)一端的头部部分(103)的螺栓(101)适于穿过第一和第二安装孔(308)。螺母(201)适于被旋拧到螺纹部分(105)上并在上紧时用于连接第一法兰(301)和至少一个第二法兰(302)。头部部分(103)和螺母(201)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朝相应法兰定向的凸面且该相应法兰在安装孔(308)处包括朝凸面定向的法兰凹部(306)。

    倾斜调节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5296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12987.2

    申请日:2011-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7/0204 F03D80/70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倾斜调节系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风能系统(100),其包括:能绕旋转轴线枢转的中心体,连接到所述中心体上的第一轴承(170),渐缩形转接器(175),通过所述转接器(175)连接到所述第一轴承(170)上的第二轴承(180),其中,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170,180)以及所述转接器(175)设置得使所述中心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能被调节。此外,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风能系统(100)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