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67351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0434710.3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中心圆板、螺钉及定位针,定位底座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局部贯通定位底座的一边缘,中心圆板与定位孔的外形尺寸相适配,中心圆板可拆卸地卡持于定位孔内,中心圆板开设有多行多列的针孔,其中一针孔位于中心圆板的圆心,针孔的行距为垂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针孔的中心距离,针孔的列距为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针孔的中心距离,针孔的行距和针孔的列距相等,底座两端设有固定孔,定位针的直径与针孔的直径相当,以供微调中心圆板的位置时定位针插置于某一针孔内而将中心圆板定位于椎体正中央,再通过螺钉穿过固定孔后螺接于人的锥体上。该定位装置操作方便,且定位精准。

    一种骨水泥注射装置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98419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20865544.5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水泥注射装置,包括填入器管和推杆,所述推杆的插入填入器管的一端,所述填入器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注射孔,所述填入器管的另一端的管臂设有至少1个与填入器管的内腔相通的侧槽。本骨水泥注射装置通过在填入器管设有侧槽,则增加了注射面积,这缩短了骨水泥渗入骨缝的时间,且渗入更充分,从而大大降低了骨水泥发生渗漏的发生率。

    一种用于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的定位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933595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2295230.3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的定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台及定位结构,所述固定台的台面上设有绝缘面板,所述绝缘面板上形成有躯体固定区及头部固定区,所述躯体固定区上设有若干约束绑带,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头部固定区,用以对猴头进行定位固定;定位结构包括安装在头部固定区上的头部固定结构及设置在头部固定结构上的脑区定位结构,所述头部固定结构与脑区定位结构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或在其表面裹着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固定装置能便捷地对猴子进行定位固定,并使得检测更为方便与准确。

    一种制作非人灵长类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脊髓切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33855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23277512.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作非人灵长类动物脊髓损伤模型的脊髓切开装置,包括脊髓半切装置主体、脊髓半切固定器及主控中枢,脊髓半切装置主体包括固定架、脊髓半切驱动机构及测距连杆机构,主控中枢设置至脊髓半切装置主体外,用以控制脊髓半切装置主体的运作;脊髓半切固定器向一侧延伸设有固定臂段;脊髓半切固定器向另一侧延伸设有连臂段;脊髓半切驱动机构立设置在固定架上,脊髓半切驱动机构上立设有在可向下伸缩的脊髓切断手术刀,脊髓半切驱动机构用以驱动脊髓切断手术刀向下伸缩;测距连杆机构设置在脊髓半切驱动机构的一侧,测距连杆机构上可向下拉伸地设有测距连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髓切开装置能防止硬脊膜切破。

    一种增强抗拔出力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28925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318236.3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抗拔出力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包括固定支架、人工椎间盘假体、假体柄、撑开螺钉和锁定螺钉,固定支架为筒状结构,固定支架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旋入椎体的外螺纹,内表面设置有与撑开螺钉和锁定螺钉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固定支架的一端圆截面半径逐渐缩小形成形变端,形变端上沿轴线竖直开设有若干切槽,撑开螺钉用于旋入形变端内并将其撑开,另一端开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用于滑入假体柄,假体柄上连接有人工椎间盘假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自攻丝功能,使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钻孔、旋入人工椎间盘的固定支架同时进行,从而优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时间。

    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用约束衣

    公开(公告)号:CN21645546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295226.7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用约束衣,包括约束胸衣及约束腹带,所述约束胸衣的中部设有前胸段,约束胸衣的两侧相对设有两条背摆段,每一背摆段与前胸段之间设有套臂段,所述套臂段上设有袖圈口,两条背摆段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约束腹带设有主体段及相对设于主体段两侧的两片连接段,所述主体段的顶端与前胸段及套臂段的底端连接,两片连接段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用约束衣通过穿戴至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缝合后的伤口进行覆盖保护。

    一种改良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28926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318240.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包括人工椎间盘假体、假体柄、固定支架、锁定螺钉,固定支架为圆筒结构,固定支架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旋入人体脊柱椎体的外螺纹,固定支架的一端开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安装槽,用于滑入假体柄,假体柄上连接有人工椎间盘假体,锁定螺钉旋入固定支架内,抵住假体柄进行锁定,固定支架的外表面经过物理修饰添加微孔形成表面微孔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支架上添加微米级微孔结构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增强成骨细胞在固定支架表面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使固定支架在椎体的松质骨内更稳固、稳定,并且降低了钛金属的表面弹性模量,使其更加匹配椎体松质骨,降低植入物松动发生的机率,并增加抗拔出力。

    摆动式U型环锯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66863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0434741.9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式U型环锯,包括钻头及摆动机构,钻头的一端呈管状,管状的端部凹设成U型锯齿结构,钻头的另一端为夹持端,摆动机构与钻头的夹持端传动连接,以带动钻头以锐角角度正反往复旋转。本实用新型摆动式U型环锯,采用钻头及摆动机构相配合,摆动机构带动钻头以锐角角度正反往复旋转,钻头的U型锯齿结构能贴合椎体后缘的U型实现U型切割,如此,能降低脊髓损伤的风险,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改进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及CASPAR撑开器

    公开(公告)号:CN210673512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0434685.9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包括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为圆筒结构,圆筒结构的外周表面向内凹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一端贯通圆筒结构的一端面,螺纹槽的另一端与圆筒结构的另一端面间隔预定距离,圆筒结构的一端沿轴向设有螺丝孔,以供CASPAR撑开器螺钉螺接于螺丝孔内。通过旋转CASPAR撑开器螺钉便可将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旋入椎体内,同时也解决了CASPAR撑开器螺钉无处固定的问题。一种CASPAR撑开器,包括齿条、固定撑开臂、活动撑开臂及撑开间距调节机构,固定撑开臂固定于齿条的一端,活动撑开臂通过撑开间距调节机构可滑动地套设于齿条上,且可卡持于齿条的指定位置。

    一种靶向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系统的鼻内给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557656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22992681.7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靶向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系统的鼻内给药装置。一种靶向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系统的鼻内给药装置,包括:操作台、固定支架、可活动固定支架和显微注射泵,固定支架固定于操作台上,可活动固定支架一端与操作台可拆卸连接,可活动固定支架另一端与显微注射泵可拆卸连接;在本方案中,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动物的头部,结合可活动固定支架固定显微注射泵和灵活调整显微注射泵的位置,使得药物精准地注射到动物的鼻腔,降低了给药装置给动物带来损失了风险,并且采用了微量注射泵来代替传统手动给药,能精确地控制药物滴入鼻腔内的速度,使药物匀速缓慢的滴入动物鼻腔内,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