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327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02588.1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十六烷醇的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六烷醇,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易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26123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304407.3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防治云南切梢小蠹复合孢子可湿性粉剂及制备方法,它是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接枝共聚粗产物经纯化得到木薯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保水剂并粉碎成100目粉末,按质量比m保水剂:m孢子=1000:1将保水剂粉末和粉拟青霉孢子充分混合,35~40℃干燥制得可湿性粉剂。室内实验表明,以可湿性粉剂处理云南松段木时,云南切梢小蠹的平均死亡率达78.3%,校正死亡率达77.2%。
-
公开(公告)号:CN118142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0057.7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B01F33/83 , B01F23/41 , B01F25/10 , B01F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妆品生产车间用便于均质搅拌的乳化机,包括乳化机构、搅拌壳、搅拌机构、切削机构、融合机构和驱动机构,乳化机构用于控制对不同密度的物料进行乳化,搅拌壳用于将不同密度的物料进行剪切、冲击和湍流,使物料在容器中迅速分散、破碎、混合、乳化,搅拌机构用于将两种不同密度的物料进行破碎和混合,切削机构用于对物料进行破碎,同时避免破碎后的物料被重复吸入工作腔内,降低物料的乳化效率,融合机构用于加速将破碎后的物料融入到不同密度的物料中使其乳化,增加不相溶的物料与破碎后的密度高的细小物料的混合时间,驱动机构便于将物料进行破碎,并使其混合在不同密度的物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0503504.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蚯蚓学习行为进行土壤污染物神经毒性检测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实验蚯蚓;设置待检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蚯蚓进行平行取样;基于蚯蚓对光刺激的厌恶本性,设定测定参数,对两组蚯蚓进行学习训练后,测定蚯蚓移动达到移动位移阈值所需时间;根据学习能力测定的两组蚯蚓达到移动位移阈值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土壤污染物的神经毒性。与学习行为测定传统方法如迷宫实验等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对蚯蚓学习能力的测定不受蚯蚓分泌物干扰,测试方案蚯蚓易于领会,解决了土壤污染物神经毒性生态风险监测中,蚯蚓学习行为不易有效测定的实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2045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074289.0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5‑二甲氧基甲苯的应用,所述的3,5‑二甲氧基甲苯的应用为所述的3,5‑二甲氧基甲苯在制备害虫引诱剂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3,5‑二甲氧基甲苯是中国月季植物自身合成的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本发明从中国月季顶空挥发物中分离得到该活性成分,经嗅觉行为、产卵行为生物测试和田间产卵试验,3,5‑二甲氧基甲苯对害虫、特别是甜菜夜蛾雌蛾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并且由于3,5‑二甲氧基甲苯是天然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有着完整降解途径,因此,以3,5‑二甲氧基甲苯作为主要成分制成害虫引诱剂,从而实现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22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1974.3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四烷醇的应用,所述的十四烷醇的应用为所述的十四烷醇在制备植株感病标记检测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确定十四烷醇可用于对中国月季植株是否感染了白粉菌进行早期诊断。经过对健康和感病中国月季植株挥发性成分、以及白粉菌自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出该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植株不会合成所述的十四烷醇,只有在白粉菌的诱导作用下该标记化合物才会被植株合成出来,该化合物不是来自白粉菌,因此可作为感病标记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15195.X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选取赤子爱胜蚓,经驯养后将赤子爱胜蚓待测土壤中进行暴露实验,经蛋白提取、SDS-PAGE分离蛋白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纯度步骤,若测试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测试土壤中农药残留对土壤生物生长具有毒性,如不存在显著差异,则测试土壤不具有生长毒性。该方法适合污染土壤的早期诊断与预警,并大大缩短生态毒性的测定时间,有效提高土壤生态毒性的诊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00906.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十八烷醇的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八烷醇,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7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06216.X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八烷酸丁酯,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吐温‑80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的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6138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16905.9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甜菜夜蛾雌蛾的引诱剂的方法,属于利用寄主植物的信息化合物引诱昆虫保护植物方法。本发明用乙醇作溶剂将十六烷酸丁酯配制成浓度为0.01~0.05mol/L溶液,进一步优选0.03 mol/L溶液。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十六烷酸丁酯对雌蛾引诱率最高为68.0%。在室内产卵实验中,喷施十六烷酸丁酯后产卵量比对照高15.2倍,在田间实验中引诱率达81.4%。该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甜菜夜蛾的生物源农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