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
    21.
    发明公开
    塑壳断路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6715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967915.3

    申请日:2017-10-17

    IPC分类号: H01H73/04

    摘要: 本发明设置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其包括接触系统组,接触系统组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接触系统,接触系统包括可轴向转动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配合使用的静触头,动触头轴向转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闭合/断开,多个动触头通过连轴串联组成动触头组以实现联动;所述连轴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动触头之间的过渡段和突出在动触头组两端的端部段,连轴的过渡段和端部段上设置绝缘组件,使连轴的过渡段和端部段的侧面电绝缘;本发明的塑壳断路器结构简单、短流分断性能好、不易发生相间短路。

    断路器的弹簧机构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9991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310531098.9

    申请日:2013-10-30

    发明人: 顾翔 蒋顾平 刘毅

    IPC分类号: H01H71/10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断路器的弹簧机构,包括两根并列设置的弹簧,弹簧机构提供弹簧力使得断路器能够分闸或合闸、或者将断路器保持在脱扣位置,两根并列设置的弹簧包括:主弹簧和次弹簧。主弹簧提供分闸和合闸的弹簧力,次弹簧提供将断路器保持在脱扣位置的弹簧力。主弹簧的弹簧力大于次弹簧的弹簧力,主弹簧的体积大于次弹簧的体积。本发明的弹簧机构适用于塑壳断路器,特别是小型化、经济型的塑壳断路器,通过配置大小不等的两个弹簧,在保证弹簧功能的前提下减小了弹簧机构的体积,从而减小断路器的整体体积。

    模块化断路器的动触头联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21745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10287701.4

    申请日:2011-09-26

    IPC分类号: H01H71/10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模块化断路器的动触头联动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短轴;操作机构侧板,操作机构侧板上具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触头转子转动中心对应的位置;操作机构下连杆,操作机构下连杆具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第一短轴插接配合;触头转子,触头转子绕转动中心旋转,触头转子的两侧具有配合面;第一联动块,连接到触头转子的第一侧的配合面;第二联动块,连接到触头转子的第二侧的配合面;触头转子、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

    旋转双断点动触头模块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5034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310339.8

    申请日:2011-10-13

    IPC分类号: H01H73/04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旋转双断点动触头模块,包括:杆状块转子,杆状块转子为单相独立,杆状块转子的中心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安装第一轴,杆状块转子在轴向的每一个侧面上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安装触头弹簧,触头弹簧能在第一凹槽限定的范围内移动;第一连杆,安装在杆状块转子上,第二轴穿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轴和第三轴分别穿过第二连杆;触桥,穿过杆状块转子设置,触桥的外轮廓中心对称,第一轴和第三轴分别穿过触桥,触桥在两侧的端点焊接有触头。本发明的旋转双断点动触头模块能够实现旋转双断点动触头大电流短路分断动触头快速打开不回弹以及两个触点触头压力平衡。

    塑壳断路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715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710967915.3

    申请日:2017-10-17

    IPC分类号: H01H73/04

    摘要: 本发明设置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其包括包括接触系统组,接触系统组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接触系统,接触系统包括可轴向转动的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配合使用的静触头,动触头轴向转动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闭合/断开,多个动触头通过连轴串联组成动触头组以实现联动;所述连轴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动触头之间的过渡段和突出在动触头组两端的端部段,连轴的过渡段和端部段上设置绝缘组件,使连轴的过渡段和端部段的侧面电绝缘;本发明的塑壳断路器结构简单、短流分断性能好、不易发生相间短路。

    组合式断路器连接器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09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272096.1

    申请日:2018-10-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断路器连接器,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外壳中部的多个导电联结件;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母排卡接,另一端分别与多个导电联结件电连;每个导电联结件一端与连接部电连,另一端与断路器的进线端电连;所述外壳另一端与断路器相连;本发明的组合式断路器连接器,其结构简单,便于单个断路器的检修和更换,且不会造成降容。

    双断点触桥的压力自平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0915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611041283.X

    申请日:2016-11-23

    IPC分类号: H01H1/20 H01H73/04

    摘要: 双断点触桥的压力自平衡结构包括转子支架、触桥、以及两个弹性件,触桥的两端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触头,触桥2的中部通过支轴枢转安装在转子支架上,转子支架与触桥之间导向槽,且导向槽的长度大于支轴的外径;触桥的中部上下两侧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调节部,分别与两个弹性件相配合,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转子支架和调节部上;触头用于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β,60°≤夹角β≤120°;弹性件施加在调节部上的作用力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γ,60°≤夹角γ≤120°。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保障两断点接触可靠的双断点触桥的压力自平衡结构。

    断路器的灭弧室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6970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000531.4

    申请日:2017-01-03

    IPC分类号: H01H9/34 H01H73/18

    摘要: 断路器的灭弧室,灭弧室设置在断路器的触头机构的一侧,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栅片组和第二栅片组,第一栅片组和第二栅片组沿触头机构的闭合方向一上一下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第一栅片组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栅片,第二栅片组包括相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栅片;并且,第一栅片组中离触头机构最远的第一纵向栅片与第二栅片组中离第一栅片组最近的第一横向栅片之间连接导通。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通过设有横向和纵向设置的两个栅片组,且与动触头相对设置的栅片组中离动触头最远的纵向栅片和与静触头相对设置的栅片组中离静触头最远的横向栅片之间连接导通,合理引导电弧的走向,将电弧最大限度地拉长,达到快速、彻底熄弧的效果。

    双断点触桥的压力自平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09150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1041283.X

    申请日:2016-11-23

    IPC分类号: H01H1/20 H01H73/04

    CPC分类号: H01H1/20 H01H73/04

    摘要: 双断点触桥的压力自平衡结构包括转子支架、触桥、以及两个弹性件,触桥的两端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触头,触桥2的中部通过支轴枢转安装在转子支架上,转子支架与触桥之间导向槽,且导向槽的长度大于支轴的外径;触桥的中部上下两侧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个调节部,分别与两个弹性件相配合,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转子支架和调节部上;触头用于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β,60°≤夹角β≤120°;弹性件施加在调节部上的作用力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γ,60°≤夹角γ≤120°。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保障两断点接触可靠的双断点触桥的压力自平衡结构。

    一种断路器和牵引杆的脱扣复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845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11087.X

    申请日:2017-11-10

    发明人: 许文良 顾翔 周炯

    IPC分类号: H01H71/52 H01H71/12

    摘要: 一种牵引杆的脱扣复位结构,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的牵引杆,安装于支架和牵引杆上的为牵引杆提供弹力的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牵引杆枢转连接在支架上,牵引杆上设有与弹性复位元件相应的牵引杆变力结构,弹性复位元件上设有与牵引杆变力结构相应的弹性变力结构;所述牵引杆变力结构和弹性变力结构在牵引杆脱扣和复位时接触配合分别形成第一受力结构和第二受力结构,且第二受力结构形成时弹性复位元件至牵引杆的枢转转动中心的复位力臂大于第一受力结构形成时弹性复位元件至牵引杆的枢转转动中心的脱扣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