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851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22684.9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网影响较小的大容量调相机调相试验方法,提出调相机开展调相试验时应在同母线两台调相机同时运行的条件下开展,一台调相机开展滞相试验的时候,另一台开展进相运行试验,这样进相试验调相机为滞相试验调相机提供电网电压偏低的电网环境,同样开展滞相试验的调相机为进相试验调相机提供电网电压偏高的电网环境,避免进相试验时因电网电压不够高而调相机机端电压达到下限或者滞相试验时因电网电压不够低而机端电压达到上限,本发明能够使得调相机能通过试验获得应有的调相性能,同时试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6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509156.7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UPFC的选址和容量配置方法,建立了暂态稳定约束的UPFC选址和容量配置模型,以差分进化算法为框架,对UPFC的安装位置和容量进行优化,采用中心校正内点法对每个差分进化个体进行连续变量的优化和适应度评估,由于差分进化算法操作简单、搜索能力强、调节参数少适用于混合优化和内点法收敛性好、鲁棒性强的优点,所提的混合算法较好地解决了UPFC选址和容量配置的问题,高效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95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9147.X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分析及系统故障排序方法,包括:基于最优乘子的牛顿迭代法确定静态电压崩溃点;根据迭代收敛的特性判断电压崩溃点的类型;根据稳定裕度要求检验系统故障危险情况并给出稳定性故障的排序;将故障参数化并使用迭代法给出失稳性故障的严重程度排序。本发明能够在线较快速地给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对电压稳定性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稳定性故障和失稳性故障的综合排序可以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在线指导发电机调整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也可以离线指导支路参数调整、线路增减、FACTS设备的配置等,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规划均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3117778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136220.8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远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控制算法实现与验证的平台,包括工业控制器、控制器上位机、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和仿真器工作站,所述的工业控制器与所述的控制器上位机通过以太网相连接,所述的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与所述的仿真器工作站通过网络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控制器具有计算能力强、支持高级语言搭建的控制算法、可以灵活配置IO、节省自制控制硬件的时间和精力的优点;同时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器能方便的模拟各种无功补偿系统和拓扑,模拟包括故障在内各种运行工况;该平台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的控制算法研发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8885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06925.5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发电成本为优化目标,构建源网荷协调控制优化函数,将需求侧响应和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联合参与电网调控,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价格引导,使得调度成本最低的同时风电消纳最大化。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智能电网的作用,从源网荷角度系统的考虑电网的经济运行和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应对未来电网能源变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64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276195.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低负荷期间机组进相运行管理方法,通过分析电网低负荷期间发电机组进相运行情况,将机组运行分成四种运行工况,针对低负荷期间积极进相运行且电压合格的运行工况进行奖励,对进相深度不够或未进相导致电压超限的运行工况进行考核,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量化机组进相运行对电网的贡献量以及电压越限对电网的危害量,并依此计算出每台机组的被考核金额和奖励金额,促使电厂运行人员充分发挥机组进相能力,解决电网低负荷期间电压偏高的问题。本发明能够使得机组在电网低负荷期间充分发挥其进相能力,提高电网电压安全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7403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234374.X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载率均衡度的含UPFC的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包括获取所需的电网参数;建立以负载率均衡度为目标函数的含UPFC最优潮流计算模型,包括目标函数、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计算互补间隙,判断其是否满足设定的精度要求,若满足,则输出最优解,结束循环,否则计算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的雅可比矩阵,计算目标函数、等式约束、不等式约束的海森矩阵,以及各常数项,并根据以下方程求解总变量、拉格朗日乘子和松弛变量的增量,计算出原始变量和对偶变量的迭代步长,更新所有变量和拉格朗日乘子,判断迭代次数是否达到最大值,若是则计算不收敛,若否,继续循环。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UPFC的作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2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265455.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网损等值负荷直流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最优潮流直流模型的线路两端引入等效线损对地电阻,形成网损等值负荷模型,并推导对地电阻的电阻值;(2)从交流最优潮流模型出发,推导线路的有功损耗公式;(3)对有功损耗公式中的三角函数项进行多项式拟合,并利用系统特性消去公式中的电压幅值项;(4)将线路的有功损耗等效分配给线路两端的等效对地电阻,形成改进的网损等值负荷直流最优潮流模型。在测试中验证本发明模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网损等值负荷模型的计算精度,也保证了模型的计算效率,提高了网损等值负荷模型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1265455.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网损等值负荷直流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最优潮流直流模型的线路两端引入等效线损对地电阻,形成网损等值负荷模型,并推导对地电阻的电阻值;(2)从交流最优潮流模型出发,推导线路的有功损耗公式;(3)对有功损耗公式中的三角函数项进行多项式拟合,并利用系统特性消去公式中的电压幅值项;(4)将线路的有功损耗等效分配给线路两端的等效对地电阻,形成改进的网损等值负荷直流最优潮流模型。在测试中验证本发明模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网损等值负荷模型的计算精度,也保证了模型的计算效率,提高了网损等值负荷模型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78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269185.4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恢复过程安全性的扩展黑启动方案二层规划优化方法,为大停电后初期阶段的恢复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高扩展黑启动方案在实际恢复过程中的安全性,将影响恢复过程的安全因素纳入到优化目标中,考虑到机组恢复和路径恢复的主从逻辑关系,建立了扩展黑启动方案二层规划优化模型;上层优化以方案在高安全性条件下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决策变量为被启动机组,下层优化以求取包含关键线路且恢复安全性高同时兼顾利于重要负荷恢复的恢复路径为目标,决策变量为待恢复线路;采用改进细菌觅食算法与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的最短路径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恢复过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提高了恢复效果,具备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