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均匀膜厚的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02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23360.4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均匀膜厚的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由恒温水浴锅、导管、蠕动式恒流泵和高压发生器作为纺丝系统,以及半径可调球形骨架、上液压系统和下液压系统作为纺丝收集系统,其中半径可调球形骨架由多个铰接连杆组成,通过特殊的组合方式,使该球形骨架的内半径连续可调,可以将纺丝针头始终处于该球形骨架的球心位置,纺丝过程中球形骨架内侧保持与电场线垂直,保证内侧每一点的电势能相等,纳米纤维附着在其中任一点的概率相等,保证了制备的纳米薄膜厚度完全均匀。本发明所提供的收集器的半径连续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纤维的制备。

    高堆石坝坝体变形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4662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187085.8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堆石坝坝体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将阵列位移计连接形变监测机器人,每个监测机器人形成监测单元,形变监测机器人通过无线传输与数据处理平台连接,多个监测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监测组件;在坝体高度方向上选取多个水平布设面,在水平布设面设置有平行于顺河向的第一监测组件以及平行于河流宽度方向的第二监测组件,再沿竖直方向布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第三监测组件;数据处理平台接收每个监测点处的形变信息,数据处理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各监测点上的形变信息进行计算得出顺河向、横河向以及竖直方向的形变量,再将得到的各个方向上的形变量展示给用户。本发明操作简单,获得数据详实,可长期免维护,适用范围广。

    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及纤维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52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69167.X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接编织的纺丝收集设备,包括收集球、三个驱动轮、驱动轮控制器和纺丝针头;三个驱动轮设置于收集球外周,空间上互相垂直,若从收集球球心发出三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则三个驱动轮分别位于收集球表面与射线的交点处;每个驱动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轮,转轮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转轮的外缘沿周向设置一圈滑轮,滑轮是驱动轮与收集球接触的部位;三个驱动轮分别与驱动轮控制器连接,通过驱动轮控制器控制各个驱动轮的转速和方向;纺丝针头活动安装于收集球的上方,纺丝针头距离收集球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本发明装置通过控制三个驱动轮可使收集球沿任意轨迹旋转,进而可以高效的编织任意纤维结构,具有普适性。

    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9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1736.2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的滑坡灾害应急监测方法,包括:勘测选点及现场布设;数据获取:设置地基雷达的观测参数,确定滑坡数据获取的观测时间和观测范围;数据传输:搭建数据传输网络;干涉处理:利用GAMMA软件对相邻的两景影像数据进行干涉处理,获取干涉图;相位解缠:对干涉图进行滤波处理,并选取相位解缠的起始点,解缠得到直角坐标系下的相位解缠图;单个形变图生成:将直角坐标系下的相位解缠图转化到极坐标系下,生成单个形变图;总形变图生成:生成各时间段的总形变图和速率图,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分析。本发明能够对滑坡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获取滑坡区域的二维形变图,为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高堆石坝的心墙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92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00828.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堆石坝的心墙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设阵列式机器人、设置测量载体、预埋测斜管、核心部件设计、进行测量、MEMS惯导误差方程求解、计算对应轴的倾角、根据角度推算位移量和积分求解累计位移量;本发明根据高精度MEMS惯导的原理,研发阵列式机器人测量系统,利用阵列式机器人的变形来监测心墙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通过竖直埋设的方式来监测水平位移,横向埋设的方式来监测垂直位移,实现自动化观测,完全替代人工观测,观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较好,设备直径较小,能适应心墙较大变形,既可以横向埋设,又可以竖直埋设,弥补管道机器人测量系统竖直埋设的不便利。

    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模型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4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98582.9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生成方法。能够考虑岩石的细观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建立反映岩石结构特征和矿物组成的细观数值模型,能够更加真实进行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对岩石试样进行岩石结构特征分析得到矿物颗粒的尺寸、形态、矿物类型等信息;将不规则形状的矿物颗粒简化为一尺寸缩小的圆球,采用粒径膨胀法使颗粒发生重排列,获得一个较为密实的结构;然后提取颗粒空间位置和尺寸等信息,对颗粒集合体进行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区域划分;最后将得到的Voronoi多晶体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在矿物颗粒边界和颗粒内部插入无厚度界面单元,生成可反映岩石结构和岩相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基于水上移动平台的流域库岸形变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74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88186.7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上移动平台的流域库岸形变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方法,属于安全监测研究领域。本发明涉及惯性导航系统、GPS数据信息采集设备及摄影装置的集成,测量船航线规划与设计和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固定相机的测量船根据设计航线进行水上移动摄影,并利用惯性导航IMU与GPS信号接收装置进行装置集成,实现流域库岸形变近景摄影测量监测的目的。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水上无人设备近景摄影测量,可推动流域库岸形变监测技术的发展。

    一种混凝土成型-侵蚀-检测全自动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061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531895.X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成型‑侵蚀‑检测全自动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试验装置共分为混凝土成型养护层、混凝土侵蚀试验层、混凝土成像检测层、温湿度调节装置和数据采集与动力控制系统,混凝土试件在混凝土成型养护层中进行浇筑和早龄期养护,达到设定龄期后装置通过内部传动机构将试件转移至混凝土侵蚀试验层进行化学侵蚀,侵蚀过程中根据使用者的设定自动选择检测对象并将其向混凝土成像检测层转移,实现了全自动化的混凝土侵蚀与检测试验过程,集成混凝土养护,侵蚀试验,三维内部结构无损检测的一体化。本发明装置有利于该领域室内试验的自动化与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