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5439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80007259.7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63 , F28D20/003 , F28D20/02 , F28D20/021 , Y02E60/142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a)在蓄热材料容器内准备含有水合物的第1组合物(A)的工序,所述水合物为作为固相的无机盐的n水合物,具有100℃以下的相变温度(Tm),所述n为水合数;(b)通过将第1组合物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Tm)的温度,并且从蓄热材料容器中取出第1组合物(A)中所含有的水,得到第2组合物(B)的工序,所述第2组合物(B)为作为固相的无机盐的m水合物与无机盐的水溶液共存的状态,所述m为水合数,且m<n;(c)检测出得到了所述第2组合物(B)时,就制止从蓄热材料容器中取出水的工序;(d)贮藏第2组合物(B)的工序;以及,(e)通过使第2组合物(B)与水混合,来回收蓄积在第2组合物(B)中的热的至少一部分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0338811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410034405.3
申请日:2004-04-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485 , B01B1/005 , B01J8/0411 , B01J8/0453 , B01J8/0465 , B01J8/0492 , B01J8/0496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495 , B01J2208/00504 , B01J2208/0053 , C01B3/384 , C01B3/48 , C01B2203/00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16 , C01B2203/0822 , C01B2203/0827 , C01B2203/0866 , C01B2203/0883 , C01B2203/0894 , C01B2203/1011 , C01B2203/1023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223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88 , C01B2203/1294 , C01B2203/1619 , C01B2203/169 , C01B2203/82 , H01M8/04022 , H01M8/0612 , H01M8/0662 , Y02P20/128
Abstract: 一种氢生成装置,其本体内部设有:改性部,CO指转换部,包括第1水蒸发部、用于将改性原料供给至改性部的改性原料通道,将所述改性气体供给至上述CO转换部的改性气体通道;用于将CO转换部得到的转换后气体取出的转换后气体通道,位于CO转换部的上游面侧、与改性气体通道邻接形成的第2水蒸气通道。第2水蒸气通道内设有第2水蒸发部,这里,改性气体所含有的热量的一部分作为蒸发潜热被回收,进行CO转换部的温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747892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80003676.0
申请日:2004-02-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31 , B01J8/0257 , B01J8/0285 , B01J8/0403 , B01J8/0465 , B01J8/0496 , B01J23/63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53 , C01B3/384 , C01B3/48 , C01B2203/00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44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82 , C01B2203/82 , H01M8/0668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氢生成装置的主体(50)由生成以氢为主体的重整气体的重整部(10)、将作为重整反应的原料的重整原料提供给重整部的重整原料流路(1)、将包含于从重整部(10)得到的重整气体的CO转化为CO2的CO转化部(15)、将从重整部(10)得到的重整气体提供给CO转化部(15)的重整气体流路(2)、以及从CO转化部(15)得到的转化后气体的流路(3)。转化后气体流路(3)与重整原料流路(1)隔着共同的横壁(31)相邻,借助于此,来自转化后气体的热量以及来自CO转化部下游侧端面(15b)的辐射热被传递给在重整原料流路(1)内移动的重整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9C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96191900.0
申请日:1996-1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18 , F23C6/045 , F24H1/0045 , F24H1/40
Abstract: 一种催化燃烧装置,具有:由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多个连通孔构成的板状催化体(7);放置催化体(7)的、将与催化体(7)两面中任一侧的面相对配置的辐射受热板(11)作为侧壁一部分的燃烧室(6)。该装置可有效利用来自催化体表面的辐射,提高热交换率,从而实现排气特性良好的催化燃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386181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1802173.5
申请日:2001-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1/448 , F23C13/02 , F23C13/04 , F23D11/402 , F23D11/408 , F23D11/441
Abstract: 提供一种大幅度降低气化器电加热器消耗电力,减少燃料消耗量的催化剂燃烧装置。该催化剂燃烧装置除包括供给燃料的燃料罐1和供给空气的鼓风机5外,还包括:使前述燃料气化用的气化器8,容纳前述气化的燃料和前述空气的混合气空间15,与前述混合气空间邻接的催化剂燃烧部17、设置在混合气空间15内的催化剂发热体10,其中催化剂发热体10具有从前述混合气流上游侧到下游侧设置的第1发热体间隔部11和第2发热体间隔部12,催化剂载置于其全部或一部,并设有前述混合气流通用的第1混合气流通口13和第2混合气流通口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