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850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710657517.1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其中,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以及启停温差阈值执行启停控制指令;记录执行启停控制指令的频率;根据执行启停控制指令的频率调整启停温差阈值。可以适当减小启停频率,降低频繁启停对室内温湿度调节的影响以及对零部件使用寿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477802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812823.8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74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风量旁通模块,用于旁通室内风机的风量;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获取模块和风量旁通模块分别相连,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对风量旁通模块进行控制,以对室内风机通过室内换热器的风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系统始终处于较佳的功能需求状态,减少因不必要的温度下降导致的非稳定运行状态,使得系统获得较佳的除湿效果和环境温度稳定性,增加了系统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079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061633.2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联外机应对内机容量变化时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当前室外机工作模式计算室内机容量变化前的第一室内机容量和室内机容量变化后的第二室内机容量;步骤S2,判断步骤S1中所述第一室内机容量和所述第二室内机容量之间的容量变化量是否大于变化预设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步骤S3,根据所述室内机的容量变化量调整室外机的压缩机输出频率。根据室内机的容量变化量调整室外机的压缩机输出频率,提前计算并判定当前所需压缩机频率,以比较快的速度达到变更后的需求输出;通过提前判定达到减小系统的波动,提高其舒适性、稳定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779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13599.4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第一管段,第一管段上设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使冷媒由第一管段的另一端流向第一管段的一端;第二管段,第二管段上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使冷媒由第二管段的一端流向第二管段的另一端;第三管段,第三管段上设有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使第三管段内的冷媒由第三管段的另一端流向第三管段的一端;第四管段,第四管段上设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使冷媒由第四管段的一端流向第四管段的另一端;第五管段,第五管段的至少部分与空调系统的模块散热器接触。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多个单向阀结构,使得管路更加简单,较好的改善了模块散热器凝露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7780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12823.8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的过程中,获取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风量旁通模块,用于旁通室内风机的风量;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获取模块和风量旁通模块分别相连,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室内机的运行参数和/或当前室内环境参数对风量旁通模块进行控制,以对室内风机通过室内换热器的风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系统始终处于较佳的功能需求状态,减少因不必要的温度下降导致的非稳定运行状态,使得系统获得较佳的除湿效果和环境温度稳定性,增加了系统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71902.4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空调器启动并且运行参数满足排液条件,控制空调器进入排液模式,根据空调器进入排液模式,控制压缩机与第一预设频率运行,并控制电子膨胀阀以第一排液开度运行,根据回气过热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压缩机以第二预设频率运行,并控制电子膨胀阀以第二排液开度运行,第二排液开度大于第一排液开度,根据排气过热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压缩机以第三预设频率运行,根据排气过热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控制空调器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并且电子膨胀阀受控于正常工作模式。实现了空调器的快速启动,减少了对压缩机造成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68853.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6 , F24F11/64 , F24F11/52 , F24F11/61 , F24F11/89 , F24F1/0284 , F24F1/0287 , F24F1/0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冷媒泄漏保护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冷媒泄漏保护方法用于空调器,空调器用于安装在室外,且空调器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用于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内机腔室和外机腔室,内机腔室设有通过风管与室内相连通的内风机,壳体上还设有排风机构,排风机构适于与内机腔室相连通,并用于向室外排风,空调器的冷媒泄漏保护方法包括:获取内机腔室的冷媒泄漏浓度;根据内机腔室的冷媒泄漏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泄漏保护阈值,控制开启排风机构,并控制内风机停止运行。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空调器的内机腔室发生冷媒泄漏时及时排出至室外,以提高室内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912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768474.X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能耗降低指令控制压缩机降低运行频率;获取压缩机的压比;根据压比小于或等于压比下限值执行预设控制指令;预设控制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降低节流装置的开度,降低外机风机的风档,降低内机风机的风档。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解决了在空调器功率设限时,压缩机频率过低导致压比超出压缩机低压比限值的问题,使空调器的运行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8353.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电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可调电量的确定方法包括预存空调系统的负荷信息,响应于云平台调取负荷信息的请求,向云平台发送负荷信息,以使云平台根据负荷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可调电量。空调系统预存有负荷信息,该负荷信息可以表征空调系统的功率参数,空调系统可将负荷信息发送给云平台,这样云平台可以基于负荷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可调电量(也即是空调系统所能响应的负荷),使得云平台可以较为方便的预估空调系统的负荷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电网错峰的响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72460.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6 , F24F1/0003 , F24F11/64 , F24F11/89 , F24F11/74 , F25B49/02 , F24F110/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冷媒泄漏保护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冷媒泄漏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和第一换热器,室内机设有第二换热器和内风机,冷媒泄漏保护方法包括:获取室内机的冷媒泄漏浓度;根据室内机的冷媒泄漏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泄漏报警阈值,且室内机的冷媒泄漏变化率大于预设阈值,控制升高内风机的风档;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控制停止向第一换热器输送冷媒,并控制第一换热器向压缩机或第二换热器输送冷媒。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空调器的室内机发生冷媒泄漏时快速排出,降低冷媒泄漏浓度超过安全限值时发生引燃或爆炸的风险。
-
-
-
-
-
-
-
-
-