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09651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64740.2
申请日:2005-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16/006 , B25D2211/003 , B25D2211/068 , B25D2216/0015 , B25D2216/0023 , B25D2250/261 , H01H9/06 , H01H9/26
Abstract: 为了提供可有效提高电动冲击工具的操作性的技术,本发明的电动冲击工具具有进行冲击动作的工具钻头、驱动工具钻头的电动机、仅在分别被接通时电动机才被通电驱动的第一与第二开关、进行工具钻头的冲击动作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机构,其中,第一开关是被从接通位置侧向非接通位置侧施力、平时被置于非接通位置的开关;第二开关是在接通位置与非接通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同时、被置于切换位置的开关。模式切换机构构成为可在第一冲击模式与第二冲击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冲击模式下,容许使用者的对第一开关的接通操作的同时、将第二开关固定于接通位置;而在所述第二冲击模式下将第一开关固定于接通位置同时,容许使用者对第二开关的接通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387899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080016227.5
申请日:2010-04-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D1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17/24 , B25D17/043 , B25D2211/003 , B25D2222/57 , B25D2250/121 , B25D2250/371
Abstract: 提供在冲击工具中有助于提高把手的防振效果及使用性的技术。一种冲击工具,在长轴方向上以直线状驱动工具头(119),由此使该工具头(119)执行规定的锤作业,具有:马达(111);由马达(111)驱动而使工具头(119)进行直线动作的冲击机构部(113、115);容置马达(111)及冲击机构部(113、115)的工具主体(103);覆盖工具主体(103)的至少一部分并通过防振用的第1弹性体(153、155、157、159)能够在与工具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地连接于该工具主体(103)的外轮廓壳体(102);供作业者握持的手柄(109),其通过防振用的第2弹性体(123)能够在工具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相对移动地连接于外轮廓壳体(102)的工具头(119)的相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66602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080058098.6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17/043 , B25D17/24 , B25D2222/57 , B25D2250/041 , B25D2250/121 , B25D2250/245 , B25D2250/371 , B25D2250/381
Abstract: 在冲击工具中提供能避免大型化并对把手进行防振的技术。一种冲击工具,具有:工具主体部(103),容置沿长轴方向驱动工具头(119)的冲击机构部(113、115)和驱动冲击机构部(113、115)的马达(111);外轮廓壳体(102),覆盖工具主体部(103)的一部分;把手(109),与外轮廓壳体(102)形成为一体,并与工具头(119)的长轴方向呈交叉状地延伸;第一把手端部(109B),设在把手(109)的一个延伸端部;第二把手端部(109C),设在把手(109)的另一延伸端部;第一弹性体(131),将第一把手端部(109B)和工具主体部(103)连接为能够在工具头(119)长轴方向上相对移动;第二弹性体(165),将第二把手端部(109C)和工具主体部(103)连接为能够在工具头(119)长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896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0910260675.9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046 , B25F3/00 , B25F5/026 , Y10T408/44 , Y10T408/564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可对加工作业时的粉尘进行吸尘的作业工具,提供可减少为了吸尘而设置的吸尘机构对作业工具的操作性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技术。作业工具,其具有电动机、和收容电动机的作业工具主体,通过电动机使安装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驱动,由此使该工具头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该作业工具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吸尘部,其覆盖工具头的至少前端,并且吸入由工具头的加工作业产生的粉尘;粉尘输送通路,其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的内部,用于输送吸入吸尘部的粉尘;和粉尘排出口,其将沿粉尘输送通路输送的粉尘向外部排出,粉尘排出口隔着电动机配置在工具头的相反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947769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16837.1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D1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046 , Y10T408/50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被安装于作业工具的顶端区域的状态下,可对配置在该作业工具的顶端区域的操作部件操作的吸尘装置。其在作业工具中使用,具有对安装在工具主体(103、203)顶端区域的工具刀头(119、219)拆卸作业以及/或刀头角度定位作业用的操作部件(145、245),其中,具有可被安装成包围包括操作部件(145、245)在内的工具主体(103、203)的顶端区域的长轴方向周围的吸尘部件(151、251),该吸尘部件具有开放部(169、269),在吸尘部件安装在工具主体(103、203)的状态下,在与操作部件(145、245)对应的区域可通过开放部用手指对该操作部件(145、245)进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612729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49509.1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手持式作业工具,可使防振手柄紧凑的技术。具有在前端区域可拆装地安装前端工具(119)的作业工具本体(103)、和配置在作业工具本体(103)上的前端工具(119)的相反侧的后侧的供作业者握持的手柄(109),手柄(109)经由弹性体(181、183)与作业工具本体(103)连结,而且手柄(109)相对于该作业工具本体(103)可在前端工具(119)的长轴方向上相对滑动,作业工具本体(103),具有向手柄(109)的下方区域延伸而承受该手柄(109)的滑动动作的延伸区域(105b)。
-
公开(公告)号:CN100509302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161818.7
申请日:2006-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前端工具沿轴向作直线动作来进行规定加工作业的作业工具,以及将切换部件配置于上表面并能减小曲柄箱容积的技术。本发明的作业工具具有:作业工具主体部、曲柄箱、曲柄机构、曲柄机构用离合器机构和切换部件。另外还具有:将曲柄箱和外部连接起来的开口部;阻塞开口部并能进行旋转动作的旋转部件;配置于曲柄箱外部并将切换部件和旋转部件连接起来,用于将作业工具使用者手动操作作出的切换部件的切换操作传递给旋转部件的切换动作传递机构。此外,旋转部件具有向曲柄箱内方向延伸的动作构件,动作构件利用旋转部件的旋转动作将离合器机构在动力传递状态和动力切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637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10164078.7
申请日:2007-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16/006 , B25D2211/003 , B25D2216/0015 , B25D2216/0023 , B25D2216/0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设置在冲击钻上的驱动模式切换机构的操作性的技术。该冲击钻具有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53),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53)在冲击模式、钻模式以及冲击钻模式之间进行驱动模式切换。驱动模式切换机构(153)具有可由操作者绕规定的旋转轴线(P)旋转的操作部(155),当操作部(155)被旋转运动到周向第一旋转位置(191a)时,处于冲击模式;当操作部(155)被旋转运动到周向第2旋转位置(191b)时,处于钻模式;当操作部(155)被旋转运动到周向第3旋转位置(191c)时,处于冲击钻模式。另外,操作部(155)可以绕旋转轴线(P)做360度的旋转动作,而且,可以向左右任一方向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202498525U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20048288.6
申请日:2012-02-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改良的电动工具,使作业中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不会意外断开,该电动工具包括:第1供电部件,其一端与电动工具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1电气端子,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向电机供电;第2供电部件,其具有第2电气端子,通过该第2电气端子与第1电气端子卡合,使其与第1供电部件选择性连接,用于经第1供电部件由外部电源向电机供电;卡合锁定部,用于将第1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进行卡合锁定并保持该卡合状态。设定第1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的一方为凸端子,另一方为凹端子,该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的同时,仅在通过所述卡合锁定部使凸端子和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才能向电机通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