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40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80005670.6
申请日:2020-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负极,所述负极包含:集电器;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包含硅类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并且不含粘合剂聚合物;和涂层,所述涂层设置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上和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孔内部的至少一部分中,并且含有与所述硅类活性材料的硅(Si)形成化学键的涂层聚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涂层聚合物的含量为0.3~2重量份,并且所述涂层聚合物是聚丙烯酸与聚乙烯醇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5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7594.9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所述正极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包含含有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分散剂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含束型碳纳米管,所述束型碳纳米管的单元的平均股直径为15nm以下,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具有3.0g/cc以上的填充密度,并且当通过压汞法测量孔径分布时在所述填充密度下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具有0.1μm~0.5μm的平均孔径,由此可以显示优异的电解质润湿性能。结果是,当所述正极应用于电池时,所述正极的润湿时间缩短,并且所述正极的未填充电解质的面积减小,导致电池性能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76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80020504.4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输出特性的锂二次电池。高电压混合正极活性材料,通过改善由于混合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运行电压之差而发生的快速压降现象而在整个SOC区域上具有均匀的曲线而不造成快速压降,并改善了在低压下的输出特性。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所述混合正极活性材料。特别地,当将所述锂二次电池用作中型或大型装置如电动车辆的电源时,其能够充分满足所要求的条件如输出特性、容量、稳定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18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80005094.6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B60L11/1868 , B60L11/1879 ,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02T10/7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如下的组合:选自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选自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和选自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1-s-t)[Li(LiaMn(1-a-x-y)NixCoy)O2]*s[Li2CO3]*t[LiOH] (1)Li(LibMn(2-b))O4 (2)(1-u)LiFePO4*uC (3)在这些式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163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780005377.4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基锂二次电池,其包括一个含锰基锂金属氧化物的阴极、一个阳极及一种电解质,其中阳极含有阳极活性材料,在该阳极活性材料中锰清除剂涂覆在部分或全部阳极活性材料颗粒上,该锰清除剂因具有导电或半导电性能而能够在表面上还原锰离子。通过使用锰清除剂,由锰基阴极活性材料溶解至电解质中的锰离子会优先沉积在涂覆于阳极活性材料颗粒表面的锰清除剂上,从而抑制溶解的锰离子直接沉积在阳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上,且抑制沉积的锰组分引起的电解质的分离。因此,锰清除剂的使用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储存性能的锰基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517786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5080.2
申请日:2007-07-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阳极,该阳极含有:(a)阳极活性材料,(b)TiO2,和(c)丁苯橡胶(SBR),并且提供了含有所述阳极的锂二次电池。通过使用二氧化钛和SBR连同阳极活性材料作为本发明的阳极组分,抑制了高温贮存过程中阳极电阻率的增加和由于电阻率而致的电池电容量的减少,从而可改进电池的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51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80002478.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1391 , H01M4/04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极包括依次堆叠在其表面上的锂扩散速率控制层和锂层。所述电极包括:集电器;形成在集电器的表面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电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上的锂扩散速率控制层;以及形成在锂扩散速率控制层的表面上并且含有锂金属成分的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97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80020675.3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电极,其包括集流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包含n个(其中,n≥2)活性材料层的多层电极材料层,其中,每个活性材料层包含电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各活性材料层中的粘合剂彼此不同,并且从离集流体最近的第一活性材料层到离集流体最远的第n活性材料层,所述多层电极材料层具有均匀的孔隙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该电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97189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80020490.6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583 , H01M10/052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47 , H01M4/139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容量锂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锰氧化物和尖晶石基锂锰氧化物,所述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锰氧化物在高压下过充电的情况中展示高的不可逆容量。因为基于正极电位在4.45V以上的高电压下将其活化,所以能够提供利用所述尖晶石基锂锰氧化物的3V范围的额外的锂,并在整个SOC区域上能够获得均匀的曲线。因为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含有所述尖晶石基锂锰氧化物和所述具有层状结构的锂锰氧化物的混合正极活性材料并在高电压下进行充电,所以可以提高其稳定性。此外,能够实现一种高容量电池,其具有大的可利用SOC区域并具有提高的稳定性而不会因在SOC区域中的快速压降而造成输出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76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20504.4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输出特性的锂二次电池。高电压混合正极活性材料,通过改善由于混合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运行电压之差而发生的快速压降现象而在整个SOC区域上具有均匀的曲线而不造成快速压降,并改善了在低压下的输出特性。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所述混合正极活性材料。特别地,当将所述锂二次电池用作中型或大型装置如电动车辆的电源时,其能够充分满足所要求的条件如输出特性、容量、稳定性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