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14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42417.9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L47/78 , H04L47/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层业务卸载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数据感知的分层业务卸载方法及系统,其卸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云边协作弹性光网络;S2:基于所述云边协作弹性光网络,生成一组业务请求;S3:将所述业务请求划分为不可划分业务和可划分业务;S4:对所述不可划分业务和所述可划分业务分别进行资源卸载处理。本发明减少了业务请求过程中端到端的时间延迟问题,改善了云边协作弹性光网络中的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阻塞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032579.5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L9/08 , H04B10/079 , H04B10/516 , H04B1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通信双方Alice、Bob,借助单比特幺正操作将待传信息编码至与控制方Cindy共享的Brown态量子信道中,接着控制方Cindy对其所拥有的粒子做单比特测量,最后Alice与Bob根据Cindy的测量结果和纠缠交换技术解码出对方的信息,实现了容量为4n‑bit的量子对话。本发明有益效果:(1)基于控制方Cindy的测量结果,通信双方将会使用两种可能的解码方式来获取对方的信息,故本方案可更好地监控对话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2)本方案可重复使用Brown态,有效地降低了量子资源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84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82080.6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已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方法。本发明一种基于参数已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方法,包括:整个方案中包含m个参与者,并且网络中心服务器要确保每个参与者都已经通过量子身份安全认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是首次使用参数已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进行多方密钥协商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密钥协商的安全性,提高了粒子的利用效率。2、本发明只涉及单粒子测量,参与协商的用户不需要实施复杂的多比特态测量,降低了用户端的测量难度和设备需求,使得本方法更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5402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783481.6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B10/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HZ态的联合远程制备M比特W态的方法,为了实现利用最少的量子信道资源而设计,本发明包括:两位发送者Alice、Bob,一位接收者Charlie远程制备M比特W态,三方只需共享个GHZ信道,发送者Alice根据W态的幅度信息,对量子通信信道进行预处理;两发送者Alice、Bob分别根据各自待制备W态的部分相位信息构造相应的测量基,对各自拥有的粒子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接收者Charlie;接收者Charlie根据两发送者Alice、Bob的测量结果,对手中的粒子进行幺正操作,获得与目标W态对应的中间量子态;接收者Charlie引入辅助粒子,并执行相应的置换操作,恢复目标M比特W态。本发明不仅可以避免信息泄露,并有效地减少量子资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02716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264015.8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量子对话方法,首次把网络编码成功地运用于量子对话的过程,更高效便捷安全地在网络中实现通信双方交换秘密信息,通信容量高达八比特每轮,同时能克服信息泄露问题,而且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吞吐量和经典链路的传输效率。主要特征在于,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共享Bell信道,没有直接经典信道通信,可以利用中间节点进行网络编码,最终高效安全地实现量子交叉对话,解决信息泄露的问题,并有效地减少对话过程中资源开销,实现通信容量高达八比特每轮。本发明利用网络编码和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性质,提供的基于网络编码的量子对话方法高效安全,在通信网络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81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497930.1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边容错多跳量子隐形传态方法,包括将通过非最大纠缠Bell态两两相连的发送方Alice、接收方Bob与多个中间节点,构建为多跳量子网络,构建的同时加入位错信息;中间节点对其自身携带的粒子对进行Bell测量,将Bell测量结果与位错信息发送至Bob,以便Bob根据各个中间节点的位错信息,构造位错矩阵,对其自身携带的粒子进行纠错操作与幺正操作,建立Alice与Bob之间的直接纠缠信道;Bob对直接纠缠信道进行信道调制,以便Alice直接传送未知量子态。本发明利用非最大纠缠Bell态作为纠缠信道,采用并行纠缠交换技术,对通信路径上的各个节点同时进行Bell测量,并将位错信息与Bell测量结果同时发送至Bob,对经典量子位错进行统一纠错,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实现高效多跳量子隐形传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388923.4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业务感知的保护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路由计算时,通过时隙可用性感知的方法,选择时隙资源可用性损耗最小的路径来传输业务,以此来选择合理的路径以及时隙资源。此外,考虑到工作路径与保护路径所占用时隙的方式有所不同,共享时隙只能用于建立保护路径,不能用于建立工作路径。因此,在时隙资源分配时对于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分配方法。同时,为缓解由于大量动态业务的到达和离去导致的频繁发生时隙资源冲突问题,采用了动态业务调整的方法。此方案显著提高了量子密钥分发的成功率以及时隙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7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96422.0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边弹性光网络频谱和计算资源占用联合卸载方法,包括对云边弹性光网络进行初始化,在云边弹性光网络中生成至少一个用户请求;建立使用户请求的频谱和计算资源占用最小化的联合卸载的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在处理每个用户请求时,判断用户请求是否均满足卸载节点及工作路径唯一性约束条件、节点计算资源容量约束条件、链路频谱资源容量约束条件、光通道容量约束条件、频谱连续性约束条件和频谱一致性约束条件;若否,则用户请求处理失败,若是,则用户请求处理成功,并统计网络频谱与计算资源占用情况。本发明可以选择最优的卸载节点处理用户请求,同时也为每个用户请求的传输寻找最短的工作路径,提高网络中的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7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96363.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4Q11/00 , H04L41/0895 , H04L45/12 , H04L67/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次分析法资源均衡虚拟数据中心光网络映射方法及系统,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设计合适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得到权重系数;输入一组虚拟数据中心光网络,计算虚拟链路资源请求;构造面向虚拟数据中心的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映射辅助图,计算物理链路可用资源;确定映射顺序;根据优先映射虚拟链路最大频谱资源请求的原则,将其映射到辅助图上具有最大可用频谱资源的物理路径上;将所有虚拟链路都映射到物理链路上;根据虚拟链路映射情况完成虚拟节点映射,为虚拟节点分配所请求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最后统计网络性能。本发明能够在确保虚拟数据中心光网络成功映射数量的同时,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34869.1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一种基于量子组播机制的多方容错团簇态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构建量子纠缠信道资源;根据粒子分发过程中在所述量子纠缠信道中产生的错误构造纠错矩阵,使用所述纠错矩阵对产生错误的量子纠缠信道进行纠错,使得所述产生错误的量子纠缠信道恢复至初始状态;构造幅度测量基和相位测量基,根据所述幅度测量基和所述幅度测量基对所述发送方拥有的粒子进行测量操作,得到测量结果,并通过经典信道将所述测量结果同步告知各个接收方;各个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测量结果,并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的不同对其拥有的粒子进行相应的预设幺正操作,得到各个所述接收方所制备的原始状态;通过引入辅助粒子生成非最大纠缠团簇态量子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