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匿名一票否决方法、投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346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3953.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匿名一票否决方法,由投票理事会对投票人身份进行验证,并与投票人共享量子密钥,投票理事会和投票人各自制备量子态,通过发送诱骗粒子序列进行窃听安全检查,通过安全窃听检测后投票人执行酉变换进行投票,同时进行量子纠缠交换并记录投票结果,投票人用共享密钥对投票结果进行加密然后发给投票理事会,同时将粒子发送给投票理事会形成新量子态,投票理事会对新量子态执行联合测量得到新量子态的表达参数,并将投票结果解密,根据新量子态的表达参数和解密后的投票结果计算标志信号,通过标志信号判断决议是否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快速有效的计算投票结果,且能保证投票过程的保密性与投票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非最大纠缠GHZ态的移动式量子匿名投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581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213439.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最大纠缠GHZ态的移动式量子匿名投票方法,包括由服务中心制备量子态,将量子态构成第一初始粒子序列并将其分发给若干投票人,安全检测通过后,由每个投票人对第一初始粒子序列进行测量得到匿名身份编号,由服务中心制备3粒子GHZ态构成有序的第二初始粒子序列,其中两个随机插入诱骗粒子得到第一诱骗粒子序列,将其发送至投票人和计票人;由投票人完成对期望的候选人的有序投票,由最后一个投票人将完成投票后得到的第二诱骗粒子序列发送给计票人;由计票人计算得到每个投票人的得票情况;由投票方配合服务中心验证该次投票是否有效。本发明可满足量子投票过程中的可验证性,匿名性以及不可重复性等要求。

    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3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0484.X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包括构建蝶形网络模型,源节点、目的节点和控制方交叉共享一个五比特Brown信道并进行粒子分配;目的节点先引入辅助粒子并执行CNOT操作,两对对话方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对粒子进行测量,对话方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另一方,如果控制方同意对话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则控制方执行单粒子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对话方;对话方将测量结果发送给相应的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将信息编码发送给四个对话方;各对话方进行解码,通过执行适当的幺正操作恢复目标态。本发明采用蝶形网络极大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源节点与目的节点的地位相同扩大量子信道的适用范围,降低操作难度系数。

    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7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74603.8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量子纠缠信道资源;将每个方向的Bell链同时进行测量操作,并根据测量操作的结果对远端节点进行相应的幺正操作,获取远端节点粒子的态分布;分别对两个远端节点处的粒子进行幅值测量和相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告知其它远端节点,其它远端节点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幺正操作得到目标态。其借助本地节点的GHZ信道和中间节点间的Bell链克服远距离量子态制备中距离的限制,远端节点最终形成了态制备所需的量子信道,从而实现对目标节点Cn的单粒子任意态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