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106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1590171.9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地面钻井瓦斯抽采效果的大温差冻融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第一耐低温管路、激光测距仪、钻井密封盖、第一三通接头、第二管路、脉动泵、第三管路、磁化水发生器、第四管路、氮气增压装置、第二三通接头、第五管路、第三三通接头、第六管路、制氮机、第七管路、氮气升温装置、第八管路、第九管路、第四三通接头、第十管路、第十一管路、液氮三通接头、第二耐低温管路、液氮脉动泵、第三耐低温管路和液氮罐,通过高温高压氮气、液氮和磁化水相互作用,形成超大温差效应,对煤体进行致裂效果,最终能有效提高煤体的致裂效果及扩展范围,增大煤体渗透率,从而实现地面钻井对瓦斯大流量、高浓度、长时间的抽采。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9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524674.7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 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利用聚氨酯密封瓦斯抽采钻孔的方法,以瓦斯抽采钻孔钻取过程中钻屑,使其成为聚氨酯内的骨料,降低了聚氨酯材料的使用量,也能及时吸收聚氨酯材料反应放出的热量;在聚氨酯中掺入相变材料微胶囊,充分利用相变吸热效应进一步吸收聚氨酯放出的热量;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管采用常规封孔管与粗封孔管交替连接的布置方法,由于粗封孔管的直径较大,从而使得密封空间的体积较小,从而进一步降低封孔材料对密封空间填充时的使用量,降低发热量,还能有效增加封孔材料和孔壁、封孔管的粘结力和摩擦力,提高封孔质量;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协同作用下,能有效降低聚氨酯封孔材料反应温度,从而安全利用聚氨酯进行封孔,具有广泛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407595.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巷道掘进面粉尘的细水雾与液氮雾联动系统,包括空气幕生成系统、细水雾降尘系统、液氮雾化系统和粉尘引流系统,在掘进工作面迎头和掘进司机室之间设置两道空气幕,将粉尘控制在掘进工作空间内,防止粉尘向整个巷道扩散;采用细水雾与粉尘结合进行降尘,同时在液氮雾滴的低温作用下,带粉尘水雾快速凝结,加快其下降速度,并且通过二次沉降有效提升了降尘效率与降尘效果;通过粉尘引流系统,既能加快粉尘向下的移动速度,保证液氮雾和细水雾联动下的快速降尘,又能除去残余的粉尘,并且离心扇能将掘进工作空间内的空气不断抽出,也能降低掘进工作空间内的瓦斯浓度;防止切割煤岩产生火花引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70913.3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松软煤层钻孔防护及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方法,采用依次填充大型带孔塑料球和小型带孔塑料球的方式,两种带孔塑料球对钻孔填充后能对瓦斯抽采钻孔起到防护支撑作用,降低其发生垮塌、变形的可能性;保持形成的瓦斯抽采通道顺畅;随着瓦斯抽采浓度的下降,向钻孔内注水,水与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对煤体进行加热后加快瓦斯解吸,从而提高瓦斯抽采的效率。通过多次注入水,能有效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逐步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本发明兼具钻孔防护和提高瓦斯解吸速率于一体,瓦斯抽采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其无需专门的安装设备,就能确保瓦斯抽采通道顺畅,因此整个实施过程操作方便简单,便于现场使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79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91342.X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面钻井增产的大温差冻融循环方法,先向地面钻井的瓦斯抽采管内脉动注磁化水,其次高压氮气驱动磁化水进入煤体内,然后进行多次液氮冻结磁化水与高温氮气融化,利用磁化水的冻结膨胀力与液氮及高温氮气直接的大温差效应共同致裂煤体,通过高温高压氮气、液氮和磁化水相互作用,形成超大温差效应,对煤体进行致裂效果,最终能有效提高煤体的致裂效果及裂隙扩展范围,增大煤体渗透率,从而实现地面钻井对瓦斯大流量、高浓度、长时间的抽采。
-
公开(公告)号:CN1087149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68619.3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固碳混凝土预制件的方法,先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得到所需骨料,同时对工业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将工业废气与空气混合控制其所需温度,使工业废气与已完成配料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碳化反应,然后在混凝土拌合物进入预制件成型及硬化养护阶段,再次将已碳化的工业废气与除尘后的未碳化工业废气混合后,注入混凝土固碳室与混凝土预制件进行碳化反应,这样使工业废气多次循环与混凝土预制件进行碳化反应,直至预制件养护完成。从而本发明能在混凝土预制件制备过程中对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固定,其不仅能降低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能保证混凝土预制件所需的强度,另外实现了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4059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67809.3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固碳透水混凝土的方法,先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得到所需骨料,同时对工业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将工业废气与空气混合控制其所需温度,使工业废气与已完成配料的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进行碳化反应,然后在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进入预制成型及硬化养护阶段,再次将已碳化的工业废气与除尘后的未碳化工业废气混合后,注入透水混凝土固碳室与透水混凝土进行碳化反应,这样使工业废气多次循环与透水混凝土进行碳化反应,直至预制养护完成。从而本发明能在透水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对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固定,其不仅能降低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能保证透水混凝土的适用性能,另外实现了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9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68636.7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40/0231 , C04B2111/00284 , C04B14/02 , C04B2103/0068 , C04B1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碳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先对工业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将工业废气与空气混合控制其所需温度,使工业废气与已完成配料的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进行碳化反应,然后在透水混凝土拌合物进入预制成型及硬化养护阶段,再次将已碳化的工业废气与除尘后的未碳化工业废气混合后,注入透水混凝土固碳室与透水混凝土进行碳化反应,这样使工业废气多次循环与透水混凝土进行碳化反应,直至预制养护完成。从而本发明能在透水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对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固定,其不仅能降低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能保证透水混凝土的适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4767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96755.8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气化循环后注高温氮气增加煤体透气性的方法,在工作面巷道内施工瓦斯抽采钻孔;通过磁化水注入管向瓦斯抽采钻孔内注入磁化水,然后磁化水向瓦斯抽采钻孔周围的煤体内渗流;液氮罐内的液氮向瓦斯抽采钻孔内注满液氮;液氮冻结渗入煤体内的磁化水,并且气化转变为氮气,使瓦斯抽采钻孔内压力升高;瓦斯抽采钻孔内已气化的氮气进入氮气加热罐内被收集;重复上述冻融步骤,对瓦斯抽采钻孔实施多次液氮气化循环;氮气加热罐对其内部收集的氮气进行加热,使高温氮气注入瓦斯抽采钻孔内,使高温氮气对煤体进行致裂。本发明先使煤体产生弱化区,然后在对煤体进行破裂增透,从而缩短氮气的蓄热时间,同时提高对煤体的增透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37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566374.2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保富含水堤坝聚氨酯防护体系构筑质量的方法,将囊袋固定座与V型钻头相对固定,V型钻头依次与多个钻杆同轴连接,采用一个防水囊袋将V型钻头和多个钻杆包裹,在V型钻头压入注浆孔内形成孔模后,用高压空气将囊袋固定座与V型钻头分离,同时空气压缩机使收缩状态的防水囊袋膨胀进入孔模中,确保了囊袋固定座及防水囊袋对孔模的支撑,这样在V型钻头从注浆孔提升取出后,形成的孔模不会由于周围应力的作用发生闭合。另外聚氨酯注入防水囊袋内,由于聚氨酯在防水囊袋内进行发泡,使其与堤坝内的水分分离,从而保证发泡固化后聚氨酯的质量,进而确保了整个堤坝的聚氨酯防护体系的质量,最终使堤坝达到所需的防渗加固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