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7649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70461.7

    申请日:2005-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1374 G11B2007/0006

    Abstract: 一种光拾取装置,是使用波长λ1的光束,由具有第一保护基板厚度t1的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和具有第二保护基板厚度t2(t2≠t1)的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再现和/或信息记录的光拾取装置,其具有以下结构:具有射出波长λ1第一光束的第一光源和相互分别设置的第一物镜光学元件和第二物镜光学元件,其结构是在由所述第一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再现和/或信息记录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物镜光学元件内使用一个而把所述第一光束通过第一保护基板由在信息记录面上聚光来进行,在由所述第二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再现和/或信息记录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物镜光学元件内使用另一个而把所述第一光束通过第二保护基板由在信息记录面上聚光来进行,所述第一保护基板厚度t1与所述第二保护基板厚度t2,满足2.5<t2/t1。

    光学头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3440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200410049101.4

    申请日:2000-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再现来自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或用于把信息记录到光信息记录媒体上的光学头装置。其中,第一、二、三光源分别发出具有第一、二、三波长的第一、二、三光通量,分别对具有厚度为t1、t1、t2的透明基底的第二、一、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和/或再现。第三波长大于第二波长,第二波长大于第一波长。t2大于t1。当对第二或第一或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现时,物镜将从第一或第二或第三光源发出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光通量会聚到第二、第一或第三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

    光拾取装置和物镜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3994C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510120329.2

    申请日:2001-10-02

    Abstract: 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包括:波长λ1的第1光源;波长λ2(λ1<λ2)的第2光源;聚光光学系统,包括由塑料材料形成的单一的物镜,使从上述第1和第2光源射出的光束,聚光于信息记录面上;和光圈,在上述物镜的至少1个面上,在有效的直径内,设置有多个环带,当针对第1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时,在上述有效直径内,对通过上述衍射部的光束进行象差补偿处理,使其小于衍射极限;当针对第2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时,在上述有效直径内的某个位置h,对通过球面象差的级差量在7~40μm的范围内的球面象差的不连续部分以内的区域的光束进行象差补偿处理,使其小于衍射极限。

    物镜光学元件和光学拾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729520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380102138.2

    申请日:200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镜光学元件的物镜光学元件,其对于波长λ1的光通量具有满足下面关系式的放大率m1:-1/7≤m1≤-1/25,且|m1|<|M1|,其中M1是从第一光源到第一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对波长λ1的光通量的光学系统放大率。该物镜光学元件包括公共区域和专用区域。该专用区域包括具有抑制由于大气温度增加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增加的功能的专用衍射结构。通过了专用衍射结构的波长λ2的光通量和光轴在不同于会聚光斑的位置处相交,该会聚光斑形成于第二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平面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