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925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281655.9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5F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辅助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的装置及方法。这种好氧堆肥装置包括堆肥反应器、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设置在堆肥反应器的内壁,参比电极设置在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堆肥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带曝气头的通气管道。同时也公开了一种使用该装置进行电化学辅助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堆肥装置进行电化学辅助堆肥,能够富集和利用电能微生物,促进堆体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快速提高堆肥温度,缩短堆肥的周期同时提高堆肥的腐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6070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47438.3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土壤中硝酸盐还原的方法,本发明研究显示电压处理之后从阴极到阳极产生了一个电势梯度,使得硝酸盐还原微生物富集,并显著了加强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和反硝化的过程,终产物为NH4+和N2。在电压处理下以N2O、N2以及铵根的形式增加的氮含量和以硝酸盐损失的氮含量是相当的。这些结果证实了电势可以通过反硝化以及DNRA加强了土壤中的硝酸盐还原过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以增强作物根部下的微生物硝酸盐还原,从而减少硝酸盐淋失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2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7407.8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红壤中头叶属线虫原位富集的菌群及应用,包括细菌A、细菌B、细菌C、细菌D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细菌A为贪铜菌属Cupriavidus necator,菌株YTR‑C1,所述细菌B为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sp.,菌株YTR‑S1,所述细菌C为中间根瘤菌Mesorhizobium amorphae,菌株YTR‑M3,所述细菌D为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pickettii,菌株YTR‑R242,将上述菌株组合使用,浓度比为(1‑10):(1‑10):(1‑10):(1‑10),可以提升红壤中头叶属线虫的数量,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941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0400.X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稻田土壤中甲烷氧化耦合铁还原及固氮过程的方法,选取长期未施用或少施用氮肥的水稻田土壤,淹水耗竭土壤中的有机碳氮,加入水铁矿,富集甲烷氧化固氮微生物及铁还原微生物,以及该方法在富集甲烷氧化固氮微生物及铁还原微生物方面、在减少稻田甲烷排放及氮肥施用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技术,能够富集铁依赖型甲烷氧化耦合生物固氮的相关微生物,适用于铁氧化物含量低并且施氮肥少的的稻田土壤,并且实际可操作性强,能够增强稻田的生物固氮作用,并耦合铁还原过程,从而减少氮肥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9919.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解磷能力的热泉杆菌及其应用,该热泉杆菌的分类学命名为Crenobacter sp.,菌株命名为Crenobacter sp.SG2303,于2023年5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3420。本发明中的热泉杆菌SG2303具有解磷和促生功能,能够将难溶的无机磷分解为作物可直接利用的磷肥,从而能够进一步驱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用于作物促长等应用,从而减少化学磷肥施用、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180245.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底部脱硫弧菌SG127及其应用,该底部脱硫弧菌SG127的分类学命名为Fundidesulfovibrio sp.,于2022年09月16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821。在本发明中,发明人首次发现并分离得到的一株Fundidesulfovibrio属新菌种Fundidesulfovibrio SG127,该菌株为严格厌氧、革兰氏阴性、运动、顶端单生鞭毛。且该菌株具有固氮菌功能和产生碱性磷酸盐酶、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酶脂和类脂酯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598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910341200.6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电信号采集平台及方法,该采集平台包括底座和多个电极定位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同心但半径不同的环形滑轨,所述多个环形滑轨可绕底座中心转动,所述各环形滑轨上根据采集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电极定位装置,以对植物的多个叶片或一个叶片的多个位置同时采集电信号,所述电极定位装置包括可弯折的支撑杆、用于与支撑杆连接的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夹持电极的夹持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设于支撑杆上部并可沿其上下移动,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固定单元上,所述支撑杆下部与环形滑轨连接,以随环形滑轨转动至所需位置。该采集平台及方法有利于准确采集植物电信号,而且操作简单,灵活易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327225.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依次包括:微生物核心,所述微生物为产甲烷菌;双金属中间层,所述双金属中间层包覆在微生物核心表面;纳米半导体外壳,所述半导体外壳通过静电吸附设置于双金属中间层远离微生物核心的一侧。该三明治结构的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能够以普遍存在的太阳光为驱动力,克服了传统生物光电系统存在的界面电子传递效率低、光电子转化效率不足、量子效率低等缺点,其最大量子效率达到了13.0%以上。此外,所制备的三明治结构的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16183.2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9/14 , C12N9/16 , C12N9/24 , C12N9/50 , C09K17/14 , A01N63/20 , A01P21/00 , C05F11/08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铁还原能力的地发菌新菌种及其应用,菌株名称为Geothrixsp.SG198,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910。使用本发明的新菌株,可以制备得到高效的土壤原位修复微生物制剂。本发明的新菌种Geothrix sp.SG198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0℃,接种在水稻土中,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基因组含有coxABCD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和单拷贝fur基因编码铁吸收调节蛋白。在农业生产中促进水稻土中有机物污染物的转化与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5646.8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1Q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及使用方法,微生物光电化学表征装置包括:具有扫描工位的支架;多腔体样品池,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包括呈透明状的基底电极以及侧壁结构,侧壁结构与基底电极围合形成多个环形分布的容纳腔;光照装置,设于支架上并用于提供光照;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装置,包括三维控制仪、电化学工作站、超微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盖体,盖设于多腔体样品池的顶部,盖体上对应每个容纳腔均设有用于穿设超微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的第一通孔;供气装置,用于提供氮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多腔体样品池转动。上述的结构能够使得样品在扫描测试的过程中处于厌氧状态,同时还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扫描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