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定义LightGBM模型损失的注塑制品尺寸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337443.6

    申请日:2021-11-09

    Inventor: 宋建 叶永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定义LightGBM模型损失的注塑制品尺寸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注塑制品成型过程的历史SPC数据、充模过程状态检测传感器的历史高频采样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从充模过程状态检测传感器的历史高频采样数据提取高频特征,并与注塑制品成型过程的历史SPC数据进行拼接,形成数据集;S3、对数据集作方差过滤;S4、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S5、利用训练集训练自定义损失的LightGBM模型,并在测试集上验证预测效果,最终将LightGBM模型用于注塑制品尺寸预测。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离线检测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使得产品的全检得以实现。

    一种无卤阻燃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13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14910.3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无卤阻燃PC/ABS复合材料包括质量总份数为100份的如下组分:聚碳酸酯50~7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0~30份、磷系阻燃剂8~12份、硅系阻燃剂1~5份、抗滴落剂0.4~1份。本发明在PC/ABS合金中加入磷系阻燃剂,使PC/ABS复合材料具备一定的阻燃能力,同时加入硅系阻燃剂凹凸棒土与磷系阻燃剂发挥协同阻燃作用,垂直燃烧可达到V‑0等级。本发明的PC/ABS复合材料兼具了较好的拉伸强度、加工性和优异的阻燃性能,可应用于建材、家电、汽车制造等领域。

    基于数据驱动的注塑制品尺寸合格性智能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5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024752.6

    申请日:2022-01-11

    Inventor: 宋建 王宇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注塑制品尺寸合格性智能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注塑加工过程中的过程数据,对采集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对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重构标签;S2、对所得数据集,使用基于树模型的特征筛选方法和卡方检测特征筛选方法,确定特征筛选的维度,筛选特征,降低输入数据的维度;S3、采用5折交叉验证筛选出分类模型,并以ROC曲线和AUC值对筛选出的分类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评估;S4、在分类模型的损失函数中加入L1正则化;S5、对分类模型进行贝叶斯优化,选择最适合于注塑数据集的超参数,提升模型的分类准确率;S6、应用到实际判定。本发明用以解决人工对注塑制品尺寸合格性检测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

    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制品模压成型预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00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711314456.5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制品模压成型预铺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挤出机、计量装置、预铺机械手、保温传送带、送料机械手以及模压机;该挤出机、计量装置根据所加工制品的产品要求,计量输出模压成型所需量的木塑复合材料料块;将木塑复合材料料块铺放到指定位置;将一组木塑复合材料料块同步传送至待送料工位,到达待送料工位的一组木塑复合材料料块一次性送至模压机的模具模腔内,由模压机完成模压成型工艺。本发明既保证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模压性能、大大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制品的质量,又提高了加工效率,经济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内贴标偏移缺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07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459884.8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内贴标偏移缺陷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工业相机标定校正后采集模内贴标制品图像,作一个直径小于圆B直径的圆,将图像分成标签部分及外缘部分;S2、使用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获取感兴趣区域,在感兴趣区域上使用Canny算子和Zernike矩提取亚像素边缘,实现对目标圆A和圆C的边缘提取;S3、权重式边缘拟合,利用权重函数对圆A圆C进行边缘拟合,得到拟合圆A圆C半径和圆心参数,计算出圆B与圆C的最小间距gmin,gmin小于合格间距判断为标签偏移不良品。本发明可解决制品模内贴标偏移缺陷检测问题,使机器视觉缺陷检测具有柔性。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内贴标偏移缺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0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9884.8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内贴标偏移缺陷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工业相机标定校正后采集模内贴标制品图像,作一个直径小于圆B直径的圆,将图像分成标签部分及外缘部分;S2、使用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获取感兴趣区域,在感兴趣区域上使用Canny算子和Zernike矩提取亚像素边缘,实现对目标圆A和圆C的边缘提取;S3、权重式边缘拟合,利用权重函数对圆A圆C进行边缘拟合,得到拟合圆A圆C半径和圆心参数,计算出圆B与圆C的最小间距gmin,gmin小于合格间距判断为标签偏移不良品。本发明可解决制品模内贴标偏移缺陷检测问题,使机器视觉缺陷检测具有柔性。

    一种基于自定义LightGBM模型损失的注塑制品尺寸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37443.6

    申请日:2021-11-09

    Inventor: 宋建 叶永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定义LightGBM模型损失的注塑制品尺寸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注塑制品成型过程的历史SPC数据、充模过程状态检测传感器的历史高频采样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从充模过程状态检测传感器的历史高频采样数据提取高频特征,并与注塑制品成型过程的历史SPC数据进行拼接,形成数据集;S3、对数据集作方差过滤;S4、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S5、利用训练集训练自定义损失的LightGBM模型,并在测试集上验证预测效果,最终将LightGBM模型用于注塑制品尺寸预测。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离线检测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使得产品的全检得以实现。

    一种极端流变行为复合材料多层共挤连续成型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339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1020904.2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极端流变行为复合材料多层共挤连续成型方法及设备,利用拉伸混沌单元往复循环产生的流场,分别对具有极端流变行为的物料进行分散混合;然后将分别经过分散混合的多种物料进行多层共挤连续成型。其设备包括共挤装置和多个混合装置,各混合装置的物料出口端分别与共挤装置连接;每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料筒、第二料筒、第一柱塞、第二柱塞、双向动力机构和拉伸混沌单元,第一料筒的底部和第二料筒的底部之间通过拉伸混沌单元连通,第一柱塞活动设于第一料筒上,第二柱塞活动设于第二料筒上,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分别与双向动力机构连接,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交替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有效克服了具有极端流变行为复合材料加工难的问题。

    一种极端流变行为复合材料多层共挤连续成型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339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20904.2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极端流变行为复合材料多层共挤连续成型方法及设备,利用拉伸混沌单元往复循环产生的流场,分别对具有极端流变行为的物料进行分散混合;然后将分别经过分散混合的多种物料进行多层共挤连续成型。其设备包括共挤装置和多个混合装置,各混合装置的物料出口端分别与共挤装置连接;每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料筒、第二料筒、第一柱塞、第二柱塞、双向动力机构和拉伸混沌单元,第一料筒的底部和第二料筒的底部之间通过拉伸混沌单元连通,第一柱塞活动设于第一料筒上,第二柱塞活动设于第二料筒上,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分别与双向动力机构连接,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交替进行升降运动。本发明有效克服了具有极端流变行为复合材料加工难的问题。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端的工业设备人机交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999786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286617.4

    申请日:2018-08-09

    Inventor: 宋建 徐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端的工业设备人机交互系统,包括:云平台、智能移动端、路由器模块、工业设备控制器、工业设备;云平台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移动端进行通信,用于对工业设备的管理和数据存储;智能移动端通过路由器模块与工业设备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工业设备控制器通过网线与路由器模块连接;使智能移动端与工业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工作;工业设备控制器与工业设备通过有线连接,用于对工业设备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路由器模块,使智能移动端与工业设备在同一局域网工作,工业设备控制器与工业设备通过有线连接,实现智能移动端与工业设备连接的管控,增强人机交互机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HMI硬件成本,实现智能化管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