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7013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46039.1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心跳检测模块监测用户的用户心率;根据所述用户的预设基准心率与所述用户心率之差与预设基准心率的比值,确定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按照所述运行参数运行。通过两个反映用户身体状况的参数来确定运行参数,运行参数的确定依据更多,因而能够提升空调器的运行状况与用户的身体状况的契合度;而且,预设基准心率与用户心率之差与预设基准心率的比值,反映的是不同睡眠阶段的平均心率与用户基准心率的差异度,不同用户设置有不同的基准心率,根据该值来确定运行参数,能够更加准确、更加智能地实现因人而异的空调器参数调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压缩空气换热系统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628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94187.2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换热系统,包括:空气制冷流路,空气制冷流路上设有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膨胀机,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用于对流经空气制冷流路的空气升温升压,膨胀机用于对流经空气制冷流路的空气降温降压;其中,膨胀机通过连接轴与第二压缩机同轴连接,且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第一压缩机的出气口。由于压缩空气换热系统使用空气作为制冷剂,安全无污染,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且省去了传统的氟利昂等制冷剂带来的成本,也无需定期补充制冷剂,因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且双级压缩能够提高膨胀机的膨胀比和焓降,因此提高了膨胀机的做功能力,增大了单位制冷量,也提高了压缩空气换热系统的制热量。

    压缩空气换热系统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15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192311.1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包括并行设置的外循环流路与内循环流路,外循环流路的两端与室外连通;风机,设置于外循环流路上,与处理器电连接,用于驱动室外空气流经外循环流路;增压膨胀组件,与处理器电连接,能够与内循环流路连通,增压膨胀组件与室内之间还设置出风流路与回风流路,以通过回风流路接收室内空气,以及通过出风流路向室内制热或制冷;加湿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并能够与出风流路连通;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以下步骤:控制加湿模块运行,以通过出风流路向室内加湿。通过执行该技术方案,采用空气作为冷媒代替相关技术中采用的化合物类制冷剂,结合压缩机与膨胀机的运行,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压缩空气换热系统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15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192240.5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与增压膨胀组件,换热器与增压膨胀组件以及室内通风口之间设置有空气流路,以通过增压膨胀组件运行向室内制热或制冷;切换装置,设置在空气流路上,切换装置用于切换空气流路的流向,以使压缩空气换热系统在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之间切换,和/或在新风模式与封闭循环模式之间切换。通过执行该技术方案,能够使一个压缩空气换热系统同时具有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块,或同时具有新风模式与封闭调节模式,或同时具有新风制热、新风制冷、封闭制热以及封闭制冷模式,通过控制切换装置在不同模式下切换,满足了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5421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66115.1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指定制热模式的运行指令,控制室内风机反向旋转,以从出风口进风;检测到空调器的工况参数满足预设出风条件,控制调节室内风机至正向旋转,以从出风口出风。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室内风机驱动形成气流吹向室内换热器,以使室内换热器加速升温,进而能够缩短防冷风的持续时长,从而能够提升制热送风的出风效率,以减小室外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用功耗,并且通过缩短防冷风的持续时长,也能够满足快速制热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