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制换热器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41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80028753.4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制换热器,其是在大气侧为1000ppm以下的稀氯化物离子环境下使用的铝合金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芯材由含有0.60~2.00质量%的Mn和1.00质量%以下的Cu、且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铝合金形成,牺牲阳极材料由含有2.50~10.00质量%的Zn、且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铝合金形成,铝合金制换热器的管的牺牲阳极材料表面在5%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为‑800(mV vs Ag/AgCl)以下,该铝合金制换热器的铝翅片在5%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低于管的牺牲阳极材料表面在5%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大气侧呈现稀氯化物离子环境的环境下,外表面的耐腐蚀性优异的铝合金制换热器。

    铝合金制换热器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14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80028753.4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制换热器,其是在大气侧为1000ppm以下的稀氯化物离子环境下使用的铝合金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芯材由含有0.60~2.00质量%的Mn和1.00质量%以下的Cu、且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铝合金形成,牺牲阳极材料由含有2.50~10.00质量%的Zn、且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铝合金形成,铝合金制换热器的管的牺牲阳极材料表面在5%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为‑800(mV vs Ag/AgCl)以下,该铝合金制换热器的铝翅片在5%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低于管的牺牲阳极材料表面在5%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大气侧呈现稀氯化物离子环境的环境下,外表面的耐腐蚀性优异的铝合金制换热器。

    尾气再循环系统用铝合金制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189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3424.0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一种尾气再循环系统用铝合金制换热器,其是通过对管材和翅片材进行硬钎焊而得到的,所述管材至少具有:铝合金的芯材,所述铝合金含有0.10~1.50%的Si、0.05~3.00%的Cu和0.40~2.00%的Mn;以及牺牲防蚀材料,其由含有2.00~6.00%的Zn且Si含量小于0.10%的铝合金形成,且包层于该芯材的内侧面,所述翅片材具有:铝合金的芯材,所述铝合金含有0.10~1.50%的Si和0.40~2.00%的Mn且Zn含量小于0.05%;以及钎料,其由含有3.00~13.00%的Si且Zn含量小于0.05%的铝合金形成,且包层于该芯材的两面。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尾气气体的冷凝水中包含铵的铵环境中腐蚀速度慢、具有长寿命的尾气再循环系统用铝合金制换热器。

    热交换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5118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80003992.5

    申请日:2017-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能够长期间抑制传热管的腐蚀的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具有:铝管(2)、铝翅片(3)、导通部(11)、粘接剂层(4)。铝翅片(3)具有铝管(2)插入的组装孔(31)。铝管(2)在导通部(11)抵接于铝翅片(3)。粘接剂层(4)形成于铝管(2)与铝翅片(3)之间。在从铝翅片(3)的板厚方向看时的俯视观察下,将粘接剂层(4)的长度与导通部(11)的长度的和设为100%时的导通部(11)的长度为5%~40%。铝管(2)的表面的自然电位比铝翅片(3)的表面的自然电位高,且两者的电位差为30~200mV。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