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20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26462.8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圆形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由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拼接构成,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间隔交错排布在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是朝向相反的半圆形钢管,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的两端分别与上翼缘或下翼缘焊接;所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形成腹板。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26739.7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型波浪状腹板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波浪状的连续腹板设置在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所述的连续腹板由折线段组成,相邻折线段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翼缘或下翼缘上;相邻的折线段与上翼缘或下翼缘共同围合成三角形的钢管单元;所述的折线段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9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27061.4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浪形钢筋连接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包括左侧钢板、右侧钢板和端部隔板,所述的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端部隔板,所述的左侧钢板、右侧钢板和端部隔板围合形成箱体结构,所述的箱体结构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有混凝土;所述的左侧钢板与右侧钢板之间沿长度方向贯通地设置有数列波浪状的钢筋,所述的钢筋由连续的折线段构成;相邻的折线段的连接处是所述钢筋的折弯处,所述的折弯处位于所述的箱体结构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本发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中混凝土为一整体,浇筑方便,不需支模;上、下翼缘和混凝土通过栓钉协同工作,组合作用可靠,抗压和抗剪承载能力高;施工制作方便,经济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9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25702.2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线型波浪状腹板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波浪状的连续腹板设置在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所述的连续腹板由弧线段组成,相邻弧线段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开口朝向相反,弧线段的弧顶设置在所述的上翼缘或下翼缘上;弧线段与上翼缘或下翼缘共同围合成钢管单元;所述的弧线段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6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25648.1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矩形波状钢板组成的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连续钢板折弯成矩形波状,矩形波状的相邻矩形波的形状和大小相等、开口的上下朝向相反;钢板形成所述的矩形波的底边和两个侧边;所述的矩形波的开口由封板封闭焊接;所述的侧边形成腹板;所述的底边与封板一起形成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的矩形波和封板共同围合成所述的钢管单元。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03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70883.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2/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钢板、栓钉和内部连接筋板组成的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由钢管束总成构成,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多个连接筋板设置在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所述的连续筋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所述的连续筋板的两端的固定方式采用固定铆接、电阻焊或等离子焊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相邻的连接筋板以及上、下翼缘共同围合成所述的钢管单元;所述的连接筋板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所述的连接筋板为栓钉、折弯钢筋或Z型折弯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98200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26562.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钢板和Z型钢组成的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由腹板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分隔构成,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所述的腹板的两端部具有与上、下翼缘平行的且折弯方向相反的折弯段,折弯段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翼缘焊接;前、后两腹板以及上、下翼缘共同围合成所述的钢管单元;所述的腹板构成相邻钢管单元之间的隔板。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20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25745.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Z型钢组成的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由相邻的Z字形型材同向拼接构成,所述的Z字形型材包括相互平行的上边与下边,所述的上边和下边分别连接在中间直段的两端,并且反向延伸;前一Z字形型材的下边与后一Z字形型材的中间直段的下端搭接,前一Z字形型材的中间直段的上端与后一Z字形型材的上边搭接,共同围合成所述的钢管单元。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97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25720.0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X型腹板的钢管束组合结构,由钢管束总成构成,所述的钢管束总成由多个钢管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的钢管单元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所述的钢管单元由多个X形型材在平行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间隔排布构成,所述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为连续的钢板;X形型材由两个反向的半圆形钢管在弧顶部拼接构成,半圆形钢管的两端分别与上翼缘或下翼缘焊接;所述的X形型材形成腹板;前一X形型材的右侧半圆形钢管、后一X形型材的左侧半圆形钢管以及上翼缘和下翼缘共同围合成所述的钢管单元。本发明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中,钢管束工厂化制作,与内部浇筑的混凝土为一整体;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既作为竖向承重构件,又作为抗侧力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215356955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1111117.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组立专机,包括:机架及控制系统,机架的内侧设置竖直定位机构,竖直定位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水平定位机构,水平定位机构的上方设置点焊机构;点焊机构、竖直定位机构和水平定位机构均可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点焊机构、竖直定位机构和水平定位机构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控制两个水平定位机构相背运动,并控制竖直定位机构打开,将H型钢输入至水平定位机构和竖直定位机构之间,到可水平夹持H型钢的位置后停止,由于两个水平定位机构均可活动设置,在调节时,两个水平定位机构无需调节至最大行程,减少了水平定位机构的磨损,避免了水平定位机构定位精度的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