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7840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6082.3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Inventor: 真下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9/005 , F25D2400/361
Abstract: 本发明的冰箱在冰箱主体的门的前面板部分具有操作面板部,该操作面板部具有操作部及与该操作部对应的显示部,并具有调整机构,作为所述操作面板部的所述显示部及/或操作部的显示形态,调整机构变更显示的亮度、颜色、位置、大小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308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0279.6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27/005 , F25D23/028 , F25D2323/021 , F25D2400/361 , F25D2700/02 , F25D2700/04 , H03K17/962 , H03K2217/96075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冰箱(1)具有:前表面开口的冰箱主体(11);安装于冰箱主体(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隔热性的门(21、22);安装于冰箱主体(11),并使门(21、22)强制性地进行开门动作的开门装置(54、55);设置于门(22)的用于进行变更冰箱的冷却控制内容的操作的控制操作部(50);设置于门(21、22)的用于操作开门装置(54、55)的开门动作的开门操作部(51、52);被输入来自控制操作部和开门操作部(51、52)的操作信号,进行相应的冷却控制和开门控制的控制部(56)。对开门操作部(51、52)提供开门操作输入的部分是门的前面板(21A、22A)的一部分,与前面板(21A、22A)连续成一体。针对控制操作部(50)的操作和针对开门操作部(51、52)的操作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549592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610093882.6
申请日:2006-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IPC: F25D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根据冷冻或冷藏储藏空间或隔热壁的位置来配置冷冻用冷却器及冷藏用冷却器来有效地减少隔热厚度,能够相应地增大冰箱内侧储藏空间的容积的冰箱。而且提供一种通过考虑冷却储藏空间或隔热壁的位置来配置冷藏用冷却器及冷冻用冷却器或冷却风扇、冷气通道等来使结构紧凑,并且通过有效地配设隔热厚度或通道空间能够相应地增大室内储藏空间的冰箱。该冰箱设有分别专门冷却冷藏储藏空间(11)和冷冻储藏空间(12)的冷藏用冷却器及冷冻用冷却器(13、14)、以及使冷气在各冷却空间内循环的风扇(15、16),其特征在于,使设置于储藏空间背部的上述冷冻用冷却器及冷藏用冷却器在前后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地靠近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892155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3882.6
申请日:2006-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IPC: F25D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根据冷冻或冷藏储藏空间或隔热壁的位置来配置冷冻用及冷藏用冷却器来有效地减少隔热厚度,能够相应地增大冰箱内侧储藏空间的容积的冰箱。而且提供一种通过考虑冷却储藏空间或隔热壁的位置来配置冷藏用及冷冻用冷却器或冷却风扇、冷气通道等来使结构紧凑,并且通过有效地配设隔热厚度或通道空间能够相应地增大室内储藏空间的冰箱。该冰箱设有分别专门冷却冷藏储藏空间(11)和冷冻储藏空间(12)的冷藏用及冷冻用冷却器(13、14)、以及使冷气在各冷却空间内循环的风扇(15、16),其特征在于,使设置于储藏空间背部的上述冷冻用及冷藏用冷却器在前后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地靠近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578999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03801431.9
申请日:2003-07-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076 , H01J9/142 , H01J29/07 , H01J2229/0755
Abstract: 一种荫罩(7)包括相互重叠的一个主掩模(14)和一个子掩模(20)。在主掩模(14)中开孔的各个较小孔(19b)的尺寸向各个较大孔(19a)逐渐地减小,以及在子掩模(20)中开孔的各个较小孔(25b)的尺寸基本上是固定或者向各个较大孔(25a)逐渐增加。在该结构中,电子束不会击中子掩模(20)的较小孔一侧表面的任何部分,从而只有主掩模(14)的侧壁表面(60)会反射电子束。于是,就能够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屏幕,而不会在显示屏幕上引起所不希望出现的亮度差异或者带状边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